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亚洲论坛是"非官方"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鳌亚洲论坛号称"非官方",可是在我这局外人看来,不仅不"非官方",简直要比官方还官方.何以言之?据报道,论坛首次年会于4月12日举行,亚洲许多国家的总统、总理、港澳特首以及其他一些亚洲政要都欣然前往.人们不仅要问:一个"非官方"论坛尚且如此高官云集,倘若劳您召集个官方论坛该如何?您能邀玉皇大帝下凡开会?  相似文献   

2.
1.差价法在股市进出,市场感觉是很重要的,这种感觉不是别人,而必须是自己。自己有了一个市场感觉,在股市多头或空头里,就确定相应的盈利目标:做空利润定低为5%,做多利润定高为10%。那么,为什么要定在10%呢?因为散户  相似文献   

3.
古代把天、地、人称为"三才"(又称"三材")。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答曰:"三才异务,相待而成。"怎么"异务"呢?《易经·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怎么"相待"呢?这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首法自然"(《老子》)。尽管儒、道两家的"人"有着不同的内涵,作为"人"最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可以说,这种哲学本领的修养深不深,运用的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因为只有理论上的坚信,才会有政治上的坚定和信仰上的坚守;理论上的"信仰度",决定着对党的"忠诚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执着度"。那么,如何练就一身过硬的"看家本领"呢?  相似文献   

5.
理财之道,名正言顺 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易经.系辞.下》 这是我国古书中第一次出现"理财"一词,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财物、匡正言辞、禁止民众为非作歹,用的是"义"."理财"包括聚财和用财,聚财就是向百姓收取税赋,用财就是蓄养民众.聚财和用财都要讲"义",即聚之有理,用之有道."禁民为非",也要用"义",而不是靠武力、刑罚.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生活时代,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交流等,这些方面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而其中,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最紧密的银行金融交易——商业银行的发展状况而言,其经营方式也大受互联网的影响,而商业银行为什么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呢?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者,又如何去应对这些冲击呢?商业银行的目的跟其他的企业无异,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如何保证企业的最大利益不受损害呢?这些都是商业银行金融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也是本文接下来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曾几何时,一旦有人指责中国上市公司“圈钱”,上市公司便辩解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乍一听,颇为理直气壮,潜台词也很清楚,意思就是“我要不圈钱,我哪有钱做事情”。的确,再巧的媳妇,如果没有米怎么做得出饭呢!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不禁要问:巧妇为何要为此之“炊”?上市公司凭什么认为自己就是“巧妇”呢?如果上市公司果真是“巧妇”,股东(投资者或股民)又为何要把自家的“米”拿给“巧妇”去“炊”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是最能体现现代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企业组织形式。上市公司的理财行为奠基于现代…  相似文献   

8.
黎明 《财政监督》2005,(5):78-78
社会上到处宣传、证明着“以人为本”。假如有外星高级智慧生物光临,可能会对“以人为本”口号大惑不解:这些人为什么要常说根本不必说的“以人为本”?有些人类反对“以人为本”吗?是人类自己还是其他生物没拿人当回事?人不“以人为本”又以何为本呢?  相似文献   

9.
曾经当过教师的我,非常喜欢爱因斯坦说过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家有小女七岁多,我们并不指望她成为什么人物,但她应该具备现代人的一些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恰恰应该从现在这个年龄开始。为了这一点,我们会将其融汇于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比如,孩子很喜欢听故事,所以,妈妈基本上每天都绘声绘  相似文献   

10.
恐慌即底     
黄湘源 《证券导刊》2008,(10):95-95
股市跌势如潮的时候,却意外地听到一些地方的楼市涨声一片。当时笔者的第一感觉是,股市的今日正是楼市的昨日。第二感觉是,楼市的今天也将是股市的明天。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11.
最可能获取投资目标公司真相的渠道,是看其产品及销售情况很少投资者会想到,投资和哲学认识论之间有什么关系。不过,对于把公司当成投资基础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掌握哲学认识论恰恰是自己投资可能成功的重要思想准备。从认识世界的角度来看,物体刺激人类的各种感官,产生各种感觉,比如  相似文献   

12.
古代有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一个人说四七二十七,另一个人就纠正他,说四七二十八;说四七二十七的人不服,坚持说四七二十七;另一个人坚决纠正他,一定要他承认四七二十八。两个争执不下,官司打到县令那里,要弄个明白。县令听罢,就作出判决:对坚持说四七二十七的人无罪释放,对坚持说四七二十八的人打屁股几十大板。事后有人觉得这样的判决没有道理,坚持四七二十八的人太冤了,便问县令,县令答道:那人已经糊涂到四七二十七的程度了,可是这个还要和他没完没了地争论不休,和糊涂人争论就是更糊涂,不打他打谁?这个笑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说…  相似文献   

13.
我相信苏格拉底的一句话:"智慧即美德." 一 个人如果经常想一想世界和人生的大问题,对于俗世的利益就一定会比较超脱,不太可能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说到底,道德败坏是一种蒙昧.当然,这与文化水平不是一回事,有些识字多的人也很蒙昧. 假恶丑从何而来?人为何会虚伪、凶恶、丑陋?我只找到一个答案:因为贪欲.人为何会有贪欲?佛教对此有一个很正确的解答:因为"无明".通俗地说,就是没有智慧,对人生缺乏透彻的认识.所以,真正决定道德素养的是人生智慧,而非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金融人语     
加息是两难选择。因为这个经济体首先就有不同的利益主体,你想使手里少数几项货币政策的工具满足所有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是很困难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说无论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最终结果如何,中国似乎要么是赢家,要么受其影响最小。故何惧之?何拒之?——经济学家胡祖六说  相似文献   

15.
黄湘源 《证券导刊》2008,(22):94-94
有一幅漫画叫"稻草人"。一只小鸟站在稻草人的头上说:我不怕你,因为你是稻草人。其实,"稻草人"的故事,说的何尝不也是我们的股市?不是说3000点是"政策底"吗?可是,当3000点犹如摧枯拉朽般的一连破两三个100点的时候,保卫3000点的"政策底"在哪里呢?面对市场的诘问,证监会有关人士说了"关注"两个字。但是,当市场的破位不仅根本动摇了投资者信心而且也将有可能危及大局的时候,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关注显然是不够的。真正的关注应当是及时拿出切实可行的救市行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在购买分红保险产品时,经常会听到两个词:保额分红和保费分红.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两种分红方式.那这两种分红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如何影响被保险人利益,和普通保险的收益差异何在呢?  相似文献   

17.
正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对基本矛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处理二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公司财务中,是否也面临着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对财务学认识上,多数学者认为,财务学有两个基本方面: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要讲究效率;财务关系,包括与股东、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要讲求公平。财务关系公平问题没有解决好,反过来会影响财务活动的效率。比如,公司效益不断增长,股东  相似文献   

18.
读罢<"标会"融资悲剧在通州发生>这篇充满了血腥和悲号的文章,谁的心头都会象灌了铅一样沉重.掩卷之余,令人想起一个典故:亡羊补牢.<国策·楚策四>中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牢者,关牲口的圈;意思说,失去了羊,快修补羊圈,还不算迟.那么,当非法集资者骗去了我们数以万计的钱财,我们要补的"牢"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在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何去补?在今后的经济生活中,我们要冷静面对一切融资行为,自觉走出"信任"的阴翳,去沐浴法律的阳光.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台湾省有个塑胶大王,名叫王永庆。王永庆的财富有多大呢?台湾人说具体数目道不清,但可用得上一个词:富可敌国。按时兴的说法,如此富豪,他的生活辞典里一定是潇洒、名牌、宝马、五星级……然而这些于他风马牛不相及。他的生活,他对财富的态度就是两个字:节俭。我们先从一则小故事来认识他吧———  相似文献   

20.
<正>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我们必须思考幸福究竟从何而生,因为只要有了幸福,我们就有了一切;倘若没有,我们就会竭尽全力,以求拥有它。"可见,不分肤色、年龄、男女、贵贱,追求幸福、享受幸福是人类的终身奋斗目标。但从某些方面来说,幸福就和水、风一样难以捉摸。我们自认为被幸福萦绕着的时候,它往往并不为我们所掌握。如果我们试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