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佐佳 《商》2015,(3):175-176
本文分析了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联动的机制,并运用VAR模型等定量的方法检验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联动效应已经初步存在,但存在较明显的单边效应,在岸人民币市场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有显著的引导关系,反之不成立。据此,本文认为应从提供足够的离岸人民币存量、促进离岸人民币需求从投机转向投资等方面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还应从政策层面逐步放开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利率管制。  相似文献   

2.
自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CNH)形成以来,关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Y)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多数认为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汇率具有引导关系。随着内地与香港之间人民币流通渠道不断拓宽,两地之间汇率联动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研究CNY与CNH的动态联动关系:带断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样本初期阶段CNY对CNH有引导关系,随后两者之间相互引导,近期CNH对CNY具有引导关系;时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显示,CNH对CNY的影响逐渐增强;考察在岸离岸利差对汇率影响的结果显示,在岸离岸利差增大会导致离岸汇率贬值和在岸汇率升值。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研究方法规避了静态系数回归模型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商》2015,(49)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汇聚了大量的离岸人民币。香港离岸市场成为投机者的天堂,对存在的人民币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之间的汇差进行疯狂的套利活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汇率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宣布将优化和完善人民币中间报价方法,所以"811汇改"成为我国人民币外汇市场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在岸银行间外汇市场中间价定价机制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整个市场化进程。自从我国实施"811汇改"后,人民币离岸与在岸外汇市场之间的汇率呈现出显著的双向波动、汇率价差越来越大的特点。所以,对离、在岸人民币汇差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非常重要。文章结合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人民币离、在岸汇率价差的波动特点,通过建立科学实证模型对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和传导路径等进行实证研究后的结果显示:离岸人民币资金存量对汇率价差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作用,离、在岸利率价差与汇率价差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对汇率的预期、量化后的风险偏好、人民币利率、人民币汇率波动、资本项目管制等因素与离在岸人民币利率价差呈正相关。尤其是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改变会直接导致汇率价差的反向变动。  相似文献   

5.
《商》2015,(46)
本文以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价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岸在岸人民币价差产生的原因、造成离岸在岸人民币价差波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人民币定价权方面,在岸比离岸人民币更具有定价权;同时在中国逐步推进外汇制度改革、人民币与美元汇率逐步脱钩的背景下,在岸与离岸人民币的价差将进一步缩小,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最终将趋向统一。  相似文献   

6.
对人民币汇率的决定理论、汇率形成机制的演进以及各个市场相互之间的引导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远期汇率走势反映了即期汇率的走势,离岸市场对于在岸市场具有较强的引导关系,而在岸市场对于离岸市场的引导关系则不是十分显著。最后再结合我国外汇市场的现实情况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球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民币是否具有避险属性引发关注。本文将反映投资者避险情绪的恐慌指数以及货币期权风险逆转共同纳入货币避险属性的研究中,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的避险属性。结果发现:在岸人民币具有较高的避险属性,在新冠疫情期间可有效规避全球汇率风险,在欧债危机期间可有效规避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的汇率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避险属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岸人民币避险属性更强。基于此,应持续推进稳增长措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有深度、广度的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深化外汇市场改革,有效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借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助推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安全网络中的影响力;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督体系,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VAR-MGARCH模型对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预期与利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离岸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信息传导,且信息传导的显著性随着期限的不同而出现差异。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进一步提高信息透明度,积极引导离岸市场形成合理的汇率预期;定期对汇率均衡状况进行评估分析,释放升贬值压力;扩大离岸市场交易量,丰富离岸市场金融工具,促进离岸市场的深度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极值理论和AR-GARCH模型相结合,度量不同期限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的风险值,同时对比研究伦敦欧洲美元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对应期限的风险,并且以此推演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香港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正处于国际货币离岸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未来其总体风险将减少并且风险值会随着期限的延长而增加.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了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稳步推进,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离在岸的联动更加紧密。离岸市场通过形成境外或跨境人民币循环,提高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便利性,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的国际地位。然而2015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出现的几次异常波动也表明,离岸市场正通过引导投资者情绪变化、资金流动等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