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庆 《经济师》1999,(10):11-13
战后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迅速发展,全球目前约有4.45万家跨国公司,其境外分支机构多达27.6万家。为追求世界范围内利润最大化,跨国公司实行生产营销一体化管理,将很大部分的国际贸易纳入其内部交易体系。据联合国有关部门估计,目前跨国公司内部贸易高达全球贸易额的1/3,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动机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简称公司内贸易,是指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跨国界的交易,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具体动机主要是:1、避免外部市…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世界共有6.3万家跨国公司,69万家境外分支机构。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非国家经济体,在国际经济乃至政治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20世纪90年代全球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已经达到33%,跨国公司贸易内部化是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许可 《当代经济》2011,(5):42-43
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进程,对世界各国经济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目前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跨国公司有关.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外商投资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加强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含义、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并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进行了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90年代全球经济化浪潮推动着世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海外投资 ,改变着世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格局。目前 ,全球跨国公司约有 1.2万家 ,控制着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 2 /3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 40 %。伴随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 ,跨国公司将在更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等经济活动。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更为困难。而跨国公司则可以利用自身和他国的不同优势 ,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降低研究、试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走出去"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截止2002年年底,全球6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所属60多万个分支机构的产值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40%,其内部和外部的贸易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0%,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90%。跨国公司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增加出口、解决就业及加快技术革新等方面的作用可见一斑。有无一定数量的跨国公司业已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发达国家凭借其为数众多的跨国公司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际化经营之时,反观中国,我们企业的整体素质及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之…  相似文献   

6.
利用跨国公司参与国际分工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的贸易分工领域,跨国公司把1/3的世界贸易变为公司内部贸易,另外1/3的世界贸易与跨国公司密切相关。跨国公司的普遍发展,使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一次新的转换,即需要从以贸易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到以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在起步阶段需要借助跨国公司来实现自己的比较优势,并且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价机制,尤其是转移价格,成为跨国公司经营中最具诱惑力的商业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价机制,尤其是转移价格,成为跨国公司经营中最具诱惑力的商业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璐  尹萌 《经济师》2005,(1):90-91
随着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生产国际化的趋势日渐明显,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尤以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突出)越来越多。文章通过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概况、动因及经济影响的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承载全球经济资源流动的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内部贸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引起了世界广泛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受资国,大量跨国公司的入驻必然带来大规模的公司内部贸易.因此,通过线性回归实证分析在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指出其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众多负面影响,进而探索规避其负面影响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