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债作为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刺激经济增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国债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是必然的正向关系,即国债发行并非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增长.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以及优化国债的功能期许,它需要的潜在辅助因素有哪些,成为一个必须认真考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我国1985—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的基础上,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对这种相互关系的强度进行了动态检验。Granger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模型的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国债发行规模的原因,对国债发行规模具有较强的调控能力,但财政政策国债发行的冲击对经济增长为弱作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一、目前我国的国债发行与国债发行市场概况 1979年以来,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我国发行了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凭证式国债、记账式国债等一系列国债。这一时期,国债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债作用也不断强化,特别是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为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1998年~2000年国债资金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 1.51个百分点、1.96个百分点、1.65个百分点。国债资金与社会保障支出、出口退税相结合,1998年~2000年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36个百分…  相似文献   

4.
一、政府债务融资 :启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手段国内学者赵志耘和郭庆旺 ( 1999) ,对中国国债融资和国债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作了全面的实证分析 ,认为 10余年的国债特别是增支国债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高培勇教授 ( 1997)也认为 ,政府举债具有扩张总需求的效应 ,从而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余国峰 ( 1997)同志则认为 ,从理论上讲 ,国债对总需求具有双重效应。然而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下 ,国债的发行必然引发总需求的扩张。本质上 ,国债是一项扩张性而非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是说 ,国债对总需求的扩张效应远大于抑制作用 ,总体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债作为一种融资方式体现的是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发行国债,国债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债的规模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债余额从1985年的237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4362亿元,10年内增长了近20倍。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这一市场有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参与同债市场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国债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而产生的,后被赋予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但国债发行导致财政不可持续以致危及国家安全之事时有发生。国家安全非但不能与国债脱钩,反而更加倚重于国债。但与历史上的显性倚重不同,这种倚重是隐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指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债规模稳定发展与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我国国债规模进行现实考察,然后利用国债规模与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的动态关系,构建了国债规模的稳定发展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以前年度的国债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我国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条件,最后以2001年为初始条件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国债规模的长远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在的扩张空间.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发展为国债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金融机构为国债投资提供配套资金,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和国债融资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前,在我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发行国债,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为国债发行和交易创造条件,金融机构为国债投资提供配套资金,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利用中国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金融发展和国债融资的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前,在我国金融体系资金充裕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发行国债,进一步改善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曾经为拉动经济增长发挥巨大作用的建设国债发行处于尴尬境地。因此,必须开拓新的国债投资领域,而推进小城镇向城市化转变将是国债投资的新领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扩大国债投资为重点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反周期政策调节的一次成功尝试.1998年-2000年国家财政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共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5万多亿元.各年度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5、2和1.7个百分点,对实现预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001年,继续发行10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国债和500亿元西部开发特种国债;2002年国债发行量为5936亿元;2003年国债发行总量达到6355亿元,创下国债发行总量的新高.……  相似文献   

12.
李建军 《国际金融》2011,(10):39-42
一、全球外汇走势美联储在9月21日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采取"扭转操作"措施以提振经济增长,即卖出短期国债,购买4000亿美元长期国债。美联储的这一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因此短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这利好美元。尽管美国存在的财政与经济问题不比其他国家少,但举目全球资产,在考虑流动性与债市的前提下,美元依旧是避险标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如何通过扩大内需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国家决策机构选择了以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 以国家对农林水利、交通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大规模投入的方式, 希望以此为契机, 摆脱通货紧缩给经济带来的困境, 刺激经济发展。然而, 以国债方式投入的建设资金, 是一种有偿使用的资金, 是要通过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偿付本息的, 它会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 甚至会带来政府危机。因此, 对国债发行数量的讨论便成为经济理论界的热点。本文认为, 在讨论国债发行规模多大为宜之前, 应分析国债是如何拉动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4.
国债项目资金是指使用中央政府发行长期建设债券筹集的资金。自1998年以来,国务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连年增发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直接扩大了国内需求,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随着国债项目对山区的投入,不断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拉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促  相似文献   

15.
瞿亢  孙佳 《中国外汇》2024,(2):74-75
<正>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期限溢价、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共同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走势造成影响。同时,各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在不同阶段的主导因素有所差异。202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呈现大幅波动态势,但全年累计变动幅度较小。主要经济体国债收益率2023年的具体走势如何?主导其走势的成因是什么?以下笔者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对美国、德国、日本2023年国债收益率走势情况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美债收益率走势:经济增长预期主导2023年,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1—10月整体走高,此后转为下行,其曾于10月升破5%的历史高位,但年末水平已跌至与年初持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运用协整理论等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国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政府消费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与投资支出相比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性结论.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国债从债务负担率及偿债率等指标观察已经显示出过高的迹象,国家要提高国民经济与财政的应付能力,应该尽量通过提高财政收入、化解银行不良贷款、完善市场机制、调整国债期限结构等途径来实现。本文的分析表明,这些年来,我国国债极速扩张,不过是应对短期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应急之举,不是长久发展之计。今后,国债规模的确定,应该以经济增长和市场完善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江准 《云南金融》2011,(6X):82-83
目前,我国国债从债务负担率及偿债率等指标观察已经显示出过高的迹象,国家要提高国民经济与财政的应付能力,应该尽量通过提高财政收入、化解银行不良贷款、完善市场机制、调整国债期限结构等途径来实现。本文的分析表明,这些年来,我国国债极速扩张,不过是应对短期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应急之举,不是长久发展之计。今后,国债规模的确定,应该以经济增长和市场完善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特别国债要做的事情重点不在保增长而在于保就业保民生。当然,要是能在保底线的前提下恢复增长动能则更好。从根本上,经济增长与保就业保民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确立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债规模将有增长的趋势,客观上就要求有一个发达的国债市场来保证这些长期的经济政策顺畅有序地实施。 由于我们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国债市场迅速发展的要求,因而目前国债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仅就其中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