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启动消费需求增长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将会增加农村居民疾病和养老风险,最终抑制农村居民消费意愿,减少消费需求。相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和改善未来收入支出预期,扩大消费需求。因此,建议加快完善包括新农保、新农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2008年起我国开始推行"新农保"政策,目标之一即提高农村人口消费需求。本文利用我国"新农保"政策推进时期的CHARLS数据,通过断点回归和三重差分两种方法,对新农保目标对象农户的不同消费支出进行分析,以得出该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结构性影响。结果发现,新农保的覆盖对农户当期日常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显著。本文通过分析政策异质性发现,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受政策影响更显著,以老年人口为主的小型家庭中受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CHARLS2015年和2018年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研究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发现新农保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总消费不平等程度。基于消费结构的分析发现,新农保显著缓解了农村居民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的不平等,但对生存型消费不平等的影响不显著;显著缓解了烟酒日用品和医疗支出的不平等,但扩大了食品消费的不平等。机制分析发现,新农保对消费不平等的缓解效应同时体现在参保环节和领取环节,且在领取环节更为突出。这表明新农保既有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对未来的安全预期,也有利于直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释放其消费需求。新农保更大程度地促进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释放,使低收入参保人的消费支出相较高收入者提升更多,是新农保降低消费不平等的主要机制。相关结论表明新农保促进了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这为评估新农保的政策效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于开发农村消费市场也有着重要的政策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改善农村老人生活条件,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和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重大惠农政策。从2009年试点以来,我国新农保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基于对湖南省茶陵县实施新农保试点的调查,发现新农保制度在贫困地区试点中存在着缴费档次低、集体补助缺失、年轻人参保率低和出现退保现象等问题。提出加大对贫困地区新农保的资金支持和宣传力度,制定适合农村居民特点的缴费制度,以提高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霍玉龙 《商》2014,(43):71-71
本文针时新农保在制度、农民自身以及相关组织等方面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对新农保制度顺利进行、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实现农民基本权利、推动农村减贫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李晓俐 《消费导刊》2014,(4):11-11,76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中,消费需求的贡献较小,其中农村消费需求不足表现得最为突出。虽然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仍然偏弱。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中,长期收入偏低是最关键的因素。但是长期收入不是唯一的因素,其他的如暂时性收入不多、支出负担过重以及国家财政对农业财政的补贴等都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针对如何解决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文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邓敏 《消费经济》2012,(3):69-72
我国农村文化消费的潜力和市场巨大。重视并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消费,对于更好地满足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精神需求、丰富农村居民精神世界、增强农村居民精神力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消费,要增收减负、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要革新鼎故、转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观念;要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力度;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优化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8.
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有助于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当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仍然存在着市场分布散乱、管理体制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流通环境较差等弊端。通过打造"农产品进城"和"城市商品下乡"的农村双向流通渠道,可以解决农村居民"买难卖难"的窘境,能够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政府应加强农村商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发展农村连锁经营业,完善售后服务,以加快构建农村双向流通体系,促进农民消费。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需要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不仅是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需要,也是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需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必须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因为不论是从农村市场环境来看,还是从农村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来看,都存在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质量提高的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是实现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是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的根本途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是提升农村消费能力的有力保障。本文着重从如何增加农村居民非农业收入以及如何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思路。  相似文献   

11.
区域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代表该区域农民的生活水准。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全省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逐年提高。但近年来,由于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居民未来收入不确定性增大、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消费环境差等原因,使农村居民消费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不足。吉林省应加快提高全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努力提供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以有效促进农民消费,提高其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自农村低保政策在江西省实施的以来,对保障农村人口基本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执行中的诸多乱象,农村低保乱象的发生既有制度本身的缺陷,也有社会环境和政策执行问题。我国应着力完善农村居民保障措施,实现保障措施多元化,缓解低保的压力,解决因病致贫现象;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报销难问题;解决因老致贫现象,提高新农保的养老保障作用;重视集体补贴在新农保补贴中的作用,借助中央发展农村经济的机遇,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关注社会救助领域,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政策向低收入家庭倾斜的同时需要加快推进低收入家庭瞄准工作,防止低保福利关联产生的负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田振宇 《商业研究》2000,(6):138-140
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产生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应采取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市场服务、启动农村居民消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东西部农村居民刚性消费和非刚性消费的影响,使用中国健康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5年数据和DID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发现,缴纳养老保险并没有挤占家庭的当期消费,家庭在食物、旅游保健和耐用品上的支出参保前后差距不大,新农保对西部家庭消费影响没有预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农村家庭的空巢化和小型化,使得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挑战;而城市化的加快使得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土地养老的功能也被削弱;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县区没有开展过老农保,即便开展过的也已经停顿.因此,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文章以河南省内黄县为例,分析了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五保""低保"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被征地农民等群体的社保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妥善解决新农保制度与其它社保制度衔接的具体方案,以期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发展湖南农村居民交通消费的重要意义,论述农村交通消费现状及发展中的问题,分析湖南农村居民交通消费扩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优化湖南农村交通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从投资拉动型发展方式向内需拉动型发展方式转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在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受消费力因素、分配因素与供给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缓慢,这突出表现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升级缓慢、消费结构升级缓慢、消费环境优化升级缓慢、消费主体智能化升级缓慢等四个方面.为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统筹城乡发展,合理调节分配关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优化农村消费供给条件;树立科学消费观,合理引导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2005—2020年山西省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关系。针对山西省农村居民消费处于较低水平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创造健康的消费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需要提振农村消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消费的现状和问题,对社会嵌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机理进行阐释,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政治嵌入、认知嵌入和关系嵌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正的影响,结构嵌入性对农村居民消费有负的影响.文章还从制定合理消费政策、改善农村消...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低收入,低消费,不仅阻碍了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国内市场需求。从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分析发现,收入的来源、时间、途径、多少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都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决策过程产生影响,使得农村居民消费在相应时期产生变化。加快完善我国农村市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增长等对于正确引导农村居民消费决策,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比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