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传统思想道德理念在近代的巨大变迁,其次分析了当前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述了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一是汲取传统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二是继承古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三是以弘扬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道德理念、做人原则为主要育人内涵.  相似文献   

2.
黄正军 《发展》2013,(2):34-35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明确研究和弘扬延安精神的重大意义 一要研究和弘扬延安精神,是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蕴含在延安精神中的高尚品德、伟大情怀和理想信念,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从革命战争年代起,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延安精神的激励下,依靠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方向,始终不渝,顽强拼搏,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向上、令人欣慰的。但在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议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入手,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保护社区青少年的权益和立法工作,为社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弘扬时代主旋律,形成社会网络,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发挥典型的导向作用,以制度建设作保障;要着眼基础建设,搭建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平台;加强学习、搞好培训,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建设一支宏大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  相似文献   

5.
桂小溪 《魅力中国》2010,(29):121-121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全面到来,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这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使他们在网络时代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2,(30):7-7
2012年9月25日,贵州省召开了全省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经验交流会。 会议要求,要不断提高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各地各部门要相互交流和学习,深入探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出切实可行的做法和经验,从而在推进我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有更大的突破;不断完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赵刚 《魅力中国》2011,(4):279-280
本文将从延安精神产生的背景及深刻内涵入手,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需求,通过对延安精神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所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阐述。探究为什么企业发展需要弘扬延安精神,如何用延安精神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以及如何用延安精神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对于提高军队院校学员履职尽责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应注重深入理解延安精神,夯实学员思想根基;自觉传承延安精神,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延安精神,有效履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必须把延安精神融汇到时代精神当中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就是继承和弘扬之必然。——在改革开放中弘扬延安精神。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时代的基本任务,也是新的时代精神。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方式,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是革除束缚、促进发展的精神。开放也是社会进步的方  相似文献   

10.
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延安精神的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根源。当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弘扬延安精神,坚持社会主义的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明确政治体制改革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延安精神的博大精深,既植根于它所处的革命战争年代,也源于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统一。延安精神的精髓是“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本文是从儒学视角下发掘“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对更深层次的了解延安精神、光大延安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祁玉江 《当代陕西》2011,(10):52-53
宝塔区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是全市13个县区中唯一的区,是延安对外开放的窗口,位置独特,作用重大。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为我们留下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宝塔儿女始终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为延安特别是市区的繁荣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罗琴 《魅力中国》2011,(17):257-257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其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指引着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继续弘扬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杨田 《魅力中国》2011,(14):315-315
延安,位于黄河中游,座落在黄土高原的腹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延安无疑是一颗闪烁的星,但延安真正名震中外,还是中共中央进驻此地以后。延安被称为“革命圣地”、“共和国摇篮”。延安精神的产生绝非偶然,而是有着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其产生的历史渊源,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是其形成的现实渊源,马列主史、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而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则为延安精神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本文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探索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时代特征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 《当代陕西》2009,(12):M0002-M000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日在陕西调研时强调,伟大的延安精神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以求真务实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李林 《魅力中国》2014,(12):370-37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功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分析留守青少年的思想现状入手,通过阐述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留守青少年的作用,提出了改变农村留守青少年不良思想现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逢玲 《走向世界》2011,(17):26-2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文明道德素养,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中,为给孩子们营造和谐氛围与美好环境,青岛市文明办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督促广大未成年人学习美德、弘扬美德、  相似文献   

18.
关树毅 《西部大开发》2011,(4):122-122,152
由《较量》引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注重道德教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简单列举日本及欧美几个国家如何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针对现状提出怎样对我们的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旺堆 《魅力中国》2010,(27):120-121
中学阶段不仅是青少年积累知识、增长智力和增强体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思想道德培养的关键时期。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社会环境中的中学生,其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困扰和考验,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中学一线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观察研究自己每天面对的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变化、提高和教育问题。下面根据我的教育实践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提出一些见解,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延安精神颂     
《西部大开发》2013,(Z1):138
主持人语:延安精神,概而言之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继续弘扬延安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时期之下的延安精神,有其广阔的内涵和外延,不仅是指导我党行动的思想纲领,更是我党乃至全国人民一贯坚持的创业精神。本期《延安精神》栏目,通过我们党几代领导人对延安精神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