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许多企业改组改制,组建了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主要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集团是投资主体,拥有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子公司拥有经营权,二者都是企业的控制主体,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企业集团拥有对子公司经营者评价和任免的权力,同时也决定着经营者报酬的高低,也就是说子公司的经营行为是在企业集团的监督控制下进行的。而企业集团拥有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必须依靠经营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尽心尽力地工作,才能实现其资本的扩张和企业价值的增加。因此,所有者和经营者即相互依存,又对立统一。目前由于…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之间控制与反控制这一矛盾;一方面企业所有者拥有对受托经营者的评价和任免权,同时也决定着其报酬的高低,可以说经营者的经营活动是在所有者的监督控制之下进行的;另一方面虽然企业所有者拥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逐渐的分化了,成为了企业的两个主体,也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从而使企业形成了双元控制主体的结构,而双元控制主体之间的思想、利益以及其他因素的不一致,致使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实的现象,从而严重的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发展。本文就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之下现代企业会计的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吴杰 《天津财会》2004,(4):19-21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企业所有者将对企业的直接控制经营权委托给经营者去掌握,经营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直接控制着会计信息的生成。因此,经营者的控制权是整个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经营者为实现公司目标,屡行经营责任,必须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会计控制作为公司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5.
谢冰 《四川会计》2003,(6):36-37
代企业(股份制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特征是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从公司的“成立——经营——解散”这一生命周期来看,整个过程都是通过相应的交易主体契约(合同)将有关的权利与义务联系起来的。在公司成立时,由于股东之间通过股东大会制定的《公司章程》实现了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力与义务的基本配置。此时,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在资源的意义上对未来法人(公司)的投入不同(前者投入的是资本,后者投入的是经营者的人力资源),这使得股东在该合同处于委托人的地位,从而拥有公司资源的最终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公司管理层雇…  相似文献   

6.
一、当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双重控制主体矛盾导致内部控制不力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客观上产生了两个控制主体,即所有者控制经营者、经营者控制主体,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制约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内部控制是控制主体意志的体现,控制者都希望成为控制主体以实现其控制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的企业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未来投资决策;另外,他们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使其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内部人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现代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前提下形成的,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由此导致了经营者控制公司,即“内部人控制”的现象。筹资权、投资权、人事权等都掌握在公司的经营者手中即内部人手中,股东很难对其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如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过度投资、过分的在职消费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股东的长远利益,提高了代理成本。而权利的过分集中又使得“内部人”控制着会计信息的诚信程度,在经营者利益的驱动下势必会制造出诚信程度低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8.
余化良 《公司》2000,(2):8-9
一、“三权归位”构想 在早期的自然人企业、单一业主企业或合伙企业中,投资者既是企业法人财产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企业的生产者,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生产权三位一体,均由同一主体行使。 随着企业制度的演变,特别是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的广泛应用,对企业运作严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深切能源集团作为生产经营企业,在实施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实践过程中,为理顺对属下企业产仅管理与生产管理的关系,将控制权分解为经营控制权和生产控制权,并对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理论进一步演绎,从而将所有权、经营权、…  相似文献   

9.
一、施工企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1)管理模式不科学,管理观念落后。我国典型的施工企业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或是所有权虚位导致经营权滥用。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往往同时就是经营者,企业所有者集权现象严重。国有企业因资产监管乏力,企业经营者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服务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与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华 《财会月刊》2005,(10):23-24
自《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颁布实施至今,各个高校已基本上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由于后勤服务企业的大部分资产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原有的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组和改制而成,所以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对后勤服务企业只拥有经营权,而高校则拥有后勤服务企业的所有权。虽然各个高校在名义上都成立了管理这部分资产的董事会,代表学校行使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但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则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掌握着这部分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全权经营这部分资产。而高校与内部人目标利益往往不一致,内部人会因“道德祸因”而产生败德行为,并最终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控制作为股份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必然结果,有其弊端,但也有优点,从某种角度讲,经营者控制其实是知识雇佣资本的结果。对于经营者进行控制,一定要清楚哪些方面需要控制,而哪些方面需要放手,只有这样才能让经营者真正管理好企业。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求加强财务管理,而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就在于优化企业资金结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我国国有企业来说,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明确企业产权关系,明确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使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就必须建立起与现代经济特征相  相似文献   

13.
隋锡灿 《会计之友》2004,(11):13-14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产生了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了“内部人控制”问题,“内部人控制”又使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引发全社会整体福利的下降。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制度创新,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必须控制和防范“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控制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在实际T作中,关键人大权独揽,一人常常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并有较大的任意性,这种情况下内部监督、控制的作用很难有效发挥,违背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性质,导致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和权力制衡的失效,没有形成相互监督的体制,没有形成有效的权力监督。因此,我国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市场规模、组织结构等,全面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适合本企业实际状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力求突出重点,分清主次,讲求实效。  相似文献   

15.
张锦 《现代企业》2004,(2):47-47,31
现代公司制度的首要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也正是这种权利的分离制度带来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不相一致,所以所有者必须设计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来引导经营者朝着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方向行进。激励机制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就是业绩评价。对经营者的奖惩必须基于对经营者业绩的评  相似文献   

16.
一、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企业治理结构是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内在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与受托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然拥有对企业的剩余控制权,  相似文献   

17.
由经营者系列所形成的经营权依经营对象的性质不同区分为资本经营权和资产经营权。资产包含了生产经营的商品,资产经营权也就包括了商品经营权。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后到19世纪末,企业的基本形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合一。在两权合一的自然人企业中,所有者也是经营者,所有者集所有权和经营权于一身,经营者并没有独立化、专业化和专家化,也不存在所有权与资本经营权和资产经营权的分离。  相似文献   

18.
马剑秋 《企业研究》1999,(11):40-41
一、提高企业经营者收入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作为企业法人代表的经营者(厂长或经理),其权利、责任、风险都已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生产管理型的厂长(经理).其原因在于;首先,从权利来看,随着产权关系的明确,经营者掌握了企业的资产经营权,拥有对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的决策权,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厂长绝对没有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资产负债表体现的是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及所有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决策层据以进行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市场目标定位、竞争能力测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可依赖度评价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预测的重要信息来源。而其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可依赖度评价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否有效、可信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20.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亿红 《企业经济》2003,(6):99-100
一、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现代企业形成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格局,即企业所有者委托经营者管理企业,企业所有者拥有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和剩余索要权,而经营者拥有企业经营管理权,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通过契约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由于各自的价值取向,在企业中的地位等不同,各自的奋斗目标也不同,所有者希望企业保值增值,从而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而经营者希望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作为经济人的经营者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采取“逆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