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陈融 《福建金融》2004,(11):40-41
运用法律武器来防范企业借破产逃废银行债务,是商业银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企业申请破产适用何种法律及商业银行如何及时申报债权、正确行使别除权、充分行使追偿权等方面分析企业破产过程中的银行法律维权工作,并重点介绍针对企业破产过程中几种典型的逃废债务方式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动向     
《中国货币市场》2009,(11):73-73
美国最大的中小企业商贷机构CIT申请破产保护 11月1日,由于政府救助和债务重组失败.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最大的中小企业商业贷款机构CIT集团正式申请破产保护。CIT破产案是美国商业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件之一。由于公司破产,CIT的股东利益将被剔除,美国政府为救助企业投资的23亿美元也可能全部损失。  相似文献   

3.
债务重组往往会对当期损益产生重大影响,债务重组日的判断直接影响到债务重组收益归属的会计期间。实务中,一些复杂的债务重组,例如破产重组债务重组收益目的判断和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债务重组,需要结合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处置模式,在阶段性管理和终极处置手中的国有资产过程中,除债务重组外,主要采取了债转股和申请企业破产重整模式.债转股的问题主要在于回购资金来源和回购违约保障方面;破产重整的问题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变相逃废债务.据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应继续拓展其他处置方式,比如资产证券化、资产置换、企业重组等模式.  相似文献   

5.
企业破产重整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但又有挽救希望的债务人不进行立即清算,而是通过对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协调,借助法律,强制进行营业重组和债务清理,以避免破产并获得再生的法律制度。重整程序复杂,成本高,通常往往需要债权人做出让步或牺牲。重整程序启动后,债权人的有关权利要受到限制甚至调整,而且重整若失败还会形成新的损失。为防止破产重整偏离法律宗旨,变成逃避债务的手段,目前,债权银行在债务人破产重整中应重点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柳 《现代会计》2007,(2):31-34
破产会计也称破产清算会计。当企业重组期结束后,如果重组失败,则企业进入破产状态,会计上选用终止经营假设基础上的处理程序和方法,在清算组的领导下,对企业破产财产、破产债权进行清理、变卖,并按破产清偿顺序偿还债权人的过程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  相似文献   

7.
马秀云 《中国外资》2010,(12):84-84
破产企业在重整过程当中应用债务重组,获得重组收益,然而其确认时点和应用公允价值进行金额的确定问题在实务当中确有很大的争论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破产重整和债务重组,并针时存在的会计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基于新债务重组准则对企业进行债务重组活动的规范,来分析债务重组活动对重组双方的利弊。通过分析文章认为,债务重组活动对于重组双方而言是利与弊并存的。债务人通过债务重组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债权人通过债务重组保障自身权益,应成为各项债务重组活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9.
过去,商业银行总是抱怨立法工作者偏袒债务人,厚此薄彼。例如按规定,破产企业财产清偿顺序是先职工工资福利,税收次之,最后才轮到银行债务。这样七折八扣,届时银行已分不到半杯羹,故有“企业破产  相似文献   

10.
宋淑琴  陈澈 《会计研究》2021,(3):166-179
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陷入财务困境的债务重组和破产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是否关注劳动力成本,为杠杆治理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困境公司的员工规模越大,发生债务重组的概率越大;职工薪酬越高,发生债务重组的概率越小,越倾向于破产.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官员晋升压力大、最低工资标准低的地区,以及无政治关联和民营公司样本中.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了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会关注劳动力成本,既存在政府干预,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现金流谈判的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11.
刘建民 《上海会计》2003,(12):70-71
我国现行税务法规对于兼并破产企业的债务重组(非持续经营),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那些由于历史债务原因,正在艰难地从事正常生产和经营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在主动或被迫对位于主城区的存量资产进行债务重组(持续经营)时,却没有税收优惠政策。本文试就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债务原因,利用拆迁安置项目进行债务重组,对所发生的税务处理提出几点探讨想法。  相似文献   

12.
对资不抵债企业实施破产,是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重要措施。目前,国有企业破产难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破产工作的推进。为此,我们对国有工业企业破产问题进行了调查。 一、国有企业破产中的难点与问题 国有企业破产分计划内破产和计划外破产两种方式。到1999年9月底,北京市共有14个项目列入全国企业破产  相似文献   

13.
张辉 《中国金融》1996,(11):27-28
企业破产与银行信贷资产保全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张辉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某种意义卜说.一此个件破产也是改革所应付出的代价,但应该强调破产必须依法进行,决不可借破产之机逃废银行债务,流失国有资产。遗憾的是目前一些地方盲目破产,大量的银行债权被废...  相似文献   

14.
从各国实践看,商业银行破产具有很大的外部性,其破产很少采用清算方式,而主要采用重组等方式。本文从实践出发,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组应适用《企业破产法》中的重整程序,并明确商业银行资本不足作为其破产重整原因之一,同时指定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作为管理人主导重整。这种做法既有利于解决商业银行破产的特殊性问题,又能够解决商业银行早期纠正措施效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英美俄三国立法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立法要充分考虑到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注意与一般企业破产规则的衔接。破产金融机构债务清偿顺序的安排要充分考虑金融稳定、劳工保护、税收等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6.
前言从1980年至今,企业违约现象及企业破产量急剧增加。伴随着企业破产活动的增加,研究解决企业财务困境的措施和破产方法已成为热点之一,国外经济学家 Chen Weston,Altman 和 KoseJohn 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企业选择破产决策需要考虑企业的财务特点,尤其要考虑企业的质量和资金的流动性。当企业处于财务困境时,首先要评估资产,债权人之间协商是重组还是出售或者继续经营,当企业宣布破产决策时,对市场有影响的大企业会引起证卷价格变化,企业采用不同的破产法,其股票回报率和债务回报率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破产会计对象就企业破产的程序而言,属于法律范畴;但就其内容而论,则主要是会计管理问题。从破产程序中不难看出,企业破产过程主要包括和解整顿与破产清算两个阶段,涉及债务人、债权人、清算人三方面主要关系人。在和解整顿期间,债务人仍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8.
张勇 《财政监督》2004,(6):60-61
一、企业改制重组中逃债的主要情形分析1、利用破产方式逃废债务。破产制度是调节和处置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非正常状态下的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的法律制度。一些企业却利用《破产法》逃废债务,侵害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如有的企业在改制中,将同一行业或者不同行业的若干企业合并为总公司,把原企业的有效资产划转到总公司,而金融机构的债务继续留在原企业,然后对原企业实施破产,或者以一个  相似文献   

19.
一、国有企业破产执行中的难点1.国有企业破产时的职工安置,是当前制约着我国破产制度普遍实施的关键因素。破产企业职工中,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职业转换困难,特别是一些不发达地区和城镇,本来就业压力就很大,困难多。年龄大、工龄长的职工,再就业就更为困难。同时,如果对职工安置不当,很可能激化职工不满情绪,造成社会的不稳定。2.企业破产中行政干预太多,操作不够规范。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干预企业破产,在接收企业方面,与上级政府讨价还价,抬高费用;在银行债务等方面,则利用行政影响干预债务清算,有些地方政府代破产企业编制破产费用、财产评估、处置等方面随意性大,难以达到依法破产、合法破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们在核销银行呆坏帐时发现企业破产过程中存在严重损害债权人——银行合法权益的现象,个别地方借企业改组、兼并、破产来逃废银行债务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造成了大量银行债务在合法外衣的遮蔽下被废弃,国有资产流失严重。问题的出现既有法规上的不完善,又有制度方面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企业破产法》虽然规定: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和债务人均有权提出破产申请。而目前企业破产大都是由债务人提出的,相反,作为债权人的银行申请破产的企业几乎没有。这种现象的存在主要是我国现行企业管理体制所决定的,企业破产需要企业主管部门或政府批准同意,企业是主管部门或政府的附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