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语言充满了隐喻,隐喻根植于思维和文化中。利用隐喻学习词汇,用具体的、人们熟知的事物来解释抽象的、复杂的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提高对词汇的理解及应用能力。本文在概述了隐喻的分类后,提出了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重视基本词汇隐喻的意义和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思维等。  相似文献   

2.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其实还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文分析了隐喻的概念及英汉隐喻的异同,并探讨了英语隐喻的汉译法.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认知和思维的工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很多关系隐喻,它们既有相同之处,同时又有很大差别。其异同之原因在于人类共同的物质经验及各自的文化差异。本文分别探讨了在中英文中相同的和不同的关系隐喻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隐喻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英汉隐喻因环境文化、风俗文化、宗教历史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大学生不应仅依靠在课堂上的学习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蕾 《新西部(上)》2009,(12):226-227
本文从语义重合、语义错位及语义空缺三方面出发,比较分析了英汉动物词汇内涵的异同,认为相关的英汉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导致在语言词汇上引起的语义差异。并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和经验,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文化词汇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鉴于这一认识,本文从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和语法范实际上的区别出发,试图寻找出两者在文化上的差异和渊源。重视并注意这一现象和问题对于我们顺利完成英语交际任务以及对英汉文学的认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文化的影响,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子结构和语法范实际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人类的思维从根本上是隐喻的。人类的思维又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词汇又是语言之基本构成,因此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隐喻的概念的透析以及对隐喻的分类的阐述,探讨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达到提高语言学习者词汇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之异同有助于语言学习.通过对同一动物词在英汉语言中内涵相同、相反,不同的动物词汇可能引起相类似的联想、零对应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透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也生动地揭示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这些联系和差异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9.
数字词语以其独特的文化蕴涵和功能,在人类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展示着奇异的风采。本文从数字与文化、英汉文化中的数字、语言中的数字、模式数字与数字词语、英汉数字文化的内涵的异同原由、对跨文化交际及教学的意义等这六个方面来简单论述英汉数字词语文化内涵比较。  相似文献   

10.
赵一霏 《魅力中国》2014,(20):252-252
修辞能够增强表达效果。使语言富有感染力,同时还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文词不再单调。英汉两种语言在修辞手法上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本身语言、传统文化和思维方法不同.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这些区别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带来了诸多困难。因此,本文先通过系统分析英汉修辞之间的异同点,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的基本特征,然后分类归纳出在英汉修辞方面的几种翻译方法,希望能够创造出更为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动物隐喻是语言、文化和我们的概念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动物隐喻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而激发形成。文化是动物隐喻的基础,它决定着动物隐喻的规模并塑造动物隐喻中作为源域的动物固定形象。  相似文献   

12.
文化差异性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建议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培养隐喻能力,通过一词多义教学使学生了解隐喻的普遍性,突破学生记单词的瓶颈,在外语教学中融入西方文化,提示学生注意隐喻概念文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韦登显 《魅力中国》2011,(10):260-26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企业中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项工作更加的深入和普及,本文通过对企业网络特点及所面临安全风险的分析,从网络安全系统策略与设计目标的确立出发,制定与讨论了多种企业网络安全策略;以期对促进当前我国企业网络普遍应用情况下,企业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生存的土壤和根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当今公认的值得研究的一门学问。由于人类思维的相似性,东西方文化几千年来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命名的文化起源、命名习俗和方式上都存在着相似、相近和相悖之处。  相似文献   

15.
翻译作为人类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是人类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活动。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确定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文化的相似或相同,词义确定需要更多地考虑语境和搭配;文化的差异,则应更多地分析两者之间的不同思维。  相似文献   

16.
迁移理论认为在母语和外语有差别的地方,学习者的母语知识会干扰外语学习;而在母语和外语有相似之处的地方,母语则会对外语学习起积极的帮助作用。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无法避免的现象。在全面对比、分析汉语负迁移对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后,提出了在教学中防止汉语负迁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模因的模仿、复制、传播可以通过语言得以有效的实现,而另一方面,隐喻是语言新的意义产生的根源,因此模因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隐喻。本文以认知隐喻为研究对象,运用模因理论,分析认知隐喻的模因现象、模因特征以及模因传播,认为模因借助于隐喻生成和发展,而隐喻又依附于模因发展和传播,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隐喻经历了一个从修辞到认知的转换研究过程.隐喻具有普遍性,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的,是有价值的认知工具.概念隐喻通常以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的方式来实现.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为人类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新视角.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的隐喻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利用隐喻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communication tools, is also a cultural carrier. All our words and deeds ar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reflect a certain culture. Many cultural phenomena can be reflected in language.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is based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Chinese peopl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Sino-Brit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Article from the Sino-British inter-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相似文献   

20.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closely related,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most important human communication tools, is also a cultural carrier. All our words and deeds ar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reflect a certain culture. Many cultural phenomena can be reflected in language.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is based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Chinese peopl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ll, can not be ignored in the Sino-Brit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Article from the Sino-British inter-cultural differences,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