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凤羽 《经济师》2005,(7):246-247
粮食流通主渠道和逆向操作均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粮食流通垄断时期,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的要求或评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中,国有企业是否还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谁在逆操作?均应引起我们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中央政府确定的“五项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之成败,事关经济发展后劲,事关政治稳定。在过去几十年的粮食流通中,国家不失时机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政策,使我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人民生活逐步提高。但在旧的粮食流通体制下,确实积累了许多问题,如粮食企业亏损和负债不断增加,仓储设施和管理手段落后,经营水平低下,粮食收购资金运行不良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1政企分开,必须解决粮食企业的负债包袱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四分开,一完善”,即…  相似文献   

3.
粮食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特别重要的商品,粮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既有利也有弊而且是弊大于利,因此,迫切需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一改革的思路应是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与支持为辅、政策性储备与市场化流通截然分开的新型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无锡市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粮食流通中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粮食商业企业至今还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当前,又出现了粮食丰收而流通不畅等情况.这说明,现行的粮食流通体制尚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流通:关于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经历了四个阶段,针对存在的国有粮食企业定位不准,转制困难,购销体制运行不畅,顺价不顺销等问题,应积极探索新的流通形式,并在近期和远期实现不同的流通体制政策。近期应注意重点发挥制度因素的作用,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双轨运行;远期应重点发挥市场因素的作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放开经营,放开价格。  相似文献   

6.
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与制度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定位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摸最大的粮食安全系统,然而长期粮食安全存在隐患,粮食安全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加。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包括粮食供给目标,粮食流通目标,农民增收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粮食安全的制度战略要解决以合理成本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而进行的战略决策和资源配置模式,包括粮食产业链整合战略、建设性成本重点配置战略、体制成本持续抑减战略、控制产量与适度进口相结合战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商品流通体制正在逐步建立起来。粮食流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任务也面临着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除了流通组织形式、流通渠道、流通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之外,在我国的粮食生产流通体系中还必须建立健全新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同的储备系统。从粮食商品的生产流通特点看,这是一个关系到粮食商品市场能否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粮食流通和粮食储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为了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都试图建立一套与其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法规。因此,在研究中国市场化粮食流通体制和粮食储备管理时,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分析主要粮食进出口国的粮食储备管理情况及其粮食进出口商的运作经验,并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以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一、主要粮食进出口国家的粮食储备管理情况从国外粮食储备管理比较完善的国家中,我们选择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三个粮食出口…  相似文献   

9.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2004年是我国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文件,并召开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10.
作为粮食流通新体制而言,新就新在应当以市场经济为主干,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本手段,从而有别于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主干,以计划分配为主要手段配置粮食资源的传统体制。由此可见,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传统体制通过改革而演变为新体制,新体制脱胎于传统体制,二者既有本质区别,又在客观上具有内在联系。这就决定了粮食流通新体制,同样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样具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现在到本世纪末,粮食流通新体制还处于形成时期。在这一阶段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必然会孕育出粮食流通新体制的雏形。由于它既是崭新的,又是初生的,因而也就必然会带有过渡性的特征,从而具有相应的过渡性质。本文拟就粮食流通新体制的内涵作一初步的探讨,并给出其初始阶段的基本形态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