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校企合作背景下培养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必要性.通过对目前“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多层面反思.提出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希望紧扣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特色.利用校企合作这一良好的契机.加大“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2.
许彦伟 《理论观察》2009,(4):148-149
要做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办出高质量、办出生气勃勃、切合实际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千头万绪、百端待举。然而师资问题则是关键因素之一。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必需把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放到决定性的地位上。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师也必然要求具有“双师型”教师素质。本文着重探讨了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何华 《发展》2010,(12):125-126
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目标,必须建设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写作课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定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具体的标准。本文提出要把写作课老师的写作水平界定,作为其获取“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必须具备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同时还要有省级以上作家协会会员证,才能被界定为“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是介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的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应用性培养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多数独立学院青年教师比例高,多数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分析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界定双师教师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减轻教师工作量,加强科研实践。  相似文献   

5.
刘小宏 《西部大开发》2011,(2):96-96,98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特色,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强。本文从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迫切性八手,就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落实可行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提高的一体化道路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杨磊 《魅力中国》2014,(14):196-196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英语教师队伍是解决我国应用型本本科院校英语教育发展滞后的关键。当前,造成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主要有:“双师型”英语教师标准界定模糊、英语教师来源单一,培养力度不够、英语专业定位不准,教学实用性不高,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分析了国外职教教师的培养特点,探讨了国外职教教师培养对我国的启示。要建立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完善与加强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措施,构建考核评价制度为主,激励制度为辅的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8.
余元 《西部大开发》2011,(4):182-182
技工学校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的中、高级实用型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能解决实际生产的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为适应社会和企业用人的需求,培养“双师型”师资,开发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材,建设“一体化”教学中心,提高学生社会能力和综合素质,做好技工院校的“一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杨湘霞 《魅力中国》2014,(26):184-184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探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讨寻求切实可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目前是我国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李华 《魅力中国》2013,(13):178-178
着眼会计专业“双师型”建设的特殊需求,借鉴公办院校教师培养模式,探索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新模式,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机制。使教师能力素质得到提升,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最后以本校为例作出具体分析和探讨,为民办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今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趋势,新建本科院对于建设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注重增加教师实践经验,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开拓学生实践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高职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达到这个培养目标,就必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实践教学计划,整合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课程,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3.
罗梦 《魅力中国》2010,(17):253-254
最新颁布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培养目标中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生源状况,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而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独立学院要发掘学校内部教师潜力,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还要从学校外部引进“双师型”教师,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要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制定激励措施,保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扩张,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要使高职教育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关键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职学校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自身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从教体会和参见社会实践的感受,将从如何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渠道入手,就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提高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应从强化企业职业时间的训练、强化职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强化职教教学实践的效果三个方而促进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提高.旨在为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院校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长期以来,我国在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丈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在推进过程中,仍出现“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不清、建设途径单一、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如何更有效地推进宁渡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仍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创新手段、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隋静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26-129
独立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应用性人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都强的"双师型"教师。而目前独立学院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办学特色也不够鲜明。所以独立学院要充分认识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拥有一支质量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导向就业、服务社会和能力本位是指导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大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指导思想,也是多年职业教育实践探索的可贵经验。职业能力本位中的能力指从业能力,包括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社交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能力本位的实施要在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双师型教师,并且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敏 《魅力中国》2011,(3):77-78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各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扩张,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要使高职教育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关键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职学校日益深化的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自身作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从教体会和参见社会实践的感受,将从如何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渠道人手,就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提高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应从强化企业职业时间的训练、强化职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强化职教教学实践的效果三个方而促进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提高.旨在为我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