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的还款方式按规定只能采用等额本息法和等额本金法两种方式。比较两种还款方式,等额本金还款法要比等额本息还款法所支付的利息少。这两种还款方式基本上都要求还款本息在还款期内均匀分布,好处是银行可以确定未来的现金流,却没有给借款人更多的可以根据自身收入分布状况选择还款方式的余地。  相似文献   

2.
等额本息还款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住房、汽车等用途的贷款等多数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但是它又难以理解。本文通过两种方式推导等额本息还款公式和基于公式的计算方法实例,试图让大家理解并熟悉等额本息还款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银行贷款来购置住房。目前银行提供的个人住房贷款方法主要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随着这两种还款方法在购房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对不同的购房者来讲究竟哪种还款方法更合适?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对贷款的三种主要还款方式,即等额本息还款法、等本不等息递减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等本等息等额还款法进行简单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建立一般算术模型,并得出三种方法各自的利弊、适用人群,以解决普遍意义上的贷款问题。  相似文献   

5.
何钰 《时代金融》2008,(9):61-61
<正>如今,购房者的观念已经转变,"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借款以后,自然面临着还款的压力。本文简介公积金贷款有两种还款方式:等额本息还款法与等额本金还款法。一、两种还款方式(一)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其中归还的本金和利息的配比是逐月变化的,本金逐月递增,利息逐月递减,它的特点是每月还款额相等。以下简称平均法。  相似文献   

6.
《安徽水利财会》2005,(3):44-45
案例 周女士看中了位于广州市东风东路一个楼盘,便与开发商签订了买卖合同。不久,她与某银行黄埔支行签订了《个人住房担保贷款合同》,以她新买的房子向该银行申请抵押贷款45.4万元,约定还款期限为10年,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简称等额法)按月归还银行贷款。1998年年底,银行将45.4万元购房款划到了开发商的账户上。周女士住上了新房子,并开始按月还款。  相似文献   

7.
陈悦 《时代金融》2015,(5):49+51
本文将对贷款的三种主要还款方式,即等额本息还款法、等本不等息递减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等本等息等额还款法进行简单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建立一般算术模型,并得出三种方法各自的利弊、适用人群,以解决普遍意义上的贷款问题。  相似文献   

8.
赖仕政 《武汉金融》2001,(10):57-58
1998年以来,笔者所在地的工、建、中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中长期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并有其共同之处;迄今为止,基层行会计前台没有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自动计算功能,经办人只能使用手工计算还款额,为了会计前台计帐方便和快速判断还款次数,对每户计算出来的每月还款额,采用每月等额还贷款本金,剩下金额还贷款利息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齐延艳 《会计师》2011,(1):108-109
<正>按揭贷款就是购房者以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展的住房按揭贷款一般为购房总额的70%或80%,期限为1至30年。目前商业银行常见的还款方式主要有等额本金还款法、等额本息还款法。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种还款方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公积金业务和个人委托贷款业务。公积金业务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业务,它有一套独立的业务处理系统,单位与个人帐户中既有定期存款又有活期存款,开户、缴存、支取、销户全按特有的方式处理。个人委托贷款业务是公积金存款的合法运用,它也有一套独立的业务处理系统,还款方式既有等额本息还款法也有等额本金还款法,开户、放款、结息、还款、调整利率、调整还款常数、提前部分还款、提前全部还款都按特有的方式处理。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与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一般由住房基金管理机构委托受托银行办理,有其地方性管理特点。住…  相似文献   

11.
《投资与理财》2014,(20):69-69
按揭买房是年轻人生活中的大事,哪种方式还房贷更为划算?当前还房贷主要有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方式,多数市民选择等额本息方式。银行人士建议,两种还款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市民坡好根据自身收入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中有关还款安排的要求,深入系统分析"等额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与现金流、资本成本、净现值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认为企业应在科学判断利率走势的基础上,并结合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情况,选择适当的还款方式。为资金借贷双方的还款安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借款方在预期利率上升时,选择利率固定的资金来源,采用"等额还款法";在预期利率下降时,应选择利率浮动的资金来源,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对于贷款方,在预期利率上升时,应选择浮动利率,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在预期利率下降时,则应选择固定利率,采用"等额还款法"。  相似文献   

13.
现行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采取等额本金法和等额本息法两种还款方式,虽然有利于银行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和及时了解借款人还款能力,但对现金流不稳定的客户容易造成还款压力。本文拟通过改变贷款偿还期的现金流,对不同偿还方式进行比较研究,为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偿还方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购房贷款的告知问题 2003年,关于购房贷款有两种利息总额不同的还款方式,引发了争议.购房者们都说,买房时银行没有告诉我!购房者到底该不该被告知?该由谁来履行告知的义务?没有被明确告知的购房者签订了贷款合同后,能否更改还款方式?广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朱永平律师认为,银行有告知购房者的义务,目前购房者普遍不了解有"等额还款法"和"递减还款法"两种方式,这说明银行没有全面履行告知的义务.  相似文献   

15.
50万元30年期的房贷,采用“双周供”还款,对比等额本息还款法,可少付利息115182.63元,缩短供款期64个月。2006年伊始,房贷市场风起云涌,各家银行相继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光大银行与招商银行推出的固定利率房贷、浦发银行南京分行推出的直客式贷款、农业银行广东分行推出的接力房贷等等,逐一映入购房者的眼帘。3月1日,深圳发展银行首家  相似文献   

16.
我行在上级领导大力关心支持下,个人按揭贷款业务发展迅速,去年发放个人按揭贷款1019万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由于按揭贷款是一项新兴业务,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针对业务操作中发生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看法与同行探讨。一、客户提前还款,如何计息问题在个人按揭贷款业务中,通常采用等额本息偿还法和等本不等息递减还款法,目前,各行大都采用等额本息偿还法,即将总本金和应付利息平均分摊到各个月份,银行每月以等额本息收取。理论上这种计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但在实际操作中却…  相似文献   

17.
一、购房贷款的告知问题2003年,关于购房贷款有两种利息总额不同的还款方式,引发了争议。购房者们都说,买房时银行没有告诉我!购房者到底该不该被告知?该由谁来履行告知的义务?没有被明确告知的购房者签订了贷款合同后,能否更改还款方式?广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朱永平律师认为,银行有告知购房者的义务,目前购房者普遍不了解有“等额还款法”和“递减还款法”两种方式,这说明银行没有全面履行告知的义务。目前的“住房抵押贷款合同”是格式合同,也就是事先印刷好的合同,这样的合同在煤气、电力、银行、保险等垄断行业…  相似文献   

18.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房贷还款方式,选择哪种方式最节约,哪种方式最适合自身需要,这就需要对目前市场上的7种基本房贷还款方式做个比较。2005年9月底,上海的房贷市场似乎一夜之间丰富多彩起来。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交通银行推广“等额递增”和“等额递减”两种新还贷方式;浦东发展银行宣传“季度还”房贷还款方式;招商银行更是打出提供至少6种房贷还款方式的大旗。等额本息还款这是目前最为普遍,也是大部分银行长期推荐的方式。把按揭贷款的本金总额与利息总额相加,然后平均分摊到还款期限的每个月中。作为还款人,每个月还给银行固定金额,但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举例来说,假设需要向银行贷款20万元,还款年限为15年,按照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利率,选择等额本息贷款,每个月大约还1707元。初始的两三年,l707元中大约80%以上是归还银行的利息部分。采用这种还款方式,每月还相同的数额,作为贷款人,操作相对简单,每月承担相同的款项也方便安排收支。尤其是收入处于稳定状态的家庭,买房自住,经济条件不允许前期投入过大,可以选择这种方式。但是,它也有缺陷,由于利息不会随本金数额归还而减少,银行资金占用时间长,还款总利息较以下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提出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哪个更划算的快速比较方法:“一二三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展示两种还款方式的本质内涵,能快速地明白两种还款方式适合不同的借款人背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化进程,近年来房贷市场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房贷产品多样化 在市场化初期,银行在推出房贷产品中有一定的同质化现象存在,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还款方式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