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为金融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金融学科,对传统金融学提出了挑战。其主要理论有价值函数,过度交易和交易不足,羊群效应等等。中国目前的市场远不是一个理性市场,因此,行为金融学在中国将大有用武之地,我国的许多金融问题都可以用行为金融理论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
股市和债市波动溢出效应是金融市场波动的基本特征,研究其机理能够更清晰认识两个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和交互波动关系。针对目前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本文从资金、价格及风险等角度研究股市与债市的关联性,分析两个市场存在波动溢出的理论基础;用行为金融学解释波动溢出的产生机理;最后,阐明波动溢出效应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它是引导社会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实现二次配置、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作为传统的金融学模型的基础,新古典经济主义是它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描述了经济人自私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尽可能利益最大化且多有非理性的特征。任何资产的价格由市场来配置,需求和供给会影响到价格。传统金融学建立在理性决策之上,但是它存在着先天缺陷,因而出现期望效用理论。行为金融学是一个崭新且飞速发展的领域,它克服了传统金融学将人固定为同质理性人。行为金融学在认知心里学理论方面,结合人类主观思维对金融现象和问题的解释和预测,在这个条件下,人们是如何进行预测的。同时现代研究指出,在有效市场理论框架下,传统理性投资者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理论不能解释许多现实问题。行为金融学理论意在协调投资行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在内的与传统理论相互矛盾解释。  相似文献   

4.
开发式证券投资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违规操作特别是价格操纵问题却屡禁不止,与之相关的"窗饰效应"现象有越发严重的趋势。法制法规的不健全、监管的不到位和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不合理均是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本文认为应当从上述三方面的不足着手,积极寻求解决"窗饰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行为金融学实际上是金融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是将心理学引入了的金融学而产生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由来是由于专家和学者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验证的过程中发现的如"日历效应"、"股票溢价之谜"、"股利效应"的一些现象,不能用传统意义的金融学解释,由此就有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视野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所谓的行为金融学实际上是金融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是将心理学引入了的金融学而产生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的由来是由于专家和学者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验证的过程中发现的如"日历效应"、"股票溢价之谜"、"股利效应"的一些现象,不能用传统意义的金融学解释,由此就有了行为金融学的产生。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视野对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股票市场是实体经济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为了能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非对称性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本文从行业波动性的角度入手,根据A股市场的波动情况,得出符合我国不够成熟的股票市场的波动特征,并运用杠杆效应理论、波动反馈机制和行为金融学理论对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8.
IPO抑价是资本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异常现象。对于造成这种异象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本文基于行为金融视角,采用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IPO抑价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IPO高抑价源自于二级市场过高的首日交易价,二级市场投资者异质信念是造成我国IPO抑价程度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羊群行为是造成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一种非理性行为,这种行为的存在与否对于期货市场价格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在归纳总结学者们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着重运用CCK模型对我国上海期货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上海期货市场整体上存在着羊群效应,在市场上涨时投资者羊群效应更加明显,“追涨”效果明显大于“杀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行为金融学中小公司效应、价值股效应、动量效应以及反转效应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以A股市场2000-2018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探究结合行为金融因素的多因子模型能否较好地拟合股市。研究发现,A股市场不同板块对于各个因子的偏好与权重不同,而单一股票也很难通过多因子去很好地解释超额收益,而本文希望通过实证分析来展示非理性因素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羊群效应(herding)是股市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羊群效应的研究是当代行为金融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基于资产β系数横截面方差(cross-sectionalvarianceoftheindividualassetbetas),检验并比较分析了沪、港、美股市羊群效应的程度,得出了中国股市的羊群效应大于香港和美国股市,并阐述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股市存在明显的逆羊群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将研究地区间通货膨胀差异的基于生产率视角的巴萨效应理论改进为一个更系统、适合于经济体内部的分析框架。本文验证了1992—2019年间中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通胀和经济增长间存在宾大效应。在分析巴萨效应是否可以解释国内宾大效应时,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发现巴萨效应的理论核心成立,并确认劳动力市场地区间存在分割是其成立的前提;同时,本文也发现两个悖论:一是贸易品价格的一价定律偏离与部门间相对价格效应都是通胀差异产生的重要原因;二是制造业相对生产率增长更快的省份,总通胀率反而更低。本文认为这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有关,反映该特征的国内巴萨效应理论模型可以解释中国地区间通胀差异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由于经济人的理性假设造成实际的偏差,导致现代的金融学碰到了一些难以解答的现实问题。行为金融学是以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为出发点,来研究和解释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理论依据,这些心理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念、偏好和决策。随着越来越精准的金融经济数据的获得,人们对行为金融学框架理论进行了大量印证研究。以下研究表明,行为金融学确实能够很好的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传统主流金融学难以回答的很多现实经济现象。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作为基础,将对有限理性前提下的个体以及群体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等方面已有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汪松树 《财政监督》2014,(10):32-36
近年来,有关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兴起,其中"媒体效应"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就"媒体效应"的来源——行为金融的发展和有关理论进行文献回顾;接着回顾广义的"媒体效应",即对媒体在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以及政治选举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总结;然后就狭义的"媒体效应",即媒体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同时解释媒体效应产生的三个假设;最后就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媒体效应"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兴起,其中"媒体效应"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就"媒体效应"的来源——行为金融的发展和有关理论进行文献回顾;接着回顾广义的"媒体效应",即对媒体在资本市场、公司治理以及政治选举等方面的作用进行总结;然后就狭义的"媒体效应",即媒体与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同时解释媒体效应产生的三个假设;最后就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媒体效应"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房地产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但部分城市房地产泡沫化严重,价格严重脱离实际,投机氛围浓厚,而某些城市的楼市却异常冷清。对于我国房市火爆及存在的各种异象,传统经济金融理论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本文基于中国最新的房地产市场数据,阐述楼市火爆及异象的具体表现,并从行为金融学视角出发,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开发商、投资者和决策者的心理偏差及非理性行为放大了价格泡沫,并且彼此相互作用、联系紧密,共同促成了房市火爆与乱象丛生。  相似文献   

17.
颜林蔚  赵莹 《中国外资》2014,(2):208-210
当前,随着对于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金融学以有效市场为核心的部分资产定价模型在实际研究中遇到了许多难以解释的异常状况。而行为金融学的出现,则在这一方面对于传统金融学理论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本文着重藉由实证研究介绍了BSV、DHS这两种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资产定价模型。BSV模型的研究基于在一连串同向消息刺激下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而DHS则是通过投资者的过度自信而带来的过激反应或者反应不足,来解释股票价格短期内的异常波动行为。总之,这二者通过对于投资者情绪的定量分析,弥补了传统金融学理论对于资产价格异常波动时的解释不足。  相似文献   

18.
黄迪  蒋胜 《金融与经济》2003,(10):37-39
股市财富效应是一个与相关因素交替发展的动态过程,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表现形式,本文另辟蹊径尝试以行为金融学及相关心理学研究成果,解释股市财富效应,试图发现影响财富效应活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希望可以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借助VECM、带误差修正项的双变量TGARCH模型以及DCC模型,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和双向引导关系,期货在价格发现中起主导作用;期货市场不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现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向非对称效应;两个市场间仅存在单向的波动溢出,表现为现货市场向期货市场正向溢出;误差修正项对两个市场的波动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可以更加准确地刻画两个市场的波动性;DCC模型表明信息在两个市场间是流动的,两市的整合程度较高,但两市的相关系数还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20.
股价涨跌幅限价措施作为修正市场失灵的手段,它对股票市场的运行及其风险配置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股市限价交易制度阶段的划分,以上证指数实际运行数据为样本,对我国对称性涨跌幅限价机制的影响进行了经验分析,揭示了对称性涨跌幅限价机制的非对称效应,并对这种非对称效应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做了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基于价值函数理论的VF-EGARCH-M模型,对我国股市对称性限价机制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极值理论的运用,提出了非对称性涨跌幅限价机制的最优设计方案,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对最优设计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