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京津冀一体化”是我国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京津冀区域发展需要加强三地人才资源的合作,而开展京津冀人才贡献率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了人才贡献率的含义、国内人才贡献率的研究现状以及人才贡献率的相关测算,以期发现京津冀人才贡献率研究的不足、现有测算方法的效果,为今后深入开展京津冀人才贡献率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一清  王子龙 《价值工程》2011,30(27):298-299
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分析城市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南京市1993年~2007年统计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运用索洛余值法对南京市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分析出南京市科技贡献率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并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利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10):46-48
文章给出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数学模型,测算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1990-2006年间浙江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并对资本、劳动和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浙江经济增长属于外延式增长,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是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1990-2006年整个期间R&D存量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1.88%,浙江R&D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呈不断上升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和增长速度方程测算了河北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91~2005年间,河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处于较低水平,河北省经济增长仍为粗放型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绮萍 《价值工程》2012,31(20):12-15
本文以惠州市为例,从人才资源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人才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人才流动与经济整体发展关系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实证研究了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综合分析惠州人才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惠州人才资源开发对策和人才机制,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通过稳定性和功能检验,对宁夏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揭示了1996年-2010年宁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不明显到逐步发挥作用、发挥了显著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增长进行总体评价。提出了加快提高宁夏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何惠敏 《价值工程》2015,(4):174-176
本文利用1979-2008年福建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及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各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二产业拉动的,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惊人的52.54%。在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建筑业的30倍。本文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佑泽 《会计之友》2012,(15):24-28
在国民经济发展新时期,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来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显得尤为关键。文章根据索洛模型理论,将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因素从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中剥离出来,进一步具体化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测算技术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论表明:科技活动人员数以及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于科技活动人员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6~2016年广东省土地要素与经济增长等面板数据,综合运用C—D生产函数、岭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测算不同内涵情境下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结果表明:(1)仅考虑土地要素的资源属性或资产属性,土地要素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前者贡献率为20.82%,后者为19.62%;土地要素更多的以资源的形态发挥作用。(2)同时考虑土地要素的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土地要素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56%;科技进步、资本、劳动力投入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35.35%、23.11%、18.99%。研究发现,土地要素同时以资源和资产形态促进经济增长,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属性,测度出的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为真实、准确。  相似文献   

11.
打造区域经济创新驱动,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技术创新促进河南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发现,发挥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所产生的企业规模效应、产业聚集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是实现河南创新驱动的现实路径。同时,在此基础上,基于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河南省1990—2014年,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近5年的平均贡献率不足44%,这与到2020年实现贡献率达到60%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最后,提出要从完善制度创新顶层设计、加快自主科技创新、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率等三个方面,强化技术创新拉动河南经济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与经济增长质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经济增长分解难以解释体现在新增资本中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重新划分经济增长的三因素为规模增长、硬技术进步和软技术进步,将产出增长率分解为三因素作用之和,由此给出各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公式,同时给出投资增长模式下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数据快递     
●北京经济连续五年两位数增长:前不久,北京市统计局公布了2003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结果。2003年北京经济的增长依然很强劲。根据初步测算,2003年北京市完成生产总值36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连续五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2003年北京市经济增长主要是工  相似文献   

14.
崔时庆 《现代企业》2004,(12):24-25
一、人才资源资本化的一般认识民营企业的人才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人才(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正在被企业使用;2、人才被使用的是其知识、技术、技能,而非一般劳动能力;3、作为可变资本的人才在使用过程中为企业带来利润。4、人才的知识、技术、技能在利润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民营企业通过什么途径,以什么方式,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呢?政府又该采取什么政策,来促进这种转变呢?二、企业选择: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应坚持市场取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健全现代…  相似文献   

15.
李志献 《企业导报》2013,(7):174-176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模型技术,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动态灰色GM(1,1)模型,对原始数据施以缓冲算子,用GM(1,1)模拟值建立灰色生产函数模型。此方法有效解决了测算期内非技术进步因素的不利影响。测量和分析了广西“七五”至“十一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进而为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广西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平均达到49.29%,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科技进步39.25%,劳动增长贡献率最低,仅有11.47%。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模型技术,在C-D生产函数和"索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动态灰色GM(1,1)模型,对原始数据施以缓冲算子,用GM(1,1)模拟值建立灰色生产函数模型。此方法有效解决了测算期内非技术进步因素的不利影响。测量和分析了广西"七五"至"十一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进而为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广西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平均达到49.29%,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科技进步39.25%,劳动增长贡献率最低,仅有11.47%。  相似文献   

17.
兖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工业强市、文化名城、商贸重镇的发展定位,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20人次,柔性引进各类院士36人次,其中有6人获得"孔子友谊奖",2人获得"齐鲁友谊奖",1人获得"山东省留学回国创业奖"。为企业引进的海外人才中,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人入选"省万人计划"第一层次。目前,全市各类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76万人,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各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揭示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并利用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测算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验证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并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技进步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源自经济学家对生产函数的研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发现科技进步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0—2003年期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各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揭示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并利用Moore结构变化值指标测算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验证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并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一定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