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陈雪莲 《开放潮》2005,(8):78-79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是指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制胜法宝是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在于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
孟繁兴 《魅力中国》2014,(6):136-136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人才的最高标准,要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就必须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3.
岳秀红 《魅力中国》2010,(8X):137-138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其责任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必须注重创新。创新思维能力是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各项素质的核心灵魂。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5.
倪万祥 《魅力中国》2009,(5):135-136
21世纪是创新的甘纪。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在1992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教育的规律,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造型人才的教育.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进步,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这些都依赖于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极具创造能力的师资队伍.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大力推动素质教育;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提高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仅从体育教师这一方面对如何高质量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队伍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7.
刘传哲 《魅力中国》2010,(31):415-415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8.
池强 《魅力中国》2010,(23):385-385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体育课堂教学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勇于创新,发现创新闪光点,激发创新欲望。在实践中运用创新的原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刘丽波 《理论观察》2008,(2):145-146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也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就是创新性。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灵魂,创造力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核心品质。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要靠创新,创新的获得有赖于有创新能力的人,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国家、民族的进步归根到底必须依靠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对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依然不到位.怎样才能在语文学科中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作为教师,更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即培养全面发展且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以高技术、高智慧为重要标志的时代,将是知识经济领导世界潮流的时代.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创新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高等教育肩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政治中考实行开卷考试改革,这是教育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要求,强化对考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对广大政治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为适应开卷考试的“指挥棒”,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思想政治课教学就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我认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相似文献   

13.
吴跃红 《魅力中国》2010,(8X):95-95
<正>伴随着21世纪的曙光,知识经济向我们走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长,奖依赖于知识的生产、进步和创新,将取决于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有良好的坏境和土壤,而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教员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创新教育对教员和学生都有新的要求。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主要依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员。因此,要实施教育创新、要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按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学员也是学习的主体,是创新教育的培养对象。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学员的培养上起作用,见效果。这就要求教员引导学生会创新性的学习方法。所以,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创新是创新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主要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如何改革课堂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任俊英 《魅力中国》2009,(17):87-87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举措。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唤,是人本教育观的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内容广、知识全、观点新、思想深的优势。应发挥理论课创新功能,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8.
鲁红 《魅力中国》2010,(19):260-26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想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教育肩负着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基础;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及手段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凭借;开启求异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开展课外活动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求创新教育,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白艳敏 《魅力中国》2011,(21):260-26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个性和能力特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现代教育是教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去创造的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各方面综合能力。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已是广大数学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