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近年来,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异军突起,表现出了强烈的创新追赶动机。本文采用2011—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从跨国并购异质性视角实证研究了跨国并购的创新效应,同时整合制度理论,分析了政治关联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跨国并购规模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技术获取型跨国并购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跨国并购股权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政治关联存在"诅咒效应",总体上对跨国并购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文为厘清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对新兴市场企业的跨国并购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对91个国家(地区)的跨国并购数据,就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并购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具有显著"逆周期"并购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并购正相关,并且在国有企业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并购的"逆周期"特征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尤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双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和双边市场增长潜力差距均正向影响企业跨国并购。因此,对中国"逆周期"跨国并购的理解需要把握双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3.
区别于现有研究通常将跨国并购视为一个“事件”研究其对并购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创新网络视角,文章采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探讨基于跨国并购的国外创新网络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通过跨国并购嵌入创新网络的直接联系促进了创新质量提升,间接联系和结构洞对创新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网络异质性对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嵌入与创新质量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在网络异质适度阶段,网络异质性正向调节基于跨国并购的创新网络嵌入的创新质量效应,在网络异质过度阶段,网络异质性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为新兴经济体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有效嵌入国外创新网络,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质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社会资本的视角引入跨国并购研究。利用A股上市公司在2004—2014年期间发起的跨国并购交易和高管网络数据,探讨了在中国的情境下,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交易的关系,并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了以政治关联、金融关联和海外关联为代表的企业高管社会网络对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企业的跨国并购能力受融资约束的阻碍和制约。这个影响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2)企业高管的政治关联和海外关联对企业跨国并购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并不能缓解跨国并购中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而金融关联则有助于缓解企业跨国并购的融资约束。本文的研究为理解非正式制度比如社会关系网络在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5-2008年193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数据匹配方法为其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其并购后的生产率效应有很大影响,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跨国并购的生产率效应也较强;跨国并购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生产率的提升,而非国有企业则通过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明显大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本文在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从生产率提升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2005-2008年193家有跨国并购行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数据匹配方法为其找到了可供比较的对照组,然后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检验了跨国并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工业企业生产率,而且这种提升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其并购后的生产率效应有很大影响,吸收能力较强的企业其跨国并购的生产率效应也较强;跨国并购并没有给国有企业带来生产率的提升,而非国有企业则通过跨国并购显著提高了生产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并购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明显大于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并购。本文在微观层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从生产率提升角度给出了客观的评估,同时也为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跨国效应的视角引入对中国企业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通过以1993-2015年间中国上市公司495个跨国并购事件和同期4000多个国内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我国跨国效应与并购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相关的国家差异、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并购能够为并购企业股东创造财富,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后至2015年。但财富效应明显小于国内并购。显著影响跨国财富效应的因素,包括我国和东道国之间人均GDP差异、宗教背景差异等;采矿类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跨国财富效应低于其国内并购活动。本文的研究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研究提供了新的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引力模型为基础,利用1990~2011年40个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混合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显著地促进了各国对中国的投资,中国与发达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投资促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将跨国并购视为单独变量,运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使用倍差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跨国并购对国内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并购对企业竞争力的直接效应和短期间接效应并不显著,但存在正向且非常有限的长期间接效应;同时,外资并购对规模较小的企业的竞争力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外资并购会在短期内增强其竞争力,但同时存在长期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0.
双边投资协定(BITs)是调节与规范跨国资本流动的国际制度,在保护外商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演进逻辑有利于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中国双边投资协定的发展分为谨慎探索、趋向自由与平衡发展三个阶段,主要特征表现为:签订时间较早,内容相对陈旧;缔约国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地区差异性明显;协议异质性显著。文章在计算中国主要双边投资协定质量指数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双边投资协定质量特征,进一步提出了高质量推动中国双边投资协定发展的建议,包括:签订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为企业海外投资保驾护航;提高双边投资协定内容的灵活性,面向不同国家制定差异化策略;推动企业积极利用双边投资协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推进高质量双边投资协定签署与生效,促进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11.
东道国政府腐败控制水平是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文章在严谨衡量各国历年腐败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东道国腐败控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制度质量约束下,东道国腐败控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随着东道国法治水平和监管质量的提高,腐败控制的影响由抑制转向促进;政府效率的提高强化了腐败控制的促进作用;随着公民权利的提升,腐败控制的促进作用亦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剖析海外并购的定义和动因、概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败得失,分析了在新形势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意义,提出了未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优势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迅速,引起了我国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跨国并购对国家经济的影响,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剖析了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微观角度分析跨国并购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研究得出跨国并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是正面效应,体现在并购有助于中国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上。  相似文献   

14.
庞磊  朱彤 《国际贸易问题》2019,(12):121-135
本文利用BVD子数据库全球并购交易分析库Zephyr1990—2016年数据,收集中国境内1 205家海外并购企业数据,研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母国技术进步问题,结论如下:母国技术进步源于国内R&D资金投入、人力资本存量以及海外并购企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其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含逆向研发资金溢出与逆向人力资本溢出,逆向技术溢出推动母国技术进步的程度强于前面二者;母国R&D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存量分别为企业海外并购设置了"高门槛"和"低门槛",当企业海外并购跨越R&D资金投入"门槛"后,母国海外并购企业能够有效地学习、模仿并同化吸收目标企业先进技术;企业海外并购数量为母国技术进步的单调递增函数,相反,当其未跨越"门槛"时,由于技术具有显著差距,母国异化排斥目标企业先进技术地有效吸收,随着企业海外并购数量的增加,其对母国技术进步的抑制效应不断增强,同理,企业海外并购跨越人力资本存量"门槛"前呈现同化吸收效应,跨越后呈现异化排斥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和时机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市场扩张的竞争中,业务线和扩张模式日益多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跨国并购作为国际化的范式,然而,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尚处于初始阶段,机会与风险并存,本文立足于对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分析研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选择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准备“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一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行跨国发展,跨国并购便是国内企业发展海外业务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法律环境、财务制度、企业文化等的不同,不少企业在跨国并购中整合不力,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大幅恶化,因此本文以美的集团并购德国库卡为案例,研究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绩效评价,为国内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商业科技》2007,(3S):131-132
近年来,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受到了中国企业的青睐,可谓是风起云涌。然而,中国企业大规模并购中却不乏失败之例。本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从并购的一般程序的不同阶段探讨了企业海外并购需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几点技巧。  相似文献   

18.
朱勤  刘垚 《国际贸易问题》2013,(8):151-160,16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实施跨国并购以获取全球要素、拓展国际市场。但现实中,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绩效,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清晰认识企业如何提高跨国并购战略的有效性。本文利用Zephyr全球并购交易分析库,选取截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2000至2008年在沪深上市企业发起的跨国并购交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层面的综合考察,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因素。结果显示,东道国的制度环境越不完善、并购双方文化差异性越小、企业自身规模越大、并购规模越大,则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绩效越好;反之,则并购绩效越差。除上述因素外,企业的财务风险和企业年龄对跨国并购绩效也存在影响,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由此,本文得到了一些颇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中集集团并购荷兰博格功败垂成一案,引发了对中国跨国公司海外并购之路的思考。以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为背景,通过对中国国内经济形势及现行政策和跨国投资并购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中国海外并购之路的选择与目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跨国并购中企业文化整合是最关键一环始于1994年的第五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到现在仍然是方兴未艾。这次并购浪潮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跨国并购频繁。国际上许多巨型公司和重要产业都卷入了跨国并购。美国和欧洲、亚洲的企业之间以及欧洲、亚洲内部的企业之间的跨国并购纷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使各个大型企业能利用被并购企业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优势,绕开海外市场各种壁垒,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和扩展海外市场,并且,能够很快地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但是,据经验数据表明,通过兼并收购而设立的子公司,失败率大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