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业提供奎方位的支持,不动产信托是最佳选择。在信托制度下,信托机构以财产所有人的身份对信托财产进行蕾运,为收益人谋利益。信托财产所具有的三种功能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房地产的再生产,为房地产业主提供最佳的专业服务,还能有力地支持投资体制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要实现房地产的信托化经普,首先必须有政策法规的支持,信托机构应具备开办不动产业务的能力,同时还应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空融监管体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房屋信托、房地产保管信托,房地产妊租管理信托、发行不动产债券信托、发行不动产分割证信托等业务可在我国开拓发展。  相似文献   

2.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债券品种不断增加,投资者类型日益丰富,相关法规制度都不断完善,市场运行质量也有很大提升。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日益提速,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开放的层次也更高,但与发达债券市场相比,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的程度仍有待提升。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的进程和现状,具体包括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发债、境内投资,境内投资者境外发债和境外投资四个维度,通过系统梳理发现我国债券市场的开放存在市场分割、信用评级体系不健全、衍生品市场发展不足以及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面临制约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深化我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对策,具体包括整合债券基础设施、完善信用评级体系、丰富衍生品市场和大力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彬 《武汉金融》2004,(9):29-30
本文认为债券市场的发展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和资金运用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同时指出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仍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市场、机构和产品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应该以更成熟、理性的姿态进行债券投资业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借鉴、实地调研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近两年广西农合机构开办的信托受益权投资业务为例,分析信托受益权投资的现状,重点阐述信托受益权投资产生的模式、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政策建议,对规范农合机构的业务发展、促进银信合作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康怡 《国际金融》2004,(4):38-40
国际债券投资正成为中国金融机构重点开拓的重要业务之一。债券投资回报预测是债券投资决策过程的首要阶段,美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债券市场,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和其它机构投资者重点投资的债券市场。货币政策分析是债券投资回报预测的基本依据。本文以美国债券  相似文献   

6.
金融信托业的困境与出路陈伯孚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信托业发展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截止1993年上半年,我国现有信托投资机构387家,种类繁多,是我国金融业的一股重要力量。信托业务也由单纯的信托、委托存贷款业务发展到投资、代理证券发行与买卖、代理财产保管...  相似文献   

7.
《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经历了多次整顿的信托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大量的储蓄存款、公益基金为信托投资机构开展基金信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本文从国外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信托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全面开展资金信托、动产及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部分投资银行业务等各项信托业务的时机尚未成熟,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充分论述了我国信托业应以投资基金信托业务作为重新启动的战略突破口,提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当前应重点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公益基金管理等三项投资基金信托业务。  相似文献   

8.
投资基金信托与新形势下我国信托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馨  李海燕 《金融论坛》2002,7(11):20-23
<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经历多次整顿的信托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而大量的储蓄存款、公益基金为信托投资机构开展基金信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本文从国外信托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信托业面临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全面开展资金信托、动产及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部分投资银行业务等各项信托业务的时机尚未成熟,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充分论述了我国信托业应以投资基金信托业务作为重新启动的战略突破口,提出我国信托投资机构当前应重点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公益基金管理等三项投资基金信托业务.  相似文献   

9.
金建栋同志的文章指出:我国目前的信托业务有了一定的发展,当前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和完善对信托投资公司的管理,以促进信托机构和信托业务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债券结算代理业务的开展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影响深远,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由此扩大至非金融机构法人(企业),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快捷有效,并最终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特有的一项制度安排,债券结算代理业务自2000年推出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结算代理业务的推出,既为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非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了便利,改变了他们在市场中的被动和从属局面,又使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过于单一、市场覆盖面过于狭窄、投资需求一致性较高、市场流动性较差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拓展了结算代理人的业务空间,提升了中间业务层次,同时,也提高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但债券结算业务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引起业内人士对其向经纪业务转变的思考,本文即对债券结算代理业务发展现状及向经纪业务转变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债券市场经过了十年腾飞,已经发展为相对成熟的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证券公司的业务水平与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债券自营投资业务也成为证券公司业绩贡献的重要来源。本文着重介绍了证券公司在债券市场的参与情况、债券投资业务的基本模式与风险,以了解证券公司债券自营业务的最新进展,也能为债券市场其他交易主体提供借鉴,有利于管理当局规范债券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债券市场经过了十年腾飞,已经发展为相对成熟的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证券公司的业务水平与资本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债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债券自营投资业务也成为证券公司业绩贡献的重要来源。本文着重介绍了证券公司在债券市场的参与情况、债券投资业务的基本模式与风险,以了解证券公司债券自营业务的最新进展,也能为债券市场其他交易主体提供借鉴,有利于管理当局规范债券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涵盖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债券投资品种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文章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目前的运行结构,并从推进市场创新、完善债券收益率曲线等方面对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文武 《银行家》2014,(1):94-97,7
2012年上半年,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券商、基金等的投资管理业务纷纷放松管制,"大资管时代"正式来临。债券市场的规与发展为保险资产投资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作为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支柱,投资管理业务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集合资金信托作为目前信托投资公司的主体业务近几年发展非常迅猛,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是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本身所存在的许多缺陷,既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投资体系的完善,更不利于信托投资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因此,实现集合资金信托向产业投资基金转型成为信托投资公司的发展战略.当然,在转型的过程中会遇到法律、监管、机制、人才等方面的障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邱峰 《新金融》2014,(12):34-38
基于诸多现实根源,家族信托应运而生,借此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国内众多机构陆续启动,并大力拓展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无疑将使信托业回归投资事务管理工具的本质,并有望成为信托业转型支点。作为舶来品的家族信托在国内迎来发展蓝海的同时,虽然前景可期,但仍面临"信托登记生效主义"、税收制度不健全、业务管理经验不足等多重障碍,其大规模推广的时机并不成熟。我国家族信托的发展可谓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高收益债券(High-yield Bond)也称垃圾债券(Junk Bond),也就是信用等级低,信用风险大,但是相对的收益较高的一种债券.高收益债券起源于美国,2012年5月,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开始发展高收益债券业务,其中势必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法律法规的健全、高风险偏好型投资机构的缺乏、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本文分析了国际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发展高收益债券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国际发展经验,根据我国实际,为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信托公司是经营信托业务的信用机构。我国于一九二一年开始在上海开办信托公司,继而各大银行设信托部,兼营信托业务. 信托公司和银行信托部经营的信托业务种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日前向社会正式推出国债投资(收益可选择)资金信托计划。这是全国第一只完全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国债、金融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等高信用投资品种为投资标的的信托产品。该信托计划将同一信托计划项下的委托人分为稳健型委托人和进取型委托人,并明确不同委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