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采收率,是促进油田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采收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了上亿吨的可采储量。"这句被专家们反复叙述的话彰显了提高采收率对油田发展的重要性——采收率就是油田的生命,就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东部保持稳定,西部持续上产,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有效发展"是中国石化油田发展的思路。在东部老区,有典型陆相复式油气区、处于三高开发阶段的胜利油田,也有1/3以上的地质储量为低渗、特低渗透油藏的中原油田;在西部新区,有我国唯一的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塔河油气田。不同油层性质和构造条件的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办法也不相同。中国石化的油田企业,正在用自己的突围行动,塑造出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提高采收率样本。  相似文献   

2.
正三次采油配套技术日臻完善,使中国石化难动用储量中的特低渗透油藏和超稠油油藏得到有效开发,为特殊岩性油藏采收率的提高提供了重要手段,更为老油田采收率整体达到40%,主力油田力争50%、挑战60%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世界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经历了三次飞跃,三次采油技术在现代石油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内大型石油企业,中国石化的三次采油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石化三次采油的发展历程1979年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1981年原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中国石化首个也是唯一天然气驱先导试验,中原油田在深层低渗油藏文88块先后注入天然气2.04亿立方米,累计增油2.79万吨,采收率提高22.1个百分点。以油藏类型多、埋藏深、构造复杂、渗透率低著称的中原油田,有1/3以上的地质储量属低渗透、特低渗透油藏。对于这些储量,目前的注水工艺技术难以满足开发要求,主要靠天然能量开采,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文斌 《中国石化》2011,(5):64-65
职业道德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对践行中国石化"诚信规范、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把"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社会责任口号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塔河采油二厂2001年成立以来,十年风雨兼程,以每年40万吨产量迅速递增,累计生产原油2295万吨,取得了安全生产3650天"零事故"的优异成绩,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国石化红旗采油厂"等40余项省部级荣誉称号,为西部石油勘探开发书写了骄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任宁宁  孟乐  程阳 《中国石化》2013,(12):68-75
11月18日,由集团公司法律部、中国石化报社联合举办的中国石化"十大法治事件、十大法治人物"揭晓暨颁奖仪式在总部举行。 本次评选活动于今年5月启动,共有各企业选送的91个法治事件和101名法治人物参评。从8月初开始,候选事件简介和人物事迹通过中国石化新闻联播、中国石化新闻网向全系统作了视频展播,《中国石化报》开设专版进行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7.
构建加油站油品业务、非油品业务、加油卡营销、自助加油"四位一体"营销模式,是中国石化销售企业最大限度整合网络和经营资源,发挥聚合效应,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有自身特色的经营模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化2011年职业技能竞赛于近日圆满结束。职业技能竞赛是一线员工竞技比赛的竞赛场,更是锤炼作风、提升技能、激发热情的练兵场。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这个平台,造就了一批闻名全国的操作大师,涌现出了一大批素质过硬、技艺高超的技术能手,有效激发了一线员工苦练基本功、积极学技术的热情,培养了一线员工"有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的积极进取精神,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所以,技能竞赛活动得到了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和欢迎,受到各单位的高度重视。管理者认为职业技能竞赛是能有效激励员工学习技术的"支点",员工认为职业技能竞赛是让他们展现风采、实现梦想的"星光大道"。一线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国石化最近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新的发展目标,一流的公司必须要有一流的员工队伍。因此,必须继续推进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打造一流的操作技能人才队伍。为促进职业技能竞赛的持续深入开展,本期推出了"职业技能竞赛"的专题报道。通过6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透视,介绍了4家单位的成功经验,以期对广大读者了解中国石化职业技能竞赛的情况和推动各单位继续开展好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年前召开的集团公司人才工作会议,是中国石化在加快跨国经营步伐、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特殊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总结了"十一五"以来中国石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通过了《中国石化"十二五"及未来十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人才成长通道建设、人才流动配置、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骨干人才培养、业务竞赛等5个配套文件,确定了"十二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为中国石化今后十年的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这次会议表明,加快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已经成为中国石化全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紧迫任务。为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中国石化人才队伍建设,本期《关注》栏目推出了一组关于人才工作会议的专题报道,对人才工作会议的背景、意义和主要精神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解读,希望能对中国石化的各级管理者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及关注中国石化的读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11月28日10时30分,中国石化总部及所属100多家企事业单位百万石化员工在各地同时举行默哀哀悼仪式,以表达对"11·22"青岛东黄复线泄漏爆炸事故遇难者的深切悼念。 此次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为告慰逝者,警示后人,集团公司党组决定:11月22日为中国石化安全生产警示日,每年的这一天,全体干部员工将予以纪念。中国石化将永远铭记这一时刻。  相似文献   

11.
程强 《中国石化》2013,(9):78-79
胜利采油厂采油二矿采油22队原油产量连续15年稳定在10万吨以上,被誉为油田"开发战线的红旗""精细管理的样板",今年被评为中国石化第一批"基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周永康同志曾对该队作出"祝百年红旗在胜利飘扬"的重要批示。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采油二矿胜采22队有个梦:在近极限含水条件下,到"十二五"末继续稳产10万吨,累产1000万吨;到2022年建队50年时,年产油6万吨以上,采收率突破47%;到建队100年时,采收率突破60%,实现"百年红旗"愿景。不论谁来到这支队伍,都会  相似文献   

12.
王海坡 《中国石化》2013,(11):78-79
在中国石化地球物理胜利分公司沙特S62三维地震勘探项目部数百名中外籍员工中,有一名叫罗边克古的年轻中方员工.他从事地震仪器操作工作,参加沙特S62项目已有3个年头,每天与大量枯燥乏味的测线号和点桩号等数字打交道,练就了一身熟记数字编号的本领,被称为"数字达人".他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敢于扑身向前,下功夫解决,不达目标不罢休,又获得了物探"拼命郎"的雅号.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简称"石勘院")深化海外转型、打造精英化队伍,构建中国石化上游旗舰院的攻坚时期。十年来,石勘院的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总体呈现"高学历、高职称、年轻化"的特点,其中青年员工占全院员工的三  相似文献   

14.
主题为"海外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石油经济评价专业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于2011年8月10-12日在内蒙古海拉尔召开,会议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中化的专家和代表共33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刚刚结束的集团公司领导干部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紧紧围绕"着力做强做优,打造世界一流"这个中心任务,解放思想、开阔思路、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中国石化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和保障进行了充分讨论。明确了目标,开阔了思路,强化了责任,坚定了信心。本文对这次座谈会代表讨论内容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6.
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实现"百年胜利"愿景目标的必由之路。对于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胜利孤岛油田来讲,提高采收率更是老油田生命力得以延续的力量所在,4.11亿吨的地质储量,每提高1%的采收率,就会带来近400万吨的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17.
彭华锋 《中国石化》2011,(11):37-38
"为民服务争优创先"活动开展以来,重庆石油涌现出很多为顾客解忧解困的感人故事。员工用真诚的心去践行着"每一滴油都是承诺",让中国石化窗口更加靓丽。"以后加油还到中国石化"9月16日,重庆石油大石口加油站加油员张丽像往常一样正为一辆客车加油时,后面跟着一辆卡车.  相似文献   

18.
黄华  马长青 《中国石化》2013,(12):40-41
天津石化将所有权库存控制提升到量化控制的技术层面,节约成本费用效果明显。 库存是指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一般发挥的是"蓄水池"作用,但却占用企业不少的流动资金,如果库存量过大,流动资金占用量过多,就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库存量过小,又难以保证生产持续正常进行。原油库存是炼油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的必要储备。由于企业获取资源的方式差异,在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原油库存客观存在着使用库存和所有权库存的差异。原油所有权库存需要企业支付成本费用,是原油库存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中的排名从第31位上升到第7位,昂首跨入国际大公司前列,并继续向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迈进。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集团公司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加快推进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建设,为开创国际化经营新局面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化》2004,(1):72-7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已成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2002年以来,陈同海、王基铭同志先后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石化现代供应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如何发挥中国石化的整体优势,统筹规划,建立起低成本、高效率运转的物流体系,增强中国石化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物资装备部、中国石化报社决定联合举办“中国石化物流管理”专题征文活动,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构建中国石化现代供应物流体系。征文活动有关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