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坚定,但不固执;活泼,但不轻浮;勇敢,但不鲁莽;沉着,但不寡断;机警,但不多疑;豪放,但不粗鲁;老实,但不愚蠢;忍让,但不软弱;谨慎,但不胆小;自信,但不自负;自谦,但不自卑;自强,但不自骄;自珍,但不自赏;自爱,但不自娇。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出纳员,很关键;静头脑,清杂念。业务忙,莫慌乱;情绪好,态度谦。取现金,当面点;常警惕,保安全。收现金,点两遍;辨真假,免赔款。支现金,先审单;内容全,要会签。收单据,要规范;不合规,担风险。账外账,甭保管;违法纪,又罚款。长短款,不用乱;平下心,细查点。借贷方,要分清;清单据,查现款。月凭证,要规整;张数明,金额清。库现金,勤查点;不压库,不挪欠。现金账,要记全;账款符,心坦然。出纳员三字经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提出了"抓城、强工、带农"的统筹发展方针,现就"强工"谈几点思考:思考之一:"强工"在"抓城、强工、带农"中的定位和作用。"抓城、强工、带农"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其实质就是城乡一体化在垦区的具体创新形式。"抓城"是打造发展的平台,"强工"是平台的支撑,"带农"是平台的基础。"强工"不仅是上项目建企业以及单纯的工业经济问题,而是关乎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要突出"强工"中轴作用和带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在北大荒的农场群中,耕地仅有10多万亩的汤原农场无疑就是一个"小老弟"。耕地面积小,各种资源少,商业、服务业、餐饮业等很多产业发展不起来,农场经济发展速度慢,一提汤原农场,就离不开"小场、穷场"这几个字。同时,农场又毗邻汤原县城,经济发展"淹没"在汤原县经济发展的"光环"之中。  相似文献   

5.
出纳员,很关键;头脑清,无杂念。业务忙,心莫烦;情绪好,态度谦。取现金,当面点;警惕高,定安全。收现金,点两遍;辨真假,免赔款。付现金,先审单;内容全,要会签。收单据,要规范;不合格,不接管。账外款,不保管;违法纪,又罚款。长短款,别慌乱;静下心,细查点。借贷方,要明辨;对单据,查现款。月凭证,管理严;金额准,张数全。库里钱,勤盘点;不压库,不挪欠。现金账,要记全;账款符,心坦然。勤学习,多锻炼;工作好,多贡献。(101)出纳“三字经”!河南方城县@刘广兴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水产养殖趋向于高密度精养,因此鳖"疖疮""腐皮"并发症日益增多,病鳖大量死亡,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因扰了养鳖业的发展。为此本人联系养殖实践经验试图就鳖"疖疮""腐皮"并发症的特点,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谈点个人的浅显看法。鳖"疖疮""腐皮"并发症主要出现在高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林权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主要经验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健全机构、充实人员;积极稳妥,分步实措;抓好试点,积累经验;部门配合,加强宣传;依法操作,民主决策;配套改革等。改革中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问题:山林纠纷与历史遗留问题;天保工程中的问题;公益林区划与补偿;自然保护区问题;移民问题等。针对问题提出了6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2019—2021年对松嫩平原盐碱地土壤呼吸的监测,探究盐碱土是否存在净碳吸收过程,明确盐碱土碳吸收在区域碳循环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文章基于纯盐碱地原位土壤呼吸的3年连续监测,探究盐碱地土壤CO2通量动态变化及其环境响应。结果 (1)松嫩平原盐碱地除碳释放外存在阶段性碳吸收,不同年份盐碱土发生碳吸收的时间和强度不一致。(2)2019年和2021年土壤碳吸收主要发生在夜间,两次间歇性碳吸收分别发生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其强度与土壤温、湿度显著相关,是由水分参与下的NaCO3转化为NaHCO3的化学性吸碳。(3)松嫩平原盐碱土在水淹期间存在连续性碳吸收,水淹状态下的吸碳来源于温度梯度驱动的大气CO2形成水合二氧化碳的物理性吸碳。结论 (1)生长季的不同时期,松嫩平原盐碱土有着不同的碳吸收模式和强度。(2)土壤水分是影响盐碱土夜间间歇性吸碳的关键因素,温差是影响水淹吸碳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温差加大,土壤碳吸收加强。(3)2019年和2021年夜间土壤碳吸收的最大值分别为-0.31 μmol CO2 m-2 s-1和-0.75 μmol CO2 m-2 s-1;2020年和2021年淹水期间碳吸收最大强度为-1.51 μmol CO2 m-2 s-1和-1.27 μmol CO2 m-2 s-1。(4)松嫩平原盐碱土的规律性固碳可为生态系统年净碳吸收贡献15%。不考虑土壤碳吸收的空间异质性,其每年的碳吸收潜力预计可达0.37 Tg C a-1。  相似文献   

9.
<正>胡锦涛总书记"6.28"在视察黑龙江省的讲话,意境深远,高屋建瓴,为黑龙江垦区指明了当好排头兵做好"引领"和"带动"的全新途径。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带动"的角度和"带动"的层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山西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及粮食供需结构现状。方法 文章选取2010—2019年山西省粮食生产和消费数据,借助ArcGIS10.2软件、EXCEL软件,采用重心研究模型和粮食安全贡献度模型,综合探析近年来山西省粮食供需变化及粮食安全现状。结果 (1)2001—2019年山西省粮食面积和产量整体稳中有增;种植结构以玉米、小麦为主,谷子、大豆、马铃薯为辅,以及高粱、燕麦、荞麦等小杂粮类;10年来,粮食生产变化表现为以增加玉米,减少小麦和杂粮生产为特点。(2)2010—2019年大豆、燕麦和小麦的产量重心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转移,其他种类均呈现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转移;种植结构变化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马铃薯>荞麦>大豆>高粱>燕麦>玉米>谷子>小麦。(3)2011—2019年全省粮食产量稳定情况下,以2014年为转折点粮食需求量先降低再增加,调出量先增加再减少,至2018全省粮食调出量减少为负值;粮食需求结构中,口粮占53.65%,饲料用粮占比29.68%,工业用量仅占13.53%。运城市的粮食安全贡献度最大,其次为临汾市、忻州市、朔州市和晋中市较高,长治市、大同市、吕梁市和晋城市较低;太原市和阳泉市最低,为负值。结论 山西省粮食生产表现为总体平衡,种植优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转移的趋势,且各作物种植时空变化规律性不强;种植结构尚未形成区域特色产业,粮食需求量仍有逐年递增的趋势,粮食安全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知识长廊     
非典预防五字经二00三年,初春艳阳天;谁料灾害至,局部现非典。非典型肺炎,热毒症状现;损害肺之气,消耗人津液。如保防非典,请看诗五言。此病非感冒,传染在瞬间;呼吸分泌物,飞沫最普遍;冠状病毒异,潜伏四五天。个别时间长,也只十余天;一旦有异样,赶紧上医院。全身发热痛,临床看表现。干咳而少痰,气促也少见;慌张没必要,麻痹更危险;心情要舒畅,卫生是关键;居所常通风,尽量少吸烟。非典不可怕,慎行能避免;莫去赶热闹,在家较安全;遇有节假日,可以逛田野。公众防非典,用药遵医言;切莫乱听信,科学即保险。探病戴口罩,及时离医院;口罩要合格,勤换保…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核算马铃薯碳足迹,分析马铃薯碳足迹变化特征,探寻碳减排途径,为农业固碳减排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文章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对2011—2020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阶段的碳足迹进行核算,研究分析各种植区以及省级马铃薯碳足迹年际变化和马铃薯碳足迹构成,为马铃薯典型种植区提供减排建议。结果 2011—2020年中国省级马铃薯碳排放总量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在时间尺度上,马铃薯单位面积碳足迹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均增长77.5kg CO2eq/hm2P<0.01);单位产量碳足迹呈现缓慢降低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0.129t CO2eq/t (P <0.1);在空间尺度上,北方一作区和西南单双季作区的马铃薯的单位面积碳足迹处于正增长状态,马铃薯的单位产量碳足迹在除甘肃、新疆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减少状态,马铃薯还有很大的减排空间。在马铃薯碳足迹构成中,肥料(77.72%)是马铃薯种植阶段碳足迹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农膜(9.64%)和灌溉(8.46%)。结论 综合比较马铃薯各地区的碳足迹发现,西南单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减排潜力最大,其次是中原二作区和北方一作区,马铃薯减排重心逐渐南移。马铃薯减排增产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其中肥料是马铃薯减排的主要入手点,各种植区应制定适合本区特征的减排方案,大力推广先进减排技术,实现马铃薯减排与增产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选果机     
台湾省统农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N 69型选果机,利用天平与杠杆原理,倾斜游动秤重器,进而对水果进行分选。该机外形尺寸(长&#215;宽&#215;高):8500mm&#215;1000mm&#215;1000mm,质量:1000kg,生产能力:16000个/h,分级级  相似文献   

14.
英雄     
<正>"煮酒论英雄"这个故事千古流传。当年落魄的刘备应曹操之约青梅煮酒,评点天下英雄。刘备提出了一串名单,大都是当时位高权重、兵多将广的"成功人士",被曹操一一否决。曹操评价袁绍最多,说他"色厉胆薄,好谋无断"没有战略谋划能力,不能抓住战机,"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胸襟大小,分不清轻重,  相似文献   

15.
<正>有志者,事竟成。重庆铜梁县农业局水产站职工肖遥,9年如一日致力于野生"娃娃鱼"驯养,如今,他的养殖场共繁殖出"娃娃鱼"65尾,价值人民币近80万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中国土地规模经营和服务规模经营并重推进粮食作物效率提升背景下,进一步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提升效应的规模异质性具有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使用随机前沿分析和门限回归分析,利用2018年全国6省区小麦种植户经营情况,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效果规模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 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用有助于提升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存在门限效应,当农户经营规模低于门限值(0.293hm2)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跨越门限值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则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基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农机社会化服务对中等规模(0.293hm2Area<3.333hm2)农户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农机社会化服务有助于提升中国小麦种植户技术效率,但受限于农户规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同时仍然需要推动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土地交易微观数据,测度2004—2017年我国不同区域和不同地类土地市场化程度及其差异性。方法 文章运用δ收敛和β收敛对其进行收敛性检验。结果 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以2010年为界限呈现倒“U”型趋势;不同区域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区域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最高,东部次之,东北和西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地类来看,商服用地市场化程度整体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在2006—2008年上升迅速,住宅用地在2010年以后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由西到东递增,但区域间和地类间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存在非均衡发展;从收敛趋势来看,东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土地市场化程度只存在条件β收敛,西部地区3种收敛均存在;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工矿仓储用地3种收敛都存在。结论 对不同区域与不同地类土地市场化程度非均衡发展趋势及其收敛性的认识,可为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假日制度的实施,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为适应实施了九年的"旅游黄金周"向"旅游黄金时"的演变,笔者提出"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非均衡增长理论和现代企业区位选择论为"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笔者认为"小时旅游经济圈"战略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农户玉米种植与施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明确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农户玉米种植与施肥现状,为区域玉米栽培和养分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于2014年在吉林省44个县市开展农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 142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玉米品种、产量水平、种植面积和密度、播种和收获期、养分来源、施肥时期及方式、肥料种类和施用量等。结果 吉林省农户种植与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平均为9.1 t/hm2,东部湿润山区、中部半湿润平原区和西部半干旱平原区产量平均分别为8.1、10.1和8.0 t/hm2。全省农户共选用玉米品种526个,使用率前6的品种占比46.7%,播种期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占86.0%),收获期集中于10月上中旬(占89.0%)。单户种植面积大多在1~3 hm2(占62.3%),平均2.9 hm2,种植密度集中在5.5万~6.5万株/ hm2(占58.0%),平均5.7万株/ hm2。全部参与调研的农户均施用化肥,但增施有机肥比例仅3.5%,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6.0%、1.9%和4.0%。化肥品种以单施复合肥和复合肥—单质肥配施为主,中部地区大多为单施复合肥,东、西部地区大多为复合肥与单质肥配施。全省农户的氮(N)、磷(P2O5)、钾(K2O)养分投入量平均分别为244.6、130.8和104.4 kg/hm2,氮磷钾养分比例平均为1∶0.53∶0.43。施肥方式上,全省一次性施肥和分次施肥(基肥+追肥)方式分别占53.5%和46.5%。各区域中,中部地区农户的玉米养分投入量和一次性施肥比例(平均为540.6 kg/hm2和77.9%)远高于东、西部地区(平均为429.3、401.2 kg/hm2和22.4%、36.1%)。结论 现阶段吉林省农户玉米产量水平较高,但种植和施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进一步加强针对区域尺度的玉米优化栽培和高产高效养分管理研究及技术推广,因地制宜地促进玉米产业绿色优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温室气体通量以及与部分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而明确不同草地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情况,为当地相关部门合理开发利用草地提供理论依据,推进草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方法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取退化的天然牧草地、混播型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型人工牧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目前较为普遍的箱法进行了野外实验,对比分析不同草地利用类型的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通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探讨了温室气体与土壤含 水量、箱内温度、地表温度以及其他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CO2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排放,其中刈割人工草地的CO2排放量为67.00±9.15 mg/(m2·h),显著高于放牧人工草地35.50±5.37 mg/(m2·h)和天然草地30.17±4.57 mg/(m2·h)(P<0.05),且CO2的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还与土壤全碳、全氮及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2)3种草地类型的CH4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吸收,放牧人工草地的CH4吸收量相对较低,为-19.10±4.24 μg/(m2·h),CH4通量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3)不同草地N2O通量在整个生长季均表现为排放,退化的天然草地的N2O通量在整个生长季表现最低,为11.62±5.96 μg/(m2·h),刈割人工草地的N2O通量与箱内温度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可见人工草地的建立以及补播放牧等行为由于土壤含水量、箱内温度、地表温度以及土壤养分指标受到影响,进而不同程度上影响温室气体通量变化,人工草地的建立及放牧补播人工灌溉等人为干预会不同程度上增加CO2和N2O的排放量,此外,放牧会降低草地CH4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