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现代物流产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济学的市场划分、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理论和三次产业分类理论为基础,以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和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行业定义、划分原则和规定为标准,同时兼顾现代产业发展趋势-产业融合的特点。依据物流产品特性界定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狭义和广义概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资料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门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对有关专门化与分工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并指出专门化与分工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具本质性的特征,也是产业发展的一般形式.专门化和分工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所体现的就是收益递增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环境下,分工理论不断演化,基于分工的整合理论研究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逐渐引起管理学界和企业界重视。以经济学观点探讨了分工理论的基本演进过程,重点讨论了企业整合、市场整合、中间型组织整合等三种整合方式;最后论证了企业选择整合方式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马俊 《物流技术》2009,28(11):44-47
区域物流能力主要受交通区位、技术和制度三个因素的影响,并且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分析了区域物流能力对企业间分工水平和空间布局产生影响的机制。最后,分析了我国当前在区域物流能力提升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物流产业的形成、物流产业概念的界定,物流产业构成的界定。同时对我国物流产业进行组织特征分析.并给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喜梅  余博  韩彪 《物流技术》2014,(13):135-137
从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索洛增长模型加以改进,分离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尤其是物流产业产生的技术外溢,引用了一个与其投资成正比的技术进步系数,进而得出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以深圳市的物流产业为例做了实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量化了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便为物流产业的项目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以斯密和马歇尔等为代表的古典和新古典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工理论,从劳动分工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做了初步的解释。文章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是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根据已有理论结论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现实,文章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演进为理论视角,从分工网络的角度重新思考产业集群演进的分工实质。通过引入地理集聚度、产业关联度、根植性系数及创新能力指数等指标项,作为绍兴纺织、乐清电器、鄞州服装三个典型产业集群的实证定量数据的分析指标,研究不同集群的演进机制与优势来源,同时在实证分析中提出不同的网络治理模型,并将网络治理作为浙江产业集群素质升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区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构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建华  董千里 《物流技术》2006,(8):44-46,75
以陕西省区域物流信息化为背景,对区域物流公用信息平台,产业供应链信息平台,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和企业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思路,技术及组织方案进行探讨,提出了不同层次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内容及区域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集成途径,实现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0.
彭玉婷  褚庆鑫 《价值工程》2009,28(10):140-142
基于分工和交易费用两难冲突,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解释了双边市场形成和演进的根本原因。双边市场是一种特殊的中间平台;它是交易效率改进到一定程度导致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和分工深化的结果。双边市场的出现和发展也预示着市场经济演进到了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1.
1、特色的发现与挖掘 特色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是古典与新古典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根据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应当按照绝对成本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进行产业分工,新古典分工理论进一步指出,成本差异(优势)的形成是缘于要素禀赋的区域差异.因此,一个区域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区域丰裕要素的商品时具有成本优势,从而可以以价格优势参与分工贸易.  相似文献   

12.
1、劳动分工的研究起源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柏拉图、色诺芬最早讨论了分工的原始思想。到17世纪末,威廉·配第继承了色诺芬的观点,把分工同生产率增长、成本降低及国际竞争联系起来,他们的研究为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劳动分工概念的真正形成始于古典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的产业出现,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组织方式,是社会进一步分工的产物,并成为新的增值服务体系。因而应从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提高物流设施的技术含量,全面整合我国现代物流要素等方面来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虚拟物流组织是一种有效整合外部物流资源的理想组织模式,其在响应物流市场需求机遇、资源配置、组织结构柔性以及物流服务能力等方面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而虚拟物流信息平台是虚拟物流组织运行的基础。通过对虚拟物流信息平台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虚拟物流信息平台的网络结构与系统模型结构,并指出了建设虚拟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对于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晨赫  高举红 《价值工程》2011,30(25):26-27
文章简要描述中国物流行业发展数据,并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需求生命周期理论、客户生命周期理论、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物流产业生命周期和发展趋势。认为中国物流产业的生命周期可能呈现"阶梯形"状态。最后给出影响中国物流产业生命周期未来发展的主要市场因素和中国物流产业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差异,指出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城市化理论、产权理论、资本理论、失业理论、景气循环理论、贸易理论以及工业化和层级结构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并阐述了其对解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物流产业整合的目标及其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界定了物流产业整合的概念,提出我国物流产业整合的市场结构、空间结构、传统物流企业改造以及供应链物流优化目标;其次提出了我国物流产业整合的三种模式,即并购式整合、联盟式整合和集群式整合,并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比较评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工理论的物流和供应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学分工理论和交易效率、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研究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揭示了物流功能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互相促进的过程,从本质上认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与分工专业化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性,然后结合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和管理现状,分析促进中国物流业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物流产业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作为中国工业基地的辽宁省一直在东北地区以及全国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担负着东北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社会使命.文章从辽宁物流产业投资现状出发,分析了辽宁省物流产业面临的主要投资问题,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投入、引入民间资本介入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辽宁省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普天物流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天物流)是中国普天整合物流产业资源,集中能力打造的物流产业发展平台,是中国普天发展物流技术装备产业的核心管理单位.普天物流在物流技术装备领域具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为烟草、邮政、医药、图书、民航、铁路、港口、食品、服装等行业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目前正通过业务整合、资产重组,逐步向物流技术装备集团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