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现金股利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及其对创新的影响,以期为上市公司分红机制的健全和监管部门现金分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随着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的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即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创新起到促进作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缓解是现金股利促进上市公司创新的中介路径。不过,在半强制分红政策下,具有再融资动机的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行为明显受到干预,无法提升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弱化了股利代理理论的解释力。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现金股利存在替代效应,政府补助金额越低,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强;民营企业较之于国有企业,现金股利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于公司自觉的现金分红行为,强制分红政策在矫正公司分红行为的同时,会激起高管的消极抵制,所以它能否有效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尚难预料。为此,建立了一个混合策略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说明了强制分红政策影响代理成本的作用机制,并将2011年出台的强制分红政策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强制分红政策能否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实证研究发现,强制分红政策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代理成本。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中小板和微股利的上市公司而言,强制分红政策可以更加显著地降低那些主板上市公司和正常发放股利的公司的代理成本。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股利代理成本理论,而且为进一步完善公司股利政策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股利政策迄今为止仍是个"谜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波三折,具有自身独特的制度背景。文章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这一新视角,研究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2000年至2013年期间,整体来看我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但若考虑证监会在2006年进一步推动和强化上市公司的分红政策,即2006年实行定量的半强制分红政策,之前实行定性的半强制分红政策,并以2006年为界进行分组研究表明:2006年之前即定性政策阶段,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006年之后即定量政策阶段,现金股利政策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发生逆转,呈显著负相关关系。(2)为了再融资,上市公司迎合定量的半强制分红政策要求,其分红意愿增强了,但股利支付率却下降了。(3)定量半强制分红政策弱化和扭曲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股利之间应有的相关关系。可见,2006年之后的定量半强制分红政策影响并改变了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作用机制。因此,为了消除"逆向选择",调整和取消半强制分红政策、将分红政策还给公司决策层有利于提高资本市场效率,这应该是未来我国证券监管部门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4.
浅析上市公司异常派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黎明 《财会月刊》2004,(10):55-56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股票的价值是发行公司发放的全部现金股利贴现值的理论,合理发放股利将有利于股票的定价.在这种条件下,上市公司会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合理制定股利政策.而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吝于分红,尤其是现金分红,这种行为严重地侵害了广大股东的利益.因此,中国证监会在2000年底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申请配股或增发新股时必须满足近三年现金分红的条件.在2001年3月28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中规定,公司最近三年未有分红派现,董事会对于不分配的理由未作出合理解释的,担任主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应当重点关注,并在尽职调查报告中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呈现出了浓厚的中国特色:在2000以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表现为"三多一少"(股票股利多,转增股本多,不分配多,现金股利少)的特点,但自2000年证监会宣布重视现金分红的再融资政策后,分发现金股利的公司急剧上升,但股利支付率却非常低,另一方面却存在着大量的超能力现金分红公司.这表明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阶段性、不连续性和与再融资政策的强相关性.而西方的传统股利理论均不能精确地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问题的实质在于基于我国股市环境的上市公司的多层次代理问题,为此,我们运用多层次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合理诠释.  相似文献   

6.
现金分红是股利分配政策的一种,即公司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我国2000年开始掀起现金分红热潮,但分红出现了超能力派现、融资同时派现、异常低派现等不良现象。作者对此进行分析,指出中国上市公司在现金股利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研究后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虽然自2000年开始分红热情空前高涨,但其现金股利分配仍缺乏连续性,股利分配水平低,部分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行为受政策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外部投资者在公司技术效率提升中愈加重要而研究相对匮乏的现状, 以280家民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的角度考察其与公司分红政策和技术效率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战略投资者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抑制现金股利发放但促进股票股利发放;财务投资者抑制了公司技术效率的提高,但对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不同分红政策下公司外部投资者与技术效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均强化了战略投资者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及财务投资者对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当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同时存在时,现金股利出现负向反转作用,股票股利则出现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现金股利是外部投资者与技术效率的完全中介变量,股票股利则是外部投资者与技术效率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高聪慧 《财会月刊》2012,(23):75-77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对留存利润在股东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的安排,合适的股利政策既要做到回报投资者,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又要适应公司未来发展需要。而作为白酒行业的领军代表,高价股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却采取极具差异的股利分配政策,本文对两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对比,探讨了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现金分红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分红决策内生于外部宏观监管与内部微观治理之中,在我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下,两者交织衍变将深远影响公司分红行为。囿于现实局限,我国上市公司分红政策短期应以外部监管为主;中期辅以内部治理诱导和"分红文化"倡导;长期则外部监管逐步"淡出",以成熟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引导。本文分析了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优化政策。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情绪、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行为金融学背景对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作用进行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投资者情绪条件下,股利政策信号传递的效应存在差异。在股市上涨时期,不同股利政策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影响几乎没有显著差异;在股市下跌时期,现金股利成为投资者获得收益的主要来源,因此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受到市场追捧。因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制定不仅要考虑自身情况,还需要考虑市场情绪。  相似文献   

12.
现金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不仅对上市公司自身盈利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建立和谐有序、健康繁荣的资本市场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现状及特点,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公司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分红能力、成长能力等多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因素,并从公司自身和监管部门等视角提出了相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PVAR)方法,以1998~2011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检验"半强制分红"制度下的现金流运转与公司成长性关系。研究结论为:"半强制分红"制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促使现金流正常运转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较好、现金流扭曲运转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月上交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选择2012年年报中因高分红可能获得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绿色通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13.0SPSS13.0软件回归分析现金股利支付率和收益率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股利支付率和现金股利收益率的关键指标,融资压力和盈利能力对股利分配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影响显著。最后提出上市公司应考量行业类型、发展阶段和现金保障等方面等具体情况,合理制定分红政策。  相似文献   

15.
股利政策是现代上市公司三大财务管理政策之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对股利分配政策关注度日渐提高。正确的股利分配政策既关系到公司股东的经济利益,又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是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文章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行为提出了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许华丽 《现代企业》2004,(12):34-35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又称红股、送股)两种,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常常被上市公司作为股票股利的一种替代品。此外,还有非良性现金分红公司增多的新问题。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仍然存在现金股利支付率偏低、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送股和转增股支付与股价的波动相关性大这三大老问题。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纵观国际证券市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倾向于采取平稳的股利支付政策,股利支付率几乎不受公司利润波动的影响,公司管理者在确信持续增加的利润能够支撑较…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红派现是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分红方式,也是股东获得公司累计收益的方式之一。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目前高派现金股利的现状,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行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再融资公司的现金分红和现金流操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证监会2006年和2008年相继发布了强制拟再融资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的文件,旨在提高股东回报。以2006年和2007年A股再融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些政策颁布前后上市公司分红和现金流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证监会强制要求下,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有所提高,但股利分派也成为了大股东转移公司利益的手段。而且,公司的现金流在再融资前后波动较大,存在被操控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红派现是目前国际上较通用的分红方式,也是股东获得公司累计收益的方式之一。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目前高派现金股利的现状,本文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就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行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冠霖 《河北企业》2023,(11):34-36
现金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管理者将内部信息传递给市场的重要方式。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不断上升,高派现现象屡见不鲜。对高派现股利政策概念界定、高派现股利政策动因、高派现股利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期望可以对高派现股利政策有系统的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