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额的银行不良贷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重大隐患.毫无疑问,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当务之急是要有效化解历史遗留的不良贷款存量,切实减轻银行负担,但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要防范新的不良贷款的增加,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当前,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难点在于我国法律制度、政策和信用环境以及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因此,有效防范和化解辖内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在政府的指导和企业的配合下,积极实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经济整体下行、过剩产能行业"去产能"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吉林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持续增加,资产质量承压.银行机构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但受诸多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处置仍面临困难和问题亟待关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快速增长,不良贷款能否有效处置成为影响银行机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需求条件和处置效率方面对目前我国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集中表现为过高的的不良贷款 ,造成金融机构超负荷经营 ,银行增加信贷投入的主动权受到制约 ,这不仅阻碍了银行自身的发展 ,而且影响了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为此 ,笔者拟对加强商业银行风险资产处置 ,防范化解金融资产风险作一些初浅的探讨。一、银行风险资产处置中的突出问题目前商业银行对风险资产的处置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剥离不良资产 ,二是继续盘活存量。剥离不良资产 ,受到“债转股”政策约束 ,只能从存量上减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数额 ,但减少的比例不大。以某沿海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来看 ,四家国有独资…  相似文献   

5.
徐进  朱幼林 《银行家》2015,(2):118-120
目前,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各商业银行以互联网为依托,陆续为客户搭建了各种创新型网上金融服务平台,为推动业务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在此情形下,银行与客户的网上业务关系体现在各类电子合同之中,电子合同及相关证据的认定是银行网上业务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由于网上电子合同的签署和相关事实的证明与使用线下纸质合同存在较多差异,相关法律规则不够明确,银行在推动  相似文献   

6.
银行不良贷款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阻力,不良贷款的产生,既有宏观经济的外部因素,也有银行自身不可推卸的内部因素。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步入新常态,研究如何灵活运用现有处置手段、借鉴国内外不良贷款处置经验,进一步提升处置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人将银行不良贷款形象比喻为“冰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小。于是,一些银行开始探索运用“苹果理论”来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对尚有价值的不良资产进行“急速”处置,打包处置也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付天佑 《时代金融》2009,(4X):59-60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巨额不良贷款问题已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最大最难障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不良贷款处置现状及启示,提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建立市场化处置不良贷款机制,多渠道化解存量不良贷款。同时指出今后不良贷款工作重点应是防范新增不良贷款,本文从银行角度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此防止新的不良贷款大规模产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商业银行保管箱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法律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与客户关系和银行商誉。从我国现行法律来看,对保管箱业务未作明确界定,理论上对保管箱合同的法律性质也甚有争议,司法实践中的判决也认识不一。本文将以实践中的相关判例为切入点,结合法律相关规定和学理论证保管箱业务的法律性质,并提出完善合同、防范风险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但从近几年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分析,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依然存在。本文以山东省Z市为例,调查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的方法,并对不良贷款处置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主要任务。世界各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有多种可供参考的方式,我国则采取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商业银行资产,但却面临缺乏法律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银行不良贷款的特殊性、道德风险及定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外部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低不良资产比率是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均下降明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过程中也遇到诸多困难和阻力,严重迟滞了处置不良贷款的进程。本文就进一步优化处置不良贷款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执政环境和社会诚信环境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述,旨在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提高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但从近几年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分析,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依然存在.本文以山东省Z市为例,调查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效处置的方法,并对不良贷款处置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汪淼 《金融纵横》2008,(10):68-68
加强新增不良贷款管理是银行稳健经营、有效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农发行各行在大力清收处置存量不良贷款的同时,积极防控新增不良贷款。但是,从总行2007年监测情况看,剔除实施新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增加因素外,一些行不良贷款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特别是商业性和准政策性不良贷款增势较快,  相似文献   

15.
刘青  刘志远  张健 《金融论坛》2007,12(2):27-33
本文分析了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以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作为银行放弃对不良贷款恶性增资概率的替代指标,实证检验了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2005年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银行董事长、行长的更替带来不良贷款拔备与剥离的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银行放弃不良贷款或对贷款质量有更稳健的认识,从而降低不良贷款恶性增资产生的概率.此外,退出董事的资历影响贷款呆账准备的计提,且为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国外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及处置措施,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货款化解处置存在债务承接落实难度大、司法清收总体收效小、核销处置主动意愿低、传统处置方式的处置成本较大、资产管理公司买方垄断地位增加成交难度、向社会投资者转让不良贷款的司法实践不统一等困难及问题,提出了通过构建良好的法律环境、建立良好的资产管理公司运作模式、加强经济下行形势下信用环境的建设等措施加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将银行不良贷款形象的比喻为“冰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小。于是,一些银行开始探索运用“苹果理论”来处置不良贷款,对尚有价值的不良资产“急速”处置,打包处置也就“应用而生”——贷款打包悄然走来“打包处置不良贷款,既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一件大难事”,“要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全面推动打包处置工作。要积极探索,多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破产法》的实施,采用破产重组方式处理债务(主要是对银行的债务)的企业越来越多,破产重组制度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的影响日益显现。本文结合企业破产重组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具体破产重组的实践,对商业银行应对债务企业破产重组时应采取的对策和  相似文献   

19.
银行的贷款发放后,由于客观原因,或者宏观调控,或者诚信不足,使得贷款肯定会出现不良。基于谨慎性原则,银行从经营管理上对贷款质量进行全面、及时和准确的评价,根据贷款按时、足额回收的可能性,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大类,实际上这是银行为分类计提损失准备金提供依据而设置的一项基础工作,后三类被合称为不良贷款,银行对后三类贷款也会额外下功夫加强管理。不良贷款不等于逾期贷款。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是多方面的,进了不良不代表就全部损失了,即使进了损失类有的也能收回大部分贷款。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银行的不良贷款反弹压力还是较大,不良贷款绝对额有增无减,选择合适的处置手段,既可以减少损失,又可以维系银行和客户的关系。本文从实践的角度试图对部分处置手段利弊做一些分析,以便在今后的不良贷款处置中针对项目情况更有效地选择处置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以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作为银行放弃对不良贷款恶性增资概率的替代指标,实证检验了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2005年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银行董事长、行长的更替带来不良贷款拔备与剥离的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银行放弃不良贷款或对贷款质量有更稳健的认识,从而降低不良贷款恶性增资产生的概率.此外,退出董事的资历影响贷款呆账准备的计提,且为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