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可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和消费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二者对国家经济增长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利用面板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类型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别讨论了东西部地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服务业技术进步均有明显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对服务业技术进步有阻碍作用,且这一趋势在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三废”的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全省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吉林省的环境具有明显的负效应,而且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还是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固定废物产生增加的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为合理地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使其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王英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0):151-155
本文从总量和产业分布两个角度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和江苏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利用1992~2007年江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江苏的经济增长。然后结合经济增长的特征,基于灰关联模型,对2002~2007年江苏外资产业分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江苏利用外资的产业分布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外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三者之间的协整关系,由实证分析可知,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会促进第一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速的增长和经济增长,第二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速的增长和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会促进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增速的增长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会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接近港口,目的是降低原料进口和产品出口的运输成本.显然,外商直接投资会给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关于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很少见.为此,本文以东北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为例对这一问题展开实证研究.在对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与东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选取外商直接投资、内地工业产值两个自变量对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每提高1%,大连港集装箱吞吐量将提高2.8%.因此,随着东北地区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和结构的改变,港口应该做好充分准备应对腹地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九五”期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为各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着重分析山东“九五”时期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规模扩大、投资结构改善、投资方式改变等方面的新特点。同时指出山东在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中国加入WTO,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多端的经济环境下,山东扩大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出口增长和出口结构的影响,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效果。本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和纺织工业出口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来评估纺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纺织工业出口增长和结构变化的作用。本文认为,纺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纺织工业出口增长有推动作用,对出口结构改善作用不大,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信息成本、集聚经济与中国外商投资区位   总被引:75,自引:1,他引:75  
本文采用系统的数据和计量模型方法,探讨了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对中国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认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行为面临诸多信息不对称和外部不确定性。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策是对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的理性反映。分析结果表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取决于信息成本和集聚经济变量。此外,人力资本也是重要的区位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8年的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指标,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变动呈现正相关关系,即人民币贬值带来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2017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3个重要文件,提出65条措施,特别是2018年全国版负面清单、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的实施,极大地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保持高水平稳定增长态势的外商直接投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宋小佳 《中国工业经济》1995,(7):72-75,F003
对外商直接投资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的探讨──兼谈国有企业利用外资“嫁接”改造宋小佳进入90年代以来,外商来我国投资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新动向,是直接投资并购国有企业。这种做法发展很快,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新“热点”,它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0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FDI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区域一般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明显存在,且东部较高、中部次之、西部不明显;但对区域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仍然存在着某种替代甚至是挤出的负面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FDI对我国创新能力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产生挤出效应的原因,并揭示了FDI的梯度转移是激活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跨国公司通过其内部化及关键技术黑匣子化等对核心技术实现控制值得关注。论文最后还就进一步扩大FDI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is designed to empirically examine what deter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Kore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China. Three main determinants are hypothesized to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Korea's FDI. They includ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 and ownership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Korea's investments in China.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surveys with 91 Korean investors. Our empir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echnology involved in FDI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the local conditions influence the investment performance.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s of the Korean investors also affect the profitability of FDI. Another finding of note is that the level of local ownership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performance. But, more interestingly, its effects were moderated by the investor's prior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s; in other words, the investors with limited internationalization experiences performed well on a minority ownership venture.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印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结构和效果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和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很多共同点,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具有一定优势,但在海外投资的投资结构和投资绩效上却落后于印度。今后,我国应不断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调整投资产业结构、加强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一带一路”战略为研究背景,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3~2012年“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签订双边投资协定(BIT)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签订BIT能够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要比发达国家更加显著且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5.
The literature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evolved in separate theoretical silos and a holistic conceptualization is yet to emerge. Research has focused mostly on inter-country differences and not much on explaining intra-country FDI variations. Traditionally FDI locations have been evaluated through country-level FDI determinants even though provinces differ widely in infrastructure and other attributes. Further, neither is the varying importance of FDI determinants to different industries factored in, nor are the differing FDI incentives from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integrated into a single framework. To address these gaps this study synthesizes insights from three streams of FDI research and develops an integr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ca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intra-country FDI inflows. We demon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he framework by empirically analyzing FDI trends within China’s 31 provinces. The study thus makes a substantive contribution by offering scholars, policy-makers, and practitioners a holistic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FDI trends within a country.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商投资梯度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绝大部分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但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区域分布变化非常明显。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北上”是外商投资区域间转移的主要特征及原因,而“西进”不是目前外资进行区域间转移的主要方向,但中部地区吸引外资相对较好,并指出其原因;同时,调研中还发现,沿海地区外资向所在省较落后地区转移的现象明显。最后,本文提出进一步促进外商投资梯度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江浙1995-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笔者认为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至少与两个方面相关,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利用外资的模式;二是技术本身的原创程度、技术含量、研制难度及其对企业的重要性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控制权状况与内部化约束形态是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We analyze favors as utilization of informal modes of exchange within a formal economy, relating their negative aspects to corruption. This exercise enables us to integrate them into a model linking national institutional factors to the magnitude of cross-country FDI flows. In our empirical tests of FDI inflows in 55 countries across four distinct time periods, we find that the level of economic regulation 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the extent of FDI inflows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corruption, but corruption does not have an independent influence on levels of FDI inflows. Our result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regarding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influencing the location decisions of MN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1995年和2003年的行业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国别外资企业与不同所有制内资企业组合产生的溢出效应模式。结果发现.外资存在与内资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不是普遍而一致的.而是与外资企业的国别和内资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密切相关。我们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西方国家的投资较港、澳、台和海外华人投资对内资企业的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发现西方企业对国有企业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而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则改进了内资非国有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的绩效。本文所发现的外资在中国制造业中溢出效应的有趣模式建议外资政策设计应着力促进不同类型外资与内资企业之间的特定组合,特别是西方跨国公司与本土国有企业及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企业与本土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和良性互动.从而最大化外资溢出带来的溢出好处。  相似文献   

20.
反倾销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中国反倾销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相关性这个角度,利用企业水平的模型进行回归实证分析,并结合案例,得出中国反倾销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正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的反倾销会引起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