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放活国有小企业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举措和切入点。“放小”不是只放不管,而是放中有管。在“放小”过程中,必须遵循“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做到职工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收,国有资产不流失。  相似文献   

2.
李树明 《经济论坛》1996,(22):25-25
加速资产流动和重组是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有效途径□李树明国有小型企业是武安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1995年以来,武安市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和实践资产运营之路,加大对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武安市在放...  相似文献   

3.
一、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在于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而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关键则在于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加快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强化企业管理、促进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是实现扭亏增盈、提高效益的根本途径。几年来,我们在抓扭亏上动了不少脑筋,办法手段也想了许多,可以说是“多管齐下,层层推进”。但成效甚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而抓住了小企业放开放活,加快国有资产重组就是抓住解决扭亏面的症结。福建省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民经济,抓大、放小,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步伐。如何放,才能保持小企业的活力,进而使国家集中精力抓好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是关系到企业改革全局和...  相似文献   

5.
搞活国有小企业的模式与思路□蒋少龙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放活小的”与“搞好大的”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搞好大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放活小的”。“放活小的”,其实质就是要通过企业资产、生产要素的重组和制度创新来搞好搞活...  相似文献   

6.
党和国家对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作一直非常重视。江泽民总书记曾多次指示 :要“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再次指出 :“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 ,抓好大的 ,放活小的 ,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 ,国家正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国有大企业 ,放开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和县属集体企业的任务已责无旁贷地落在各级地方政府的身上。从整体经济运行形势来看 ,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企业也迫在眉睫。据调查 ,目前有些思想认识影响人们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以乌当区为例,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中治理结构创新、国有资本减持及多种所有制实现、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及激励约束机制构建、所有权及控制权退出及国有小企业放开放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八届五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六个方面的措施:第一,集中力量抓好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国家决定首先集中力量抓好1000户大型企业c为了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工技贸相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它们的竞争能力,并带动相关企业发展,国家已经组织了57户企业集团试点,今年要扩大到120户。第二,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全国有24万多户国有小企业,近年来,一些地区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使一大批国有小企业焕发了生机。今年要加快这方面的改革步伐。…  相似文献   

9.
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本的战略重组●吕国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为从根本上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以至整个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科...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把加快国有小企业改革的重点放在对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方面,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围绕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放开放活县属企业为目标,对所有国有小企业、老集体企业、城镇街道和乡镇企业中的骨干企业(平均资产量700万元以上)190户全部实施战略性改组,改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有110户、股份合作制的有36户、兼并的有5户、整体出售的有11户、解散重组为股份制企业的有2户、破产11户、融资式或抵押式租赁的有15户;其中,通过改革不复存在的企业占总数14二2%,改成股份制转人民营的企业占总数77.9%,公…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天虹 《经济与管理》2004,18(10):42-43
关系型融资模式曾因东南亚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倍受推崇,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目标又纷纷聚焦于距离型融资模式。对于中国中小企业来说,目前大多采用关系型融资方式,这是现实条件下的理性选择。但就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以距离型融资方式为主的。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增长、科技进步、出口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的原因 ,并从加快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银行职员素质、建立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发展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The middle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of USA develop very well, and they are the pillars of American economy.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middle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lies in suitable supporting countermeasures and clear economic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of USA brings China many useful revelations.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接着阐述了企业网络化经营的优势所在,最后提出了民营中小企业实施网络化运营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维政  胡豪  张勇波 《生产力研究》2005,(10):229-230,236
公司团队治理作为一种被中小企业所广泛采用的治理类型,拥有诸多其他治理类型所不具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来源于团队治理企业特定的企业产权关系类型,而这种产权关系类型的建立受到股权分布、企业规模、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应用团队治理类型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切实发挥公司治理的基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策略联盟作为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中的一种,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对中小企业而言,实施策略联盟可以有效地弥补中小企业在资金、人力、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资源缺陷,化竞争为合作,在内化学习中获得经营绩效及竞争优势。本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中小企业策略联盟动力因素和策略联盟绩效指标。动力因素包括获取营销资源、提高营销能力、获取技术资源、提高技术能力等八项;策略联盟绩效指标包括对策略联盟的执行过程和执行情况的满意度,对策略联盟目标的达成状况的满意度以及对参与策略联盟后竞争能力的提升状况的满意度。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所获得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策略联盟主要动力因素排序以及策略联盟绩效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博弈分析证明传统的交易型借贷在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基本上是无效率的,而关系型融资更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由于中小企业、银行及外部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关系型融资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大小非解禁”对我国A股上市企业股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大小非解禁"对我国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公告日具有显著的负异常收益表现,其市场负异常收益与企业业绩相关度不大,与流通盘大小无关;解禁时其市场负异常收益与解禁比例、市场预期表现显著负相关,与换手率、企业每股净资产显著正相关,与市净率、企业当季每股收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据此,本文提出一些研究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环境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是典型的公共财产,其特点表现为产权规定不明晰、外部性及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这些特性导致环境资源的过渡使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博弈角度分析:环境污染事实上是囚徒困境;污染治理的方法是大型企业采取内部治理,小型企业通过税收政府集中治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建设。1953年,美国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鼓励小企业参与联邦层面的技术创新活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集法律、财税政策、政府采购、配套服务体系为一体的小企业创新体系。在这套体系下,美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私人投资者及小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美国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为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