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业务合并是企业合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被合并方不是企业法人,而是企业的某一组成部分。进行业务合并的会计处理时,既要依据一般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要充分考虑业务合并有别于一般企业合并的特点。本文介绍在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业务合并分别采用吸收合并和类似于控股合并的合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郭玲玲 《会计之友》2012,(19):103-104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企业合并业务越来越频繁,如何对企业的合并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也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分为新设合并、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三种类型,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又分为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会计处理。其中,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日的会计处理较难理解,文章从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较易理解且便于运用的方法,并就该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张兰 《企业研究》2012,(6):134-135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按照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本文主要从二者的含义、分类、会计处理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利于在实际业务中根据二者的异同区分和正确处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相似文献   

4.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之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二者的含义、计量基础、会计处理方法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利于正确处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5.
新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二者的含义、计量基础、会计处理方法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利于正确处理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企业合并会计理论中,主要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按照新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际上采用购买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企业合并会计理论中,主要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按照新准则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际上采用购买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企业合并可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实务处理;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购买法进行会计实务处理。新准则的出台,既遵循了国际会计准则,也符合我国目前现状,但是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合并方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合并的交易价格受控制方操纵,控制主体操纵的合并价往往能在远离市场公允价水平上实现,合并中发生的评估费用、审计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合并直接费用可以理解为集团内部的管理费用,形成合并方的当期损益。由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后都形成了合并方的单一会计主体,合并主体的会计处理规则类同,本文主要阐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合并业务越来越多,合并形式也不断创新,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合并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探究。本文拟对企业合并新主体会计处理的思想进行阐述,并对该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提出建议。一、合并业务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及准则解读对企业合并业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处理,取决于该项合并业务的经济实质。不同合并方法的主要差异源于合并前后净资产是否发生实质性变化,以及合并发生的原因是出于价  相似文献   

11.
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相关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修订和解释的背景下,首先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概念进行了简单辨析,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相关规范的背景和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对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再次对6号解释新规定出台后的影响进行了简单解析;最后针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姜葵 《财会月刊》2013,(5):105-107
本文举例阐述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分步实现企业合并两种基本方法的会计处理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为广大企业合并实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3.
合并业务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频繁发生,而同一控制下合并作为一种表现形式,也占据了企业合并尤其是上市公司合并业务的重要位置,然而对其会计问题的规范在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意见和建议,关于同一控制下合并的会计方法,我国的企业合并准则进行了明确和规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研究这一课题做出了示范。本文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选用权益结合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后果角度分析了应用该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意见,以力求加深对这一业务和会计准则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周凤 《会计之友》2009,(9):70-71
新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将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的不同,分为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二者的含义、计量基础、会计处理方法和信息披露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以利于正确处理同-控制下和非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相似文献   

15.
吴赛 《财会月刊》2014,(5):41-42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取得构成业务控制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且明确指出其不适用于企业收购"不构成业务"控制权。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在被购买的子公司不构成业务的情况下,购买方取得其部分股权并对其形成控制时,对该项收购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报表列报。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取得构成业务控制权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且明确指出其不适用于企业收购“不构成业务”控制权。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在被购买的子公司不构成业务的情况下,购买方取得其部分股权并对其形成控制时,对该项收购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和报表列报。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很大差异,那么在税收处理及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方面是否也有差异呢?文章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两个层次,合并方、被合并方、被合并方股东三个角度概述了企业合并中的会计与税收处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通过兼并收购,是企业实现规模扩张,谋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由此而引发的会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分析比较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异同,进而对我国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针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核算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2014修订)中有关此类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阐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通过研究,希望能够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及应用指南对企业合并相关问题给出了判断标准和详细的会计处理,明确了构成业务是适用准则的条件之一,但对于是否构成业务的判断内容涉及较少。本文对构成业务旳内容进行探讨后认为,实质性加工处理过程是判断业务构成的重要标准,对合并购买中取得的经营活动或资产的组合是否具有实质性过程分为有无产出的情况分别进行讨论,对非同一控制下合并购买是否不构成业务采用集中度测试的简化方法进行评估,并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