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企业理论认为公司控制权属于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所有,公司治理奉行股东至上。新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股东只是公司相关利益者中的一员,公司治理不能只考虑所有者,而应该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模式。本文揭示了共同治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并以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为例,部分地从财务角度对此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对利益相关者内涵进行认知的基础上,将当前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归纳为股东治理观、员工治理观、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观和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观四种;在对各种治理观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认为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不应单纯致力于如何维系企业健全的经营,而更应该关注在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下什么样的治理制度安排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最后指出了只有扬弃传统的基于静态资源观点的治理制度安排,转向以创新为导向(或者以知识为导向)的治理理念,才能使公司治理理论更加适应实践。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包括资本提供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委托,必须在经济社会的协调中最大效率地与各种生产要素结合,不能片面地追求一己利益,而要为整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该文认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遵循“股东至上”的逻辑,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中心不仅仅局限于股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是公司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引入利益相关者、考虑社会责任是公司治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公司不仅仅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还应当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它集中体现了对公司本质的新认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视,符合经济民主化的要求,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公司应当推行职工参与制度,有效吸收职工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应该有限地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但供应商、消费者、社区与政府却不宜介入公司的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5.
王鹏祥  梁宇 《特区经济》2011,(4):256-258
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他是在对英美等国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一词本是经济学的概念,当前,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渐成为解释和确立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依据。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现象,以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法学关注的是经济交往中的法律现象,以法律关系为对象。本质属性的不同就注定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进入法学领域时,必然会"入乡随俗",进而成为一个法律概念。本文笔者认为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认清公司的本质属性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尹德先 《特区经济》2009,242(3):303-304
公司治理是公司生命机体的核心和灵魂,有效的公司治理取决于公司治理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以经济和法律的视角来看,股东利益最大化、关注利益相关者等价值取向都有各自的矛盾,公司治理应坚持以公司利益为主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国  段云 《特区经济》2004,(10):77-78
<正>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利益相关者理论由来已久,在国内众多学者将“股东至上”理论奉为经典的时候,利益相关者理论在西方理论学界已经炙手可热。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企业理论的研究领域中逐步分化出两大理论:“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前者认为股东拥有企业,而后者则认为真正拥有企业的是其利益相关者。这两种理论具有完全不同的公司治理含义,持不同看法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争论相当激烈。总体而言,股东至上理论占据了当今企业理论的主流地位,但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在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8.
张羽  李黎 《辽宁经济》2003,(3):14-14
公司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于公司董事会的组成与行为——如何对公司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债权人、政府以及员工利益加以及时与全面的考虑,广义而言,也就是对公司所处的法律与商业环境的综合反映。各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要求与实现目标都不一样。英美法系国家更为关注股东利益的创造和增加。大陆法系尼以德国为主,除了关注股东利益外,还关注供应商、债权人、客户尤其是员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关于公司治理的内涵有两种观点:股东治理观点和利益相关者治理观点。股东治理的观点虽然在英美占主流地位,但近几年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已充分暴露出它的缺陷,而利益相关者治理更能代表公司治理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它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和机制。公司治理涉及公司的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的关系。其核心问题是在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公司股东和内部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这样一个架构,公司治理使公司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得以确定。良好的治理结构是保证经营者(代理人)根据公司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最佳利益行事的必要手段,它能够对代理人提供有效的监督,从而激励企业更有效地为社会创造财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和…  相似文献   

11.
12.
王波  叶勇  李明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0):142-146
文章在分析媒体参与公司治理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媒体关注对公司治理产生的正面效应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与若干未来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媒体参与公司治理不仅可以保护投资者等相关者利益,而且可以提高企业业绩,促使企业CEO对媒体报道做出积极回应,重视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四个城市的实证调查,描述了当前公众在应用互联网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有关内容安全方面的意识和监管需求。调查显示,公众最为关注网络病毒和网上交易安全,有一部分人通过网络来获取涉性信息,但他们并不担心这些信息对成人造成伤害。公众希望政府对网络交易安全、虚假信息以及国家主权信息等方面加强监管,但并不希望政府过分干涉网络言论。在当前网络治理中,政府角色是决定性的,NGO、公众等参与有限;政府网络治理呈现强治理意愿一弱治理能力的特点;公众的需求与政府实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政府对互联网的管制存在大量的非正式和非制度化的形式。最后,论文就创新互联网监管模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阐释ESG体系的内涵及中国探索统一标准的ESG体系的步伐,并从环境(E)、社会(S)、治理(G)层次分析饲料行业企业建立起自己的ESG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ESG相关政策和评级机构数据,结合专家意见,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3个一级指标,细分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探讨饲料行业ESG关键评价指标的构建。最后,建议饲料企业应该构建ESG管理流程,加强产业链融合发展,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审计治理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审计功能的拓展与创新,审计监督在纠正企业社会责任功能缺位方面应该发挥积极作用.文章以审计环境为逻辑起点,开展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审计治理的探讨,重点对社会责任审计的本质、动因、目标、假设以及适应我国国情的审计主体、对象、内容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程立  孙慧 《改革与战略》2011,27(2):37-40
公司治理通过战略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战略管理是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关键中间变量,管理者的战略选择行为受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约束。文章认为,需要从公司治理的层面对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审视,注重企业文化环境的营造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role of commercial non-profit firms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services, referring to three casestudies to illustrate the main issues. We consider problems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cluding the role of the board ofmembers and the scope for performance-related pay. We discussthe performance of such non-profit firms in terms of qualityand costs, the particular finance problems of these firms andthe implications for risk taking. We also suggest various aspectsof non-profit behaviour in public service provision that presentinteresting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杨春方 《改革》2012,(5):120-125
从国家、社会与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演进的独特视角,将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依次划分为市场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三种模式,并对每一种治理模式的时间、成因、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目标、推动力量等进行比较后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国家、社会和企业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其边界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治理是未来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整体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治理理论主张通过功能整合来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公共服务,但在实践中面临组织整合的技术困境、组织冲突的协调困境以及合作治理的问责困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整体治理进行改进和提升:要从注重机构整合转变为注重机构协作,营造整体行动的柔性机制以及建设学习型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治理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恒贵  刘斌  杨卫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5):76-81
学术界越来越强调内部审计的治理职能,然而大部分学者都是从规范的角度去解释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鉴于此,文章从实证角度出发,研究内部审计部门的治理效果,通过均值检验,实证发现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上市公司相对于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上市公司在获利能力、代理成本、会计信息发生差错可能性和外部审计机构出具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四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线性回归结果也表明,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的确能够产生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