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法>第4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劳动合同法>在重申这一规定的同时,对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作了更细化、更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规章制度的作用异常突出,企业依法制定的规童制度被赋予类似法律的效力,成为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法律武器.企业应抓住<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新契机,健全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体系,最大限度地防范法律风险,争取市场竞争的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实施五个多月,给我国各类型企业用工管理带来了剧烈的震荡.为数不少的企业将内部管理不善、国际市场变化和正常的产业结构调整统统"加罪"给<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法>的"冲击波"尚未平息之际,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正式实施,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先后实施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这一系列旨在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法律法规,为规范和平衡劳资关系划定了新的准绳.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的用工管理法规.目前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企业管理制度制订、劳务派遣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与<劳动合同法>不协调的地方.文章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企业实际,从员工招聘、制定劳动合同条款、拟定劳动报酬、员工培训、岗位变动、完善管理制度、劳务派遣等方面提出对策.提供借鉴通过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围绕<劳动合同法>,最近一段时间里存在很多困惑.应当说,在这部<实施条例>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答案,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留下了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促进企业完善薪酬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更多关注的都是围绕劳动关系方面的研究与探讨.然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工资奖金、保险福利、经济补偿以及制定企业薪酬制度的程序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高校后勤劳动用工管理改革.贯彻落实好<劳动合同法>,抓好配套制度建设,完善用工管理,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实现新老用工方式的平稳过渡,是摆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者面前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笔者结合高校后勤工作实际,做了一些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已于2008年9月18日正式颁布施行,<实施条例>重点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中比较原则的规定和社会上存在误解的条款,作出具体的规定和必要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杨晓峰 《人力资源》2007,(11S):14-15
政府“亮剑” 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锋芒所向,直指不法用工企业,条文几乎涵盖了所有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劳动纠纷类型。它使仲裁、法庭、工会等机构处理劳动纠纷的方式简单化,执法方式数量化,经济惩罚标准化,规章制度程序将更加严格。如第4条,开宗明义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周健 《人力资源》2008,(3):60-63
2008年1月1日起,新<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段时间内,企业高层最为关注的,恐怕就是该法的实施了.面临用工成本和风险的增加,对于依靠用工成本优势发展起来的企业,尤其是一些生产型中小企业来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颇有"狼"来了的意味.  相似文献   

12.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从法定福利、试用期工费、加班费三个侧面具体分析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薪酬管理的影响,并针对相关规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既坚持了<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制度的基本框架,同时又对其做出了较大修改,使社会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从企业的用工责任、用工风险、用工成本、用工形式和期限等角度探讨<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人机制带来的影响,并从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是<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年头,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新法实施一年来,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一些企业存在的用工不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不到位、劳动关系不清晰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一部程序法.其中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做出了许多区别于以往的规定.企业应当及时修改现有规章制度,使之合法有效,进一步适应当今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新一轮制度调整和规制思路的转变,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临全新的法律环境,以惩罚性解雇为主体的企业惩罚机制成为企业内部劳动关系调整的新焦点。本文初步探讨了《劳动合同法》框架下,企业应如何在劳动纪律体系中构建惩罚机制.提出应该注意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中主体、程序和内容的三重合法。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的阐述了本法的立法宗旨,该法在"单向保护"和"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兼顾到用人单位一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双方利益之间的合理平衡.《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同时也赋予其管理自主权.通说认为,劳动规章制度是指由用人单位制定的旨在保证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和享有劳动权利的规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一、事实劳动关系与"双倍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链接: 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9.
易丹 《新前程》2009,(5):69-69
自从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和2008年5月1日<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生效以来,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对其的理解都有所不同.另外,根据官方的统计,2008年上海市全市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共64580件,比2007年同期增长119.1%.  相似文献   

20.
末位淘汰是否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来了,是否意味着在我国企业中广泛存在的"末位淘汰制"行将终结? 在<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前若干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正式表示,"末位淘汰制"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劳动合同法>中企业解除合同的情形中没有包括"末位淘汰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