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企业合并中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划分,企业合并可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基本类型。合并方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而购买方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一、权益结合法  相似文献   

2.
王芳  余家健 《财会月刊》2008,(12):25-26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其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法律形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与控股合并;按照合并时点可以分为期初(期末)合并与期中合并;按照参与合并的企业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照合并方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企业之间合并的交易价格受控制方操纵,控制主体操纵的合并价往往能在远离市场公允价水平上实现,合并中发生的评估费用、审计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合并直接费用可以理解为集团内部的管理费用,形成合并方的当期损益。由于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后都形成了合并方的单一会计主体,合并主体的会计处理规则类同,本文主要阐述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和控股合并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曹楠 《财会月刊》2011,(3):75-75
一、明确界定“同一控制”的适用范围 权益结合法适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合并的性质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此,“同一控制”成为判断该企业合并能否采用权益结合法的关键标准。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个概念其实是比较模糊的。例如,同受国家控制的两家企业进行合并,按定义即可归类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相似文献   

5.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涉及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首先应区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新准则规定采用权益结合法,相关资产和负债按照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相似文献   

6.
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一)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原则其一,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其二,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相似文献   

7.
浅谈新准则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帅 《会计之友》2009,(18):42-44
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准则主要规范的是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本文试通过合并方在付出相同的合并对价的情况下,分别对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芘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企业合并准则中合并方会计处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准则主要规范的是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原则与方法。本文试通过合并方在付出相同的合并对价的情况下,分别对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及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与控股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企业合并准则中合并方会计处理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很大差异,那么在税收处理及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方面是否也有差异呢?文章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两个层次,合并方、被合并方、被合并方股东三个角度概述了企业合并中的会计与税收处理.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CAS20)规定: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受国家控制的企业之间发生的合并,不应该仅仅因为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国家的控制而将其作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一规定给中央直属企业(简称“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合并业务的处理带来了困难,此类业务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呢?  相似文献   

11.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其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法律形式可以分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与控股合并;按照合并时点可以分为期初(期末)合并与期中合并;按照参与合并的企业是否受同一方控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与非同一  相似文献   

12.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从合并方出发,确定合并方在合并日对于企业合并事项应进行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确定合并方和合并日、确定合并成本、确定合并中取得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及合并差额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一、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发生了变化。新会计准则中,企业合并情况下视投资方与被投资方是否属于同一控制分别确认。(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相似文献   

14.
长期股权投资可以通过企业合并形成,也可以通过支付现金、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在不同的取得方式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有所不同,企业应区分不同情况确定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控股合并所形成的投资企业(即合并后的母公司)对被投资单位(即合并后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则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陛的。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从能够对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来看,其能够控制的资产在合并前及合并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合并方通过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初始投资成本代表的是在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中按持股比例享有的份额。  相似文献   

15.
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合并当期合并报表的编制,由于被合并方合并前的资产负债已纳入合并方,被合并方合并前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如何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本文以重庆渝大水务有限公司为例,采用对比的方法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吸收合并合并当期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对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做出"非暂时性"规定,并做了相应的解释,即合并前后的时间内受一方或相同多方最终控制的较长时间为1年以上(含1年)。那么针对未满一年控制的企业合并,是否一定要确认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呢?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又该怎样看待和执行这样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原则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以下简称《讲解2010》)认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应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自最终控制方开始实施控制时一直存在,即从合并后形成的母子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角度考虑合并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但笔者认为,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最终控制方的股东角度看,其在合并前后实际控制的资源和享有的权益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应以最终控制方在合并前后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保持不变作为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8.
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实质上是合并方通过向被合并方的股东支付合并对价,从被合并方的股东手中取得对被合并方净资产的控制权。它涉及到合并方、被合并方和被合并方股东三方的财税处理问题。一、合并方在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中的财税处理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一方面合并方应当根据企业合并准则的规定,于合并日采用权益结合法确定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初始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合并方应当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重视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第59号)的规定,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规定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进行所得税处理,确定对被合并方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下列方法确定对被  相似文献   

19.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笔者经过例证得出:如果同一控制人将其独资或享有较大股权的企业合并到其股权相对较少、但具备控制能力的企业,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未能顾及商誉问题,就会出现控制人在被合并方的权益更多地向合并方的其他股东转移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控股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与抵销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企业合并形式可以分为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控股合并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此外,根据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是否属于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核算。本文将以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为例,分析合并方与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有关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