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社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正面临着"解构-重组"过程. 在传统乡村治理存在较大问题的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农民自发形成的新型组织应运而生.研究表明,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包括盘活农村要素,发展农业现代化;增强参与动力,重建村庄治理权威;克服个体局限,推动村庄公共事业等方面. 然而,合作社参与村庄治理中仍面临主体能力不足、传统势力阻扰、非正式身份局限以及制度保障的不完善等困境. 为此,可以从明确合作社功能与定位、增强合作社主体能力、构建合作社与农户间信任机制等方面加强合作社治理能力,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汪园英 《特区经济》2021,(1):115-118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农村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和我党执政基础是否扎实。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乡村治理面对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不断增大,给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新时期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爱华 《黑河学刊》2023,(6):124-128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治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乡村治理问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全面推进,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功能与社区治理的内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使得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成为可能。本文着眼于乡村治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分析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优势与挑战,并积极探寻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助推乡风文明进程,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基本途径。近年来,临沂市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积极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平安建设成效显著,移风易俗工作进展加大。但是,工作中也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问题。加快推进临沂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需要以重构乡村民众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规范引导基层民间组织为动力,以维护群众利益和畅通民意诉求为突破口,以推动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加强村居社会规范建设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治理有效的乡村社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慈溪市附海镇在认真总结乡村治理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三老一贤"(老干部、老党员、老娘舅、新乡贤)工作体系,引导党员群众有序参与乡村社会事务,深入推进乡村善治,取得了初步成效。坚持党建引领挖掘人才资源附海镇顺应乡村社会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善治的转型,在有效发挥村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基础作用的同  相似文献   

6.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齐齐哈尔市在全力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跨越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无论是推进城市化,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城市经济其重心都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有助于绘就乡村生态振兴的壮丽蓝图。二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双向赋能,内在耦合。在乡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福建省各地积极探索“绿盈乡村”发展模式,在复兴乡村生态文脉、实现乡村生态宜居及畅通生态致富门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面临乡村生态文化价值观念淡薄、共建行动迟缓、产品供给不足及制度亟待健全等问题。通过分析福建省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现状,从理念培育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创新驱动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乡村生态文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战略回应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呼声。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面临着简单化治理的困境、城乡统筹治理的困境和城乡资源流动不畅的困境。必须要通过构筑多元的乡村治理格局、构筑土地制度的创新与协同机制、构筑农村社会中的“人”“地”“钱”资源激活制度,以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旅游紧扣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充分调动各类治理主体的积极性,以解决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的结构性、制度性、利益分配和城乡二元制度等诸多问题,对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主体的组织重构、乡村治理格局的优化、治理关系的整合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从旅游参与乡村治理的价值维度进行探究,阐明旅游参与实现多维“乡村性”价值回归的“三风”治理模式,并构建旅游影响下乡村“高质量空间生产”框架;以此为理论框架对共同富裕的赋能过程进行解构,并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黄龙岘村为例,对旅游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过程进行演绎。乡村“高质量空间生产”的机制解构与案例分析,表明旅游参与乡村治理模式更应注重乡村生态宜居的长效发展,突出乡村经济振兴与文化振兴相统一,并发挥乡村资源利用与人才利用的双重效应,提供一个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生态—经济”良性循环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动态发展、覆盖全面的系统性工程,立足“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目标,以“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为推进方向,梳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与乡村治理的发展逻辑,系统阐释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探索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前提下,乡村治理现代化高效能发展的能力和体系建设框架,为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建立秩序基础。  相似文献   

11.
当前,城乡结构的不平衡和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三农”道路的阻碍。数字技术无疑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但乡村发展还面临“新基建”发展不平衡、数据共享难实现、城乡“数字鸿沟”扩大化、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低等问题。本文认为,持续推动乡村数字化进程,需要夯实基础设施,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用好大数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民对休闲生活的持续追求,体验乡村休闲日益成为人们休闲观光、度假放松的时尚。为了进一步规划、规范乡村旅游及其发展,克服既往的诸多问题,急需对乡村旅游进行休闲治理。在这样的治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基于休闲性.突出乡村性.注重参与体验性,彰显民俗性.维持生态性,提升文化性,发挥示范带动性.提高乡民参与治理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合作社运行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影响着合作社的形象,也妨碍着合作社功能的发挥,当前,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解决好合作社规模的壮大、管理的规范、运行机制的健全及人才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封建社会乡村治理的权力主要来自于财富与地位,人民公社时期乡村治理的权力来自于上级行政授权,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的权力主要来自村民的契约和同意。应最大限度地凝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为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5.
廖成中  翟坤周  毛磊 《改革》2023,(12):113-127
进入数字文明时代,数据业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要素和嵌入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资源,基于“数据治理”的数字能力建设构成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当前,相对于城市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步伐,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打造“良政善治”的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实现乡村敏捷高效治理的进程相对滞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和优化乡村治理“秩序”,亟须实现从既有研究突出“技术重构乡村”到“数据治理乡村”的前提构设情景转换,建构基于“功能—场景—路径”耦合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乡村建设新范式。对此,数字乡村建设不仅要突破传统治理方式的弊端,更要立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超越纯粹“数字技术主义”的认识迷误,在“数据”的精准化、图像化、具象化层面重塑“数据治理”驱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复合化价值功能,在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重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乡村建设的具象化运用场景,在主体、技术、空间、制度等维度重构“数据治理”驱动数字乡村建设的集成化赋能路径,以此摆脱“数字技术”驱动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功能“模糊”、场景“悬浮”、路径“排异”以及...  相似文献   

16.
田园综合体是新历史时期城乡融合的高级形态,尤其在城市近郊发展起来的田园综合体实质上是在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推进城乡统筹,进而在乡村大地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制度改革、社会治理结构改革、新型乡村社区建设、乡村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综合要素变革而形成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本文以成都市近郊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四个方面,分析并探讨其建设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以乡村文化振兴为指向的“治理逻辑”效能的提升。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行政主导的供需错位、文化扶持的只“送”不“种”、责任主体不清下的主位缺位和文化资源开发下的价值悬置等问题,其应然效能暂未有效发挥。着眼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和提高治理效能的现实需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以数字技术赋能推进供给旨向回归、以文化机制创新驱动公共文化再生产、以多元主体参与锻造协同治理模式、以产品价值定位实现公共价值共享。  相似文献   

18.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现有条件下,推进广大无特殊优势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课题。而乡村治理的动力机制、制衡机制是影响治理走向的关键性因素。文章通过比较西安乡村治理创新模式的异同,从理论上更加清晰地动态刻画出不同类型乡村地区的治理特点,更利于西安乡村治理实践的进一步创新,以便于做出更切合西安实际的治理决策。  相似文献   

19.
李文政 《特区经济》2009,(8):164-166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是乡镇政权掌握着农村社会最主要权力资源,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经济贫困陷入恶性循环,农民公共参与的主体和形式呈现多样化,乡村文化亟待革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此,应当改革乡镇政府,明确乡村治理的价值取向和指导原则,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治理模式,准确定位政府作用,更新治理观念,调整财政支农结构,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建设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并已成为服务农民、激活乡村资源要素、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和维护农民权益的重要组织载体,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空壳社”现象却较为突出,既损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社会声誉,又影响到了政策效率,增加了行政部门的监管成本和被寻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