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金融》2013,(1):62-63
<正>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深入,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日趋激烈。研究中外资银行竞争状况,探讨中资银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概述目前,外资银行主要是采取设立代表处、代理处、中外合资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附属行等形式进入我国市场。截至2011年末,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家银行在我国设立209家代表处;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我国设立37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245家分行)、2家合资银行(下设7家分行,1家附属机构)、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26个国家和地区的77家外国银行设立94家分行(见表1)。外资银行在我国27  相似文献   

2.
张敏 《国际融资》2007,(1):57-60
自1981年深圳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起,截至2006年6月底,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银行在我国24个城市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83家,法人机构14家.从地域分布看,上海、深圳、北京和广州外资银行的数量及业务量均居前列,尤以上海市最为突出,其机构数量占总数的30%以上,业务量占55%."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成为各国金融体制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是管理这些外资银行的基本行政法规,在外资银行的日常运行和监管方面起着其他金融法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视野     
《现代商业银行》2011,(8):10-10
我国对外资银行已全面实施国民待遇 银监会监管三部副主任邓玉梅近日透露,截至2011年S月末,已经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37家外商独资银行,2家合资银行,并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6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92家分行,此外还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209家代表处。  相似文献   

4.
一、引进外资银行的金融风险(一)一些地方引资心切,盲目引进外资银行,擅自给予政策优惠,导致一系列问题和隐患。1、单纯追求外资银行进入数量的增加,忽视引进布局的均衡、合理,出现发达地区外资银行过分集中,以及同一国家多家银行在我国同一城市开设分行,同一跨国银行在我国开设多家分行,从而给国内银行业带来负面竞争影响。2、对外资银行的信誉、实力审查不严,引进外资银行质量不过关。我国在这方面已有过惨痛的教训。3、一些地方缺乏规划和周密考虑,擅自给予外资银行政策优惠,对本国银行业造成过大的竞争压力。外资银行普…  相似文献   

5.
银行业全面开放以来,我国履行承诺取消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地域和客户对象的限制。银监会建立了外资银行管理制度,取消了外资银行的一些监管要求。在此背景下,经过转制的外资银行已成为外资银行在我国的最重要的类型,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银行也首次在我国设立分行。作为监管者我们将不断提高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并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浪潮的涌起和蓬勃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各国金融体系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1979年始引进外资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华外资银行已初具规模。据统计,至1995年7月底,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133家业务机构,其中外资银行分行114家,外国融资银行5家,中外合资银行5家。外资银行的涌入给我国的金融业注入了活力,不仅带来了大量金融资本,而且带来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富有活力的竞争机制,树立崭新的银企模式,有利于提高国内银行素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接轨。但另一方面,外资  相似文献   

7.
按照我国加入WTO时做出的承诺,2006年年底银行市场将全面放开,外资银行必将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延伸服务半径,扩大眼务范围,与国内银行争夺客户资源。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10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办了网上银行业务。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加入WTO的三年内,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业务规模上都有了很大改变.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04年3月末,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195家营业性机构和213家代表处,其中88家营业机构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536亿美元,约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6%.值得指出的是,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资产总额已达785亿元,近几年更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业务的种类也增长很快,现已有12项基本业务,100多个业务品种.随着外资银行在市场业务的不断扩张,中资银行对待外资银行的态度也在悄然改变.  相似文献   

9.
按照我国加入WTO时做出的承诺,2006年年底银行市场将全面放开,外资银行必将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延伸服务半径,扩大服务范围,与国内银行争夺客户资源。截至2005年底,我国已有10家外资银行在国内开办了网上银行业务。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条件日益完善。2005年我国  相似文献   

10.
李楠 《银行家》2007,(5):20-21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已初见成效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布局,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机构数量稳步增加,业务品种、经营地域和客户范围不断扩大,资产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06年12月末,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2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了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242家代表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金融业开放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实践表明,外资银行的进入导致了金融资源向经济发达的地区集聚,从而进一步改变了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状况,进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5年过渡期的结束,以及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状况更加突出。因此,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情况下如何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自1979年外国银行在我国设立第一家代表处,1981年设立第一家营业性机构以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据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6月底,21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国银行在我国设立了183家外国银行分行(下设支行52家),14家外资法人机构(下设支行和附属机构17家)。外国银行分行及其下设支行占营业性机构的88%。全国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为971.53亿美元,各项贷款余额518.88亿美元,负债总额886.50亿美元,存款总额313.01亿美元,资本(或营运资金)为74.23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两年多以来,作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领域正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定的框架向外资开放,众多外资金融机构已通过适当的程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据银监会4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已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4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了192家营业性机构,其中88家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在华外资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到495亿美元。此外,外资银行在中国还设立了209家代表处。有人说,随着我们入世承诺的兑现,外资银行已经开始大举挺进中国……  相似文献   

13.
自实行改革与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在积极引进外商投资企业的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外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2年3月31日止,共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家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了代表处218个,开设外资银行分行、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中外合资财务公司及保险公司等业务机构47家。同引进外商投资企业相比,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引进在步子上要小一些,在核准的条件方面要严一些,这在前一时期是必要的。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后,我国的改革与开放进入了新的高潮,到我国投资兴办企业的外商纷至沓来;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对外资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入世和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使大量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开展各种金融业务。到2004年底,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1家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在我国21个城市设立了199家营业性金融机构。其中,当地注册机构15家,当地注册机构的支行及附属机构9家,外国银行分行101家;有40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最终出台,中外银行双方短兵相接的时代已经到来。很多银行从业人员大呼狼来了,实际上中资银行早就已经与狼共舞了。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止2006年6月底,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银行在中国24个城市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其中外国银行分行183家,法人机构14家。截止今年9月末,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1.9%;不到200家的营业网点创造了近2%的金融市场份额;在局部如上海,其份额则达到了12%以上,超过了股份制银行在上海份额的总和。事实上,真正值得人…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商业银行面对入世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后,按照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原则,我国将逐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一些限制也将会逐步取消,金融业开放,外资银行进入,不仅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冲击,实际上外资银行也在受冲击之列,真正的冲击不能简单的视为是福音或灾难,而是对一些旧的、过时的银行经营理念的抛弃和对新的经营理念的建立,随着人世的临近,中外银行面对面的竞争已经展开,据统计,至1999年9月,外资银行已经在华设立了191家经营机构,总资产已达360亿美元,占我国金融资产总额的2.58%,其外汇资产总额占我国金融机构全部外汇资产的16.4%(数据来源于《投资研究》2001年第2期)。目前有许多外资银行均到西部寻找商机,我国西部在中外银行竞争已经拉开了序幕,只有全面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的优劣势,才能明确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在竞争中保持主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外资银行机构布局、业务经营和服务能力均得到了较快发展,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市场重要参与者。外资银行拥有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严密的内控制度和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在金融创新、中间业务及争夺优质客户和人才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末,外国银行在华已设立39家法人银行(下设247家分行及附属机构)、1家外资财务公司、93家外国银行分行和207家代表处。2011年外资银行资产总额21500亿元,与加入WTO前3730亿元的资产规模相比,年递增19.1%。外资银行目前已拥有相当比例的中资企业和中国居民客户。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业务品种超过240种,服务能力与加入WTO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王莉 《中国外汇》2006,(10):38-39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输出银行在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由此迈开了中国银行业利用外资的步伐。1982年,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了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1985年,在厦门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进入90年代以来,外资引进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外资金融机构亦呈现出加速涌入的势头。仅1995到1996年的一年时间里,就新批准设立了30家外资银行,l家中外合资银行,此外,还批准设立了140多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据统计,截至2006年6月底,外国银行分行达到了近200家,法人机构十余家。由此可见,外资金融机构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外资银行分行的数量遥遥领先于子行和合资银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与我国金融开放之初,监管能力有限相关。分行有来自母行的信誉担保,并对其承担主要的监管责任,相对来说监督较为简单容易。但近几年银行倒闭事件的陆续发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对外资银行的风险性监管。由于分行形式的外资银行风险状况是同总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有学者认为,我国对外资银行分行的管理模式存在着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庄达  王正 《中国外资》2011,(20):67-68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已有三十年的历史,自从2006年中国履行入世承诺,全面开放国内银行市场以来,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着重从财务视角分析了在这几年里外资银行的发展,对它们的竞争力予以述评,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到2006年底,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方面,将在所有地区和币种上放开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限制.届时,中外银行对中国市场这个大蛋糕的抢夺势必更加激烈,而目前剩下的过渡保护期已不足3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