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小微企业经营面临严重困难,国家一直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予以扶持。由于政策限定条件较高,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并没有实实在在享受到政府的惠民政策。因此要更好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还要进一步降低优惠门槛,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中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正发生极大变化,本文分析了现行江西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梳理近期江西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研究了当前江西中小微企业发展困难,为制定更加精准、长效的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东经济》2012,(2):60-6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部署,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促进广东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近日,省政府出台《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共56条,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推动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尽管主要金融机构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扶持小微企业创业,但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频频出现"跑路"的现象。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融资难,严重制约着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根据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其发展中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探索解决措施,以期为促进小微型企业发展融资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是世界性难题,这一矛盾在我国表现尤为突出.产生这样一矛盾除了中小微企业的内部原因外,政府财税扶持政策的缺失也是重要的方面.本文基于政府财税扶持政策视角,提出了相关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财税扶持政策,本文的研究对促进中小微企业持续发展与成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小微企业的政策需求、信贷与技术支持等研究成果,通过对连云港墩尚镇泥鳅养殖行业融资渠道、技术扶植机制、成本控制与形成过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地方政府在扶植小微企业方面的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的考察,认为扶持微型企业的发展,应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借贷体系以改善融资环境,促进养殖人员劳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发展技术研发机构,完善立法及政府采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推进小微企业交易模式升级,逐步充善小微企业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双创"的发展策略的影响下,小微企业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虽然小微企业的规模小,但是它在促进资金、商品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就业岗位方面的作用确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以期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些金融政策推动了小微企业的不断发展,但是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也应该引起注意,本文根据小微企业与金融扶持政策的基本内容,对当前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环境进行分析,并探究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扶持力度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提升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政府的外力推动,即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将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为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保驾护航。小微型企业自身也要积极行动,抓住机会自主创新,着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其自身市场竞争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逐步向好,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主力军。为了解政策制定和实施以及中小微企业受惠情况,分析中小企业经营面临的困境和制约因素,为促进科学扶持中小微企业提供参考,在朔州市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表明: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制定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积极落实。然而,虽然政策的"药引"能够激发中小企业发展,但它们所面临的"成长烦恼"却并未有多大改观,对企业的当前和未来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既有待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自下而上探索的经验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政策扶持,更要将一系列已经出台的政策落到实处。本文介绍了辽宁省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主要融资扶持政策,分析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针对如何提升政策效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I develop a dynamic model of forward-looking entrepreneurs, who decide whether to operate in the formal economy or informal economy and choose how much to invest in their businesses, taking government policy as given. The government has access to two policy tools: taxes on formal business activity and enforcement (or policing) discouraging informality. The main focus of the paper is on transitional dynamics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wealth levels. Whether an initially small business will be trapped in the informal economy and remain small forever or grow quickly and become a large formal business depends on tax and enforcement policies. High tax rates accompanied by loose enforcement – which is mostly the case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 (LDCs) – induce tax avoidance, discourage investment in formal businesses, and drive th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towards the informal sector even though the initial wealth level is high. Lowering taxes on formal activity joined with strict enforcement can help reducing the magnitude of poverty traps in LDCs – such as the MENA region, Latin America and developing Asia.  相似文献   

12.
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重要政策手段之一的财税政策,其在宏观调控、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动态回顾了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针对我国现行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不足,提出了综合运用各类财税政策手段促进海洋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以期更好地为促进海洋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黎萤  霍雨桐  杨妍 《技术经济》2021,40(10):90-97
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制造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必备动力基础.以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2016—2020年发布的支持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为样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QCA)从中微观层面讨论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不同类别政策的组合模式及执行成效.研究发现:①以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为主的科技服务中介政策是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②以直接支持为主的创新创业政策、以主体减税降费和提供直接金融支持为主的财税金融政策及以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为主的科技服务中介政策等5种政策组合能够有效促进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制造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T产业是一个比较幼稚的产业,但它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又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某个角度上说,它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对其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扶持的措施是完善税收政策,改革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使我国的税收制度更加有利于IT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率,是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减税政策是重中之重.文章以西部大开发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1998-2007年工业企业微观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减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政策能够刺激实体经济发展,名义税率每下降1%,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0.38%-0.75%.减税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既有直接效应也存在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减税有利于存续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间接效应则表现为减税可以刺激更多的创业活动,而新进入企业比存续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异质性检验表明,小企业比大企业对于减税政策更加敏感,而且减税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先增加后减小,存在长期收敛效应.文章为我国减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今后税收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erits of macro‐ and micro‐based tax rate measures within an open economy “fiscal policy and growth” model. Using annual data for 15 OECD countries we find statistically small, non‐robust long‐run growth effects of macro‐based average tax rates on capital income and consumption, but some evidence for average labour income tax effects. Changes in “micro” marginal income tax rates at both the personal and corporate levels yield statistically robust GDP responses of modest size.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corporate taxes appear relevant. In general, tax effects on GDP operate largely via factor productivity rather than factor accumulation.  相似文献   

17.
刘育红  张强 《经济与管理》2010,24(12):57-59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过大的税收政策存在税率相同而实际税负不一,税种设计、税收政策不合理,应利用税收政策刺激企业投资,实行差别税率,调整主要税种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建设。1953年,美国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鼓励小企业参与联邦层面的技术创新活动,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和措施。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集法律、财税政策、政府采购、配套服务体系为一体的小企业创新体系。在这套体系下,美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私人投资者及小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美国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为小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的发展遵循“3R”原则,其实质是生态经济、高效经济。要想利用税收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对传统税收原则进行重新定位。按照循环经济特征和税收工作实际,中国进行循环经济税收政策设计时,应着重遵循生态效率、代际公平、环保收入和依法治税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经济必须摆脱传统数量型增长的路径依赖,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才能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逻辑包括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策逻辑五个维度。从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出发,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必需从数量型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要求建立以质量为发展目标的价值判断体系,形成现实价值与终极价值相结合的价值判断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选择,而最优路径选择应是符合价值逻辑要求的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三大系统之间质量的耦合与互动。最优路径选择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又具体表现为微观质量、中观质量和宏观质量三位一体的实践逻辑。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逻辑的关键在于建立以创新驱动政策、结构协调政策和质量变革政策为核心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