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商业信用:基于企业融资动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谭伟强 《南方经济》2006,(12):50-60
商业信用是企业从外部市场进行短期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商业信用作为企业外部融资方式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与企业规模、财务杠杆、销售增长率以及国有股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短期银行借款比例以厦毛利润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些发现表明,在我国目前所处的融资环境下。商业信用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与银行信贷相比。商业信用具有一定的融资比较优势,作为提供商业信用的企业,对客户的经营状况等信息的了解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任视角探析内部控制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作用,以及该作用效果受信誉型信任、个性特征型信任以及制度型信任三种类型信任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影响商业信用融资因素中, 内部控制质量的作用显著;三种信任维度与内部控制在商业信用融资中起到互补作用。补充检验发现:较之地方国企,中央国企在获取商业信用融资时处于有利地位,且其内部控制质量能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本文丰富了中国情景下内部控制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也为政策制定者进一步完善商业信用环境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本土企业为何舍近求远:基于金融信贷约束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剑  王静 《世界经济》2012,(1):98-113
本文基于中国2003~2007年工业企业的大样本数据,从企业内部融资、银行贷款融资、商业信用融资三个维度衡量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对内外部融资约束与出口决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事前和事后的检验。结果表明:(1)出口企业不一定是现金流充裕的企业,出口本身并不能缓解企业的内部融资约束状况;(2)银行贷款约束对中国企业的出口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出口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3)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约束无法通过出口进行有效化解。纠正中国企业的"对外出口偏好",必须加快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改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凤舞 《魅力中国》2011,(21):535-536
当前,中小企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创造社会财富、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元素。近年来,我国积极为中小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取得了明显成效。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和法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好的经济环境和制度保障。但客观来讲,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底子薄、自有资本偏小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弱,以至于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状况仍未出现根本性改变。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近几年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新变化,并借鉴国外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验,提出中小企业融资应从中小企业板市场、应收账款融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及利用国际金融资源四方面开辟新途径。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措施是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有力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5.
利用我国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供应商和客户的角度出发考察超额商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超额商誉会抑制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中介机制检验发现超额商誉会使企业经营风险上升、会计稳健性下降,导致供应商和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意愿降低.拓展性分析还发现当企业处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市场化水平比较低的地区时,超额商誉对商业信用融资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研究表明供应商和客户会将超额商誉视为企业高风险的信号,拓展了超额商誉负面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监管部门和企业制定相关决策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了创意产业管理中不确定因素,探讨了不确定产生的原因——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管理将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创意产业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确定性,如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意产业管理者与企业成员目标不一致性、赢利的不确定性等。文章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减少不确定性因素,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来协调创意产业管理者与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发展创意产业集群化来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健全对创意产业融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7.
商品交易初期是以"钱货两清"的方式进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赊销取代。文章基于商业信用融资方式是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的背景下,主要从商业信用融资的理论综述、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的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优化商业信用融资成本的对策这三个方面着手,针对各企业对商业信用融资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融资成本高昂的问题,进行商业信用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商业信用是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随着当代中国经济体制的两次转型,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动机渐变,政府对国有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规制也发生大的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融资在市场力量与政府政策角力的夹缝中残存,商业信用融资方式发生了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鼓励国有企业运用票据化商业信用融资,但市场对于商业票据融资却踯躅不前。只有协调好市场力量与政府的作用,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才能真正创新。  相似文献   

9.
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对短期资金融通工具的利用能力比较强,对长期资金融通工具利用能力明显缺泛,并且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民营上市公司融资选择并没有完全按照“融资顺序理论”,它们几乎不采用债券融资,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现存融资环境下,民营企业主要依靠商业信用、短期借款、股权融资进行融资。应该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构建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体系,健全民营企业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商业信用是否补充了银行信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系统的计量分析,检验了商业信用对银行信用的补充作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我们的主要结论。研究发现:在现行银行信贷体系下,对于不同类型的非国有企业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信贷歧视,商业信贷机制对于银行信贷体系具有显著的补充作用。我们的研究为理解中国间接融资体系以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
The use of trade credit as important short-term financing for firms is increasing.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firm earnings management on trade credit financing under different motives, using A-share listed firms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20.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cru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reduce a firm's trade credit. On the other hand, the classification shif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increases a firm's trade credit. Accru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are opportunistically motivated, while classification shif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is non-opportunistically motivated. Moreover, external audits weaken the negative effect of accrued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on trade credit and enhanc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lassification shif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on trade credit, indicating the ‘bilateral matching effect’ between external audits and firms. Finally, financing constraints weaken the impact of earnings management on trade credit.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沪深A股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总体上将加剧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区分“企业-区域-行业”维情境差异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仅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地区市场化水平较低、行业景气程度较差时显著。说明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情况下,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经营面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并存在情境差异。据此提出有关降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确保企业经营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创型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抵押性资产,融资难度大。为减少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科创型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信用指标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综合考虑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经营状况,利用AHP模型计算企业信用评价得分,运用DEA-BCC模型测算企业经济状况得分,综合两者结果构建象限分布图,用来综合评价企业的信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高质量出口是新时期中国外贸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攻方向,融资约束是困扰中国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中国大样本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中间品进口是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且该机制在高技术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第三,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总体上不显著,但在大型企业中显著为正。文章从微观层面诠释了金融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为缓解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过程中的融资约束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顾芳睿  李清 《科学决策》2023,(9):160-171
我国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对融资企业的信贷评价方法不尽相同,其他潜在债权人亦无法参考。因此,建立可比、好推广的融资能力评价方法能帮助缓解资金供需矛盾。以2017-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用二次加权因子分析法构建出债务融资能力九个因子指数和总指数,并对产业内上市公司指数情况做评价。研究表明,各地区、行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质量和数量分布不一致,地区、行业应从短板入手提升企业债务融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和中国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现实,建立离散动态出口模型,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可以促进企业出口参与。进而运用2004~2008年中国七十余万家制造业企业数据,从内源融资、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3个维度衡量融资约束,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是企业参与出口的关键,商业信贷对企业出口参与贡献最大,银行信贷次之,内源融资贡献最小。细化样本后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仍然是出口的关键,但是,无内源融资企业较之有内源融资企业,内资企业较之外资企业,出口融资都更多依赖商业信贷和银行信贷;国有企业出口融资更多依赖银行信贷,而民营企业更多依赖商业信贷。变化融资约束衡量方法后,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7.
对2013—2018年181家企业环境规制、融资约束和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加强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融资约束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融资约束在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创新关系中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削弱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非国有企业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但调节效应不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别从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自身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on trade credit financing for listed private firms in China viewed from the heterogeneous perceptions of credit supplier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is found between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nd trade credit financing, suggesting that in general firms donating more can obtain more trade credits. However, this relationship is significant only for those firms with positive free cash flows and no political connections. It is striking to find that such a relationship does not exist when firms have negative free cash flows or political connections.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nd trade credits is affected by the local social trust environment. A good social trust environment is amicable for firms to use corporate philanthropy in obtaining trade credits. The research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This paper makes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current literature through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supplier heterogeneous perceptions towards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the local trust environmen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hilanthropy in trade credit financing of the Chinese listed private firms.  相似文献   

19.
Using 2004–2009 firm-level microdata for enterprises in China’s ethnic areas,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rade credit really works as an alternative external financing source. We find statistical evidence that trade credit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the result continues to hold whe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termediate role of the working capital turnover ratio. Moreover,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positive impact of bank financing on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All these findings are particularly tenable for Han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