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小型公业实行“国有民营”改革的五大好处祁改在中小型企业中实行“国有民营”改革,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转换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环节。如何正确认识“国有民营”改革,促进其快速发展,使之与社...  相似文献   

2.
张培林 《经济师》1994,(9):51-52
努力探索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新路子张培林提高国有企业效益,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大约15年前,我们国家就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一经济工作方针。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相应的《决...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市场经济规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和优越性,不断促进经济质量向高层次发展,使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过惯了日子的企业提出的要求,最基本的有两点,一是质量,二是成本。然而,目前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对这两点要求已有足够的认识,但对“成本”这,问题,从管理措施,职工素质,经营机制等方面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居高不下的成本已成为某些企业缺乏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其根本原因就是广大职工的成本意识还没有真正树…  相似文献   

4.
浅析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企业间的竞争也更加白热化,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一分子,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国有企业综合实力以及如何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则无疑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从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来看,仅靠提高产品产量和销售价格的方法是非常片面的,国有企业还必须苦练内功,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A:近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贯彻落实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势下,却有一个巨大的“幽灵”在我国大地上游荡。“幽灵”所至,倍受肆虐,企业在这个“幽灵”的纠缠下,有的甚至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B:记得在《关于证券》的话题中,你曾把证券和证券交易称之为“幽灵”。A:是的。在此我所指的“幽灵”当然不会是证券和证券市场交易而是前几年我们所说的“三角债”,即企业间的相互拖欠。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企业间的相互拖…  相似文献   

6.
试论风险投资基金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风险投资基金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连海事大学国际商学院李建军企业在围绕“两个转变”的改革进程中,技术进步具有决定性意义。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确立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生存的基础,那就是技术优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加速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的重点和难点,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党中央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最近,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应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又应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为重点的管理机制,建立这种“一中心、两重点”为特点的企业财务运行机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必然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动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本文就此作以浅谈。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呼唤投资银行的诞生在我国,自从1993年“宝延事件”以来,企业间的并购作为搞活国有企业和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但是,我国的企业并购面对的却是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企业并购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马锐军 《时代经贸》2006,4(7):92-92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对企业内部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主要是以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为中心,通过价值形态管理达到实物形态的管理。抓好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其目的就是在于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当前,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应从两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企业科学理财,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作为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现象,财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流失、违法违纪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秩序。下面就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谈谈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同时又指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新疆联合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必须形成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充满活力的机制,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太钢是以生产不锈钢冷轧硅钢产品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也面临着历史债务包袱重、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效益逐年下滑的问题。该公司提出“改革、开发、提高”的方针,就是要进行产品开发,引进新技术,更新和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提高太钢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但是,要使太钢参与世界贸易竞争,仅这努力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抓住机遇,提高竞争能力呢?我…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报酬制度对调动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下,我国国有企业一直实行着平均主义取向的收入分配制度,导致企业家报酬制度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初步形成,我国企业的经营体制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代表的管理体制,以柔性运营、扁平控制、内外联盟的组织结构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兴盛。另外,借着最近几年国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抓大放小”战略性重组改革的东风,国内企业(特别是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频频受益,这主要体现在政治人性化、经济自主化、技术共享化和文化多元化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以经济为核心的国际交往也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经济核算刍议鲍连群在我国,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际投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其出发点与归宿是盈利。本文就市场经济下如何加强企业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孙加秀 《经济论坛》2003,(20):11-12
国有资本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各界人士探讨的主要课题,也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二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先后采取“两权分离”、“承包制”、“债转股”等一系列措施,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国有资产回收率。但是,就目前国有企业整体经济效益而言,国有企业的状况仍不容乐观。在资本使用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占了41%,是最多的,但在资本收益率上,国有企业却较低,为4.9%,乡镇集体企业最高,为18.49%。“中国的资本应该…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首要的环节就是“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践证明:搞活国有企业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20.
当党的十四天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国有企业改革,而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之成为市场的真正主体,与此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打造新的有交换活动的市场主体。为了打破单一所有制形式,我们又提出国有经济居主导地位,在生产流通领域要有进有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