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是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活动主体观念、制度设计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优化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在更新观念、推行新型结算工具、金融创新、加大投入上不断加以完善,以期建设一个对货币政策强有力的支付结算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经济运行特点与现行经济金融统计制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构建农村支付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对甘肃张掖的个案研究,分析县域支付服务环境特征,为下一步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的财政制度.民族地区的财政在范围、权限和职能上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地区财政管理的特殊性.财税体制改革对民族地区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政策,需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逐步建立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采用因素法核定收支基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纳入上年人均财政转移支付变量的固定效应模型论证了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决定性影响因素.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分配总体上表现为基数加增长的渐进主义,在渐进主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对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有所补偿.这些影响因素决定了当前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针对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较大的现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改革取向应该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PEST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环境特点,并借鉴国外移动支付发展经验,对我国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提出了立足长远,合理制定发展规划;结合农村地区特点,重点推广远程支付;推动移动支付创新,简化支付流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除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外,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也会对某一地区的财政收入能力产生影响.对于县(区)级政府来说,这种制度约束主要包括税收征收权、地区内税收多级管辖权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由于我国实行全国范围内统一的税制,对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能力的制度影响主要体现在后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保障食品可追溯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掌握食品可追溯体系推行过程中消费者、 农户与企业行为的动态.本文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有关数据,运用假想价值评估法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并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消费者额外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消费者在有无额外支付意愿的情况下,农户与企业对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参与意愿,并探讨政府的最优激励行为.结果表明:27.9%的消费者不愿意为可追溯食品支付额外价格;家庭收入、 教育程度、 家中有无小孩、 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和监管评价等是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额外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是激励农户与企业参与到食品可追溯体系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黄南州支付结算工具使用情况的调查,以现金与非现金支付工具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当前支付结算工具推广与使用的因素及症结,并提出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改善农牧区支付结算渠道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定量环境业绩评价指标是将可以量化的影响环境会计绩效的因素通过设置指标的方式进行量化,以便于分析比较.笔者通过引入反映资源消耗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企业环境支出情况的3个指标,建立定量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一国财政体制中,各级各地政府政策往往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率和地区均衡发展.分析了中央转移支付对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的影响,并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检验.结论表明:均等化转移支付有利于减弱地区间财政竞争所导致的过高生产性公共支出对资源配置的扭曲;且均等化越强,效率改善越大.特别当发达地区更偏好消费性公共品而非私人品时,地区间吸引资本的差距和进行生产性公共投入的差距都会缩小.因而均等化转移支付能同时缩小地区差距和提高经济效率,应加强其政策的完善和实施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