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董事会战略介入模式研究——基于董事会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企业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发展,审视了董事会的战略角色与职能。首先,本文在不同理论视角下分析了具有不同战略介入程度和独立性的董事会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其次通过整合资源依赖理论以及资源基础观的动态能力视角,提出以董事会能力作为董事会介入企业战略管理的来源来探讨董事会的战略介入问题,再者构建了董事会战略介入模式,并探讨了不同战略介入程度下的董事会角色和职能以及董事会能力在介入模式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企业战略管理与公司治理的理论发展,审视了董事会的战略角色与职能。首先,本文在不同理论视角下分析了具有不同战略介入程度和独立性的董事会在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其次通过整合资源依赖理论以及资源基础观的动态能力视角,提出以董事会能力作为董事会介入企业战略管理的来源来探讨董事会的战略介入问题,再者构建了董事会战略介入模式,并探讨了不同战略介入程度下的董事会角色和职能以及董事会能力在介入模式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学者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德、日公司董事会模式都不同程度的暴露出其自身的缺陷,需要进行变革和调整.文章在对各种模式的缺陷及改革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公司董事会在借鉴国外经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资本市场状况,明确地提出了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特殊作用,以深圳市属国有企业为例,针对目前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具实务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北亚集团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公司存在缺位董事、尚未建立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以及内控制度不够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该公司治理的建议,包括完善治理结构与治理制度、加强董事会的建设以及建立有效的股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娟 《理论观察》2016,(4):102-103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对公司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特殊的董事会结构更对公司治理提出挑战。近几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扩大,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呈现多样化发展,但也出现一些问题。董事会规模不合理,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够,领导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会议的无效率性等制约公司价值的提高。因此文章提出适当调整董事会规模,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推行董事长和CEO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提高董事会会议效率等建议来完善董事会治理。  相似文献   

7.
"董事会试点是将来的一个方向,一个趋势,问题在逐步的解决中。不能因为存在某些问题就掩盖董事会试点的主流方向。"6月15日,在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第十届经管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工作办公室主任秦永法对董事会试点进展情况作了介绍。秦永法表示,从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今,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从体制创新上来讲,唯一的出路就是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工作就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起核心作用的是董事会。由于董事会既是联结股东和经理层的桥梁,又是公司决策的核心,因此建立一个规范有效的董事会是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优化董事会结构、完善董事会建设,发挥董事会作用和提高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大量讨论都集中于公司董事会内部的结构与组成上。本文着重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以沪深两个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财务绩效的相关性。一、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1.董事会的规模。关于董事会的合理规模或大小的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较早提出应限制董事会规模的是Lipton和Lorsch(1992)。他们做出理论建议,认为董事会的规模最好为8到9人,最…  相似文献   

10.
徐金喜 《特区经济》2011,(12):134-136
本文通过对2006~2007年119家绝对控股国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规模、管理层董事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会议等董事会特征与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董事会效率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安林  陈庆 《上海国资》2007,(3):31-32
本着进言献策搞活国企的良好愿望,结合自身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实践的调查研究,我们谨此探索性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切实保障央企董事会依法行权董事会试点,主要问题就是要做实董事会,赋予董事会应有  相似文献   

12.
蒋小敏 《特区经济》2012,(9):284-286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目前关于董事会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董事会结构及其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缺乏对董事会治理的微观机制的分析。本文在对董事会职责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层控制系统概念,深入分析了董事会治理的具体机制,并基于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将管理层控制系统分为代理关系型和管家关系型,最后比较了管理层控制系统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三分开"的实践导向出发,加强国企董事会建设正是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结合辽宁国企实情,在剖析董事会"空心化"、"独立性"缺失、"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基础上,从国资委的"大视角"切入,系统提出加强董事会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层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当前国企董事会存在的问题作了明确的回应,并提出了系统改善措施8月27日,北京国资委召开深化董事会建设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启动会。首旅集团、京投公司和地铁公司成为首批参与试点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企业分别属于竞争类、特殊功能类和城市公共服务类企业,足见北京此次董事会试点改革对于分类治理思想的充分准备和深入贯彻。此次公布的方案主要分为八点。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地位平等的企业、自由交换的市场、维护公平和间接调控的政府规范董事会建设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2005年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推行下,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开展董事会建设试点工作,董事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然而,在规范董事会建设中,如何明确董事会职责定位成为其首要问题。从上海、湖北等省市国资监管体系开展规范董事会建设的实践来看,应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有独资公  相似文献   

16.
安林 《上海国资》2011,(11):17-17
某省会城市国资委不久前高调宣布:要在市属国有企业全面铺开规范董事会建设工作,决定今后在外部董事过半的情况下,企业总经理由董事会说了算,即由董事会来直接决定总经理的选聘。无疑,这是一个实属绝对重大利好的宣示!国企总经理由董事会决定选聘?笔者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准确地说是疑问和怀疑,盖因来自“上下左右”的些许疑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相关监管部门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独立董事制度,将之引入国内,这样,“独立董事”这四个字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作者分别从独立董事会制度的概述,独立董事会制度的作用,独立董事会制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企业战略形态、外部董事认知与董事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刘秀清  吴萌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110-112
董事会结构是影响董事会效率与独立性的关键因素,是解决早期公司治理失效问题的重点,文章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与博弈论,在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形态、外部董事对董事会结构影响的前提下,构建企业董事会最优结构模型.探讨最优董事会结构与董事治理效率的相互作用机制,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为完善企业董事会建设和改善董事会治理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的是广义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详细地讨论了影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三大要素,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其次,创造性地讨论了影响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机构投资者和股权结构.面对国际国内多变的经济局势,在结合相关专家、学者近几年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上述要素在公司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在分析其现状的同时找出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达到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非常同意薛老师的观点:普京在国内的声望和支持率没有大问题,具有控局能力,问题在于高层内部的精英集团可能出现分裂.今年1月俄罗斯召开能源委员会会议的时候,普京当众批评了俄罗斯政府副总理、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伊戈尔·谢钦,谢钦是普京的密友、老搭档,在公开场合受到批评是很少见的,说明在困难时期方面在一些问题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