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戴新华  张强 《金融论坛》2006,11(8):53-58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开信息披露的核心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美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自愿向强制转变、进一步规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须经验证并由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宣誓保证及萨班斯法案的影响等。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不充分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建议我国应通过整章建制、以市场为主导及更新观念来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我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上市银行2001-2006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信息披露中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从完善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边界入手,包括规范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以及要求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建议,以提高和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3.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开信息披露的核心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美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自愿向强制转变、进一步规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须经验证并由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宣誓保证及萨班斯法案的影响等。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不充分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建议我国应通过整章建制、以市场为主导及更新观念来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我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4.
吴红艳 《财政监督》2011,(29):61-62
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研究发现:公司基本特征(公司规模、上市时间、上市地点、经营质量特征等)、公司治理结构特征(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等)、公司的盈利能力等都会影响内控信息的披露。本文认为要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建立合理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监管部门要制定合理规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在引导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同时,严格执行统一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  相似文献   

5.
吴红艳 《财政监督》2011,(10):61-62
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因素,研究发现:公司基本特征(公司规模、上市时间、上市地点、经营质量特征等)、公司治理结构特征(控股股东性质、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等)、公司的盈利能力等都会影响内控信息的披露。本文认为要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建立合理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监管部门要制定合理规范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在引导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同时。严格执行统一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  相似文献   

6.
与美国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要求相比,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虽然包括财务报告以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这样更广的信息内容,但缺乏对披露内容的分层规范与划分;虽有董事会的责任声明,却欠缺具体管理层责任人的评价意见与责任声明。对于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实质性缺陷以及审计报告的披露两个方面,纽交所和上交所交叉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则较好,只是内部控制评价依据的披露不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披露位置不够统一化,披露内容过于形式化,披露依据多重化等,基于此我国应尽快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评价标准的内容与格式,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以及增加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披露。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系列内部控制法规的出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在不断完善。本文通过研究沪市上市公司近两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针对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分析评价各项规范相继出台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对优化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建芸  王骁 《中国外资》2013,(20):92-92
本文选取了80家上海地区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上海地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4年所有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详细描述了强制实施环境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并利用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经济后果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具有一定信息含量,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该相关关系会受到公司规模和上市年限的影响。最后,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蔡丛光 《财务与金融》2011,(6):67-71,77
本文对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对中国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To date, the impact of internal control on text inform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 has been rarely explored.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text information of reports by listed enterprises in 2006–2017. Overall, high-quality internal control results in low text similarity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high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 The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 could enhance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 by decreasing the enterprise’s agency costs. For large-scale corporations, non-state enterprises and those with intensive public attention,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can enhance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 The agency cost can exert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for large-scale corporations and enterprises with intensive public attention and complete mediating effect for non-state enterprises. Moreover, this study extends the scope of internal control to the quantitative dimension of text information and has crucial implications for listed enterprises, investors, and governments regarding internal control and disclosur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逐步提升.本文以2010-2012年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相关报告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了这三年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研究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数量在逐年增加,信息披露方式趋于规范化,内部控制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存在缺陷的公司表现出了一定的行业特征.同时也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信息含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内部控制缺陷情况的研究,一方面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也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自《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以来,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式由自愿性披露转变为强制性披露.而在2008年我国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也开始向强制性披露方式转变.论文试图用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理论分析内部控制信息由自愿性披露方式转变为强制性披露方式背后的原因,经过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效率评价和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考虑目前内部控制效率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局限性和信息披露工作中的不合理性,分别就效率评价和信息披露两方面提出了改进的综合评价模型和优化方向,以期达到促进上市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信息公开的经营实体,上市公司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投资者,股东希望公司能合法经营,同时能保障效益、持续增长,实现战略目标。因此需要关注公司的各种报告,了解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内部控制运行状况。从2001年开始,上市公司信用遭到广泛质疑,披露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美国出台了SOX法案,随后,我国沪深两所也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本文针对境内上市的、非国有控制的、规模中等的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指引》发布前后内部控制披露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关键审计事项段落,丰富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提升了审计报告作为桥梁的沟通价值。本文利用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相关数据,研究披露关键审计事项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股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本文研究发现,披露关键事项越多,公司业绩越差,由于国有企业具有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优势,披露关键事项与公司业绩的负相关关系较弱,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水平可以提高公司的风险防控水平和决策质量,提升投资者的信任程度,因此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与公司业绩之间的负相关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