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靖 《南方经济》2011,(9):57-72
融资约束的存在要求企业持有必要的现金以预防可能的流动性冲击。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从融资数量的硬约束——信贷配给视角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其经济后果的考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流动性冲击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出于在信贷配给约束下的预防性动机;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增持现金对民营上市公司具有正向的价值效应,且信贷配给水平越高的企业这种正向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2.
现金持有政策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财务政策之一,因此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反映了其财务和经营战略,也受到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不适当的现金持有政策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因此,研究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决定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伊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利")近年来的财务报表出发,对其现金持有水平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现金持有水平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黄翔 《科技和产业》2012,(11):145-148
选取沪深两市120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其2009—2011年的财务数据,运用描述性分析、双样本T检验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现状,并构建回归模型探求房地产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决策效果。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高额现金持有情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持有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负债水平和现金持有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其现金持有水平对公司业绩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4.
钟凯  梁鹏  彭雯 《科学决策》2021,(8):38-54
研究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系统探讨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降低.深入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的影响主要通过现金股利渠道发挥作用,即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期,企业持有的现金更多用于支持现金股利分配,籍此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进一步研究排除了投资机会与代理成本等潜在干扰因素的影响,并且结合产权性质差异的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非国有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的影响更为明显.研究一方面基于不确定性视角为货币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现金管理策略提出了新解释——现金股利渠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策略;另一方面也说明货币政策频繁调整所导致的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很可能是加剧实体经济经营风险的宏观诱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市场供需不确定性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针对2000-2006年期间637家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表明,现金持有水平与市场供需不确定性负相关.这一关系在寡头竞争行业中最为显著,完全竞争行业次之,而垄断性行业最低.上述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主要表现为短期逐利动机,并不支持国外学者普遍认为的预防性动机假说.这主要源于中国上市公司破产压力较低,使之过度追求短期资本回报,并没有将现金持有当作一种风险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2008-2013年沪深两市A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现金持有的角度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的影响。首先从企业现金持有的动机出发,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然后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政治关联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虽然会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但是却降低了现金持有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在完善的内外部治理机制下,政治关联才能够增加企业现金持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策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该决定将30%的现金分红比率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前提条件。本文利用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这种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策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政策的颁布提高了资产负债率水平高的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盈利水平低的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但是却降低了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国有企业以及盈利水平高的企业的现金分红水平。总体来看,那些未来有融资压力的企业在政策颁布后都被迫提高现金分红水平以满足再融资要求,那些本身没有强大再融资压力的企业却降低了现金分红水平。本文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现金分红与否不适合作为衡量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张志华 《北方经济》2012,(17):97-98
正一、引言现金持有价值指企业增加现金持有能够给股东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国外的研究发现,不同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与现金及其等价物的持有总量、财务杠杆、财务约束、现金分配、公司治理、投资机会等密切相关。国内的文献中主要是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股权结构、高管变更等因素的影响。但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上市公司,而较少关注中小上市公司,其研究结论是否适用于中小上市公司有待检验,同时,对公司治理影响的分析并不全面,如未论及董事会治理的影响。从这些现存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高铁建设进入黄金期,高铁开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本文基于2005-201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其办公所在地城市是否开通高铁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s-in-Differences)方法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铁通车以后,沿线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当公司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以及处于较弱的外部治理环境时,高铁开通对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效应更显著,表明高铁开通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与降低代理成本来实现。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高铁开通及现金持有等领域的相关文献,同时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公司微观行为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一个简化的存货缓冲模型来形式化管理者的现金持有决策,并基于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1-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不同融资约束条件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于低融资约束的公司,高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变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中国制度情境下企业流动性需求行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静态权衡还是动态权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动态调整机制。针对448家上市公司在1998~2006年样本区间内的动态面板分析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具有较强的理性,存在目标现金持有水平,平均调整半周期约为1.4年,这与传统的静态权衡理论一致;(2)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公司倾向于维持一个目标调整区间而非特定的目标值,在此区间内调整速度较慢;(3)风险态度的差异使调整过程具有非对称特征,表现为当公司大幅下偏于目标现金持有水平时,调整速度较快,而大幅上偏时则调整速度较慢。这意味相对于过度持有现金可能导致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对现金持有不足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更加敏感。这与本文基于动态权衡理论的预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张宝清 《山东经济》1999,(6):F002-F002,F003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为了给报表使用者提供该企业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信息,通过该表了解企业如何利用筹集的资金去发展和扩大营业以及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获得的现金数额;估计企业在未来期间获得现金和偿还债务、支付利息、派发股利的能力。本文介绍一种比率分析法,以便获得该表提供的其他方面信息。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财务指标比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比率是相对数。采用这种方法,要把分析对比的数值变成相对数,计算出各种比率指标,然后将计算出的比率指标与企业过去同一比率相比较,以了解其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中观的生产要素市场层面,运用递归模型,实证考察特定的原油要素价格不确定性对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原油要素价格不确定性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部分通过降低企业的投资支出来实现。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拓展性分析显示: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和成品油定价市场化程度较低时期,相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成品油定价市场化程度较高时期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张凤 《改革与战略》2011,27(6):71-73,87
在不同的财务背景下公司现金持有动机强弱表现是否存在差异,这是学术界近年研究的热点。文章以1998—2006年连续四年有数据的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公司规模四分位数、样本期间发生股利支付与否作为融资约束与否的判别标准,分析融资约束公司与非融资约束公司现金持有动机强弱表现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否直接影响到现金持有决策过程中动机强弱的表现。为了避免现金短缺和投资机会的丧失等情况的发生,我国上市公司在整个现金持有决策中均表现谨慎,注重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和交易性动机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长期高额现金持有的动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长期高额现金持有行为的动机。研究发现,选择高现金持有政策的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同类公司相比并非显著较好,且后期的资本支出较少。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高现金持有政策并不符合公司价值最大化原则,现金持有的预防性动机假说不成立,高现金持有的潜在原因是管理层消极工作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应增加对管理层的治理约束,改善管理层激励机制。这对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小君 《南方经济》2011,29(8):54-63
本文理论模型说明现金持有作为公司运营资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公司正常的交易需求和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防性需求是现金持有的主要原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同时经验结果还支持现金持有的权衡理论而不支持代理理论。  相似文献   

17.
杨宝华  黄虹 《科学决策》2014,(12):77-90
论文采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以2010-2013年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风险水平和替代性损失融资渠道对制造型企业保险购买可能性和购买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风险水平越高,保险购买可能性越大,但与之相联系的高成本制约了企业保险购买数量;企业是否购买保险与现金持有水平存在替代效应,现金持有量充足时企业更倾向于用自有资金进行损失融资,但保险购买数量与之存在依附关系,保费支付受制于现金持有水平;剩余举债能力对企业保险购买具有负面影响,在负债与保险两种损失融资方式之间,企业更倾向于前者。论文利用最新数据构建了企业可保风险水平和替代性损失融资的衡量指标,在微观层面量化研究了我国企业财产保险需求不足问题,并为企业和保险公司提供了相关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不确定性与流动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经济因素与企业治理水平的共同作用,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综合性指标体系,提出公司治理指数,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系统研究了公司综合治理水平和不确定性与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存在最优现金持有水平,企业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体现出向这一目标水平动态调整其现金持有规模的特征;综合治理水平越低的企业,其现金持有水平越高;与低治理效率公司相比,高治理效率公司的现金持有策略调整速度较快,并且对不确定性表现出积极反应。研究结论证实了高治理效率公司现金持有策略的预防性动机,以及低治理效率公司现金持有策略的代理动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非参数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在行业间的差异性和行业内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总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行业差异相当稳定,而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率的行业差异不具有稳定性。我们所考察的六种财务比率都显著地向行业均值收敛,但调整成本和行业特性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财务比率具有不同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家族企业已陆续进入代际传承的重要阶段,企业CEO也出现了由一代、二代或外部经理人这三种不同来源的安排。不同来源的CEO从现金持有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代理动机出发,会选择不同的现金持有战略,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现金持有水平与企业市场竞争力之间的一般关系,并根据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推断家族企业现金持有是否同样具有竞争优势,还进一步研究家族企业不同CEO来源对现金持有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的现金持有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即家族企业存在现金持有的竞争优势。而且家族企业CEO的不同来源会对企业现金持有的竞争优势产生较大影响,具体说,家族创始人CEO由于维护社会情感财富和代际传承等原因,可能会损害企业现金持有的竞争优势,降低家族企业现金持有价值;家族二代CEO出于二次创业的动力,反而会加强企业现金持有的竞争优势;外部经理人担任CEO为了个人声誉和薪酬,也会显著加强企业现金持有的竞争优势。文章从家族企业这一特殊样本出发,丰富了家族企业现金持有竞争优势的研究,并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视角,独特地研究了不同CEO来源对家族企业现金持有竞争优势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扩展了代际传承经济后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