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国家扶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同时也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柱,以其方便、灵活和不提供担保的特点深得农户的普遍欢迎。但小额信用贷款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有效补充了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资金需求,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受信贷管理体制制约,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动力不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经营模式与当前农户实际需求不相适应;贷款管理难到位,信用户占比小,小额信贷投放范围狭窄。建议完善信贷管理,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统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上浮标准。灵活掌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放宽贷款额度。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镇建设,提高信用户占比。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9年开始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出台《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因其额度小、借贷方便、操作灵活,一度受到信用社和农民的普遍欢迎,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遭遇到了部分信用社和农民的异议。其原因有五:  相似文献   

4.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切实有效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而出台的信贷政策。自从我市2001年开展和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投放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施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结合实际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创建农村信贷安全区,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德政工程。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目的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海西州各农村信用社于2002年开始在全州开展此项工作,截止2004年末,共创建信用村16个,评定信用户3881户,经过近三年的运作,全州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活动开展的如何?这项金融政策贯彻落实的如何?最近,我们对全州6个县、乡政府,15家信用(联)社,5个行政村,78户农民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海西州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工作成效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经济。1999年全面推行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信用社脱困发挥了重大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信用社资金实力的增强,单一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亟待探索与之相互补的新的信贷品种。对此,我们以洪湖市为案例,对农户大额贷款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为了积极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2001年底,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扩大建立信用村、镇的试点。今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又提出: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贷款面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提高5-10个百分点,达到30%-50%,农业省份达到50%以上。推行农户小额信贷业务是解决农民贷款难、支持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杰 《金融纵横》2007,(23):55-57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户的"贷款难"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政策效应和经济效应。但是,随着"三农"的不断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出来,难以适应新时期"三农"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又出现了新的农户贷款难现象。本文在对临泉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现状、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市场需求情况的专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策适应性调整,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缓解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开展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认真加以解决,认真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自1999年开始试点实施,到2001年出台《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在全国农村地区普遍推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为了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支持"三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实施绩效,我们以泾川县为样本,对其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深入调查,对今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发展思路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适应传统农业生产的小额农贷在新的环境中显现出了其自身的局限性。本文就小额农贷的适应性调整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缺陷与行为扭曲(一)制度缺陷弱化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际效果。一是适用性与市场需求不对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仅适用于农户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使用范围主要是  相似文献   

13.
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农村信用社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认真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工作。各地农村信用社通过学习教育,提高了认识,认为这是解决农民贷款难的一条有效途径。依据《指导意见》,制定实施细则,工作进展顺利,效果较为明显,为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于某些因素,也存在一些隐性风险,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商洛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证研究,认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制度创新,而不是国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策性措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实现农村信用社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而不是扶贫式的无效投资;当前制约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拓展的主要因素是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农村信用社曲解政策意图、风险防范行为扭曲,而不是资金匮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额农户贷款自开办以来,日益成为农村信用社信贷与收益增长中的亮点。它既为农户开展各种农业生产,发家致富解决了资金不足问题,也给当前处境困难的农村信用社通过信贷增量化解存量风险,从而最终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使小额农户贷款发放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德阳市农村信用社切实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积极探索大额农户贷款需求的解决途径,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方面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困难是一直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进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财政政策是解决农户小额信贷难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其能够帮助农村信用社改善当前经营状态,提升业务能力。同时财政政策还会适当引导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加入农户小额信贷的行列中来。文章主要就推动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财政政策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在贯彻落实支持“三农”政策中,应通过实施“农村信用工程”,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贷款证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总结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下简称小额农贷)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分析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小额农贷扎实有效、循序渐进地开展,切实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对辖区小额农贷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20.
屈波  李智 《中国金融》2006,(22):70-71
农户扶贫贷款是由农业银行经办的一项政策性贷款业务,在农村面临着开办不下去的尴尬局面,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农村信用社开办的商业性信贷业务,却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样是面向广大农户的小额贷款,运用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原因何在?笔者对安康市农户扶贫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