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纵观经济学史,李斯特是首位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对今天仍处于正统地位的斯密学说进行系统批判的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由于古典经济学家混淆了价值理论和生产力理论,从而只是探讨了个人经济学和人类经济学,忽视了国家经济学。如果考虑到国家经济学,动态的贸易保护政策才能最终实现自由贸易,并最终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李斯特的经济理论无论对经济学本身还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与经济伦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广泛渗透于市场理论和组织理论中的网络经济理论,已对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全面的挑战,而我们对这一新的理论还缺乏具有理论深刻性和实践操作性的系统研究。70年代美国兴起、至今已波及全世界的“经济伦理学运动”,对当代经济昭显。加强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对于我国建立完善的市场秩序十分必要。随着经济伦理学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伦理已成为当前学术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网络经济不但需要高超的信息技术,更需要深厚的伦理滋养。  相似文献   

3.
张华  王美霞 《现代经济》2009,8(1):86-8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学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原有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理念、方法和内容往往被市场经济实践和经济学理论的发展甩到了身后,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成为一个持久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与是否教授西方经济学可以相提并论。 与其他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论文略有不同,本文从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探讨教学改革的原则、方向和具体措施,本文力求在深入考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使得这一实用的课题研究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影响了美国等当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一些基本结论也在这些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印证。李斯特的理论对研究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无疑是欠发达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一个法宝。我们有必要研究借鉴李斯特的国际贸易理论,重新思考我国国际外贸政策选择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失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出发,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分析我国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产生和社会后果,得出结论: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我国当前相对过剩人口大量存在不仅在于扩大了城镇贫困的范围和程度,使群众的基本利益受到损失,影响社会稳定,更有可能对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制约,使20年改革开放的成绩毁于一旦。因此,必须从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现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党十三大以来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一项重大发展。它的形成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框架臻于完善,明确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改革方向和改革途径,赋予了经济体制总体改革方案和措施以更高度的可操作性。所有这些对于清理和理顺改革进程中旧的新的经济社会关系,对于完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十五大报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新突破的理论,不仅是对我国改革新实践的新概括,而且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理论研究和各国经济增长实践表明,技术进步对一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察技术及其与产出的关系,推动技术进步的源泉,我国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弗里德里西·李斯特从落后国家角度提出了以关税保护为核心的贸易理论,为经济落后国家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鲜明的理论指导.李斯特的国际贸易理论对我国外贸政策的制定原则具有两点启示:国家利益的至高无上性;协调各利益集团的均衡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外贸政策应坚持以下方向:发展内贸,练好内功;积极参与双边及区域贸易合作,强化外力;协调贸易政策、外资政策及产业政策的配套,形成政策合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我国经济竞争区分为竞争特殊、竞争一般、竞争升级 3个阶段,指出随着我国“入世”竞争将进入升级阶段,因此,我国竞争主体必须研究理论和实践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我国经济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这决定我国经济改革将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本文利用产权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特色作了初步探讨,并对完善国有经济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小康生活的实现具有速度快、指标全面、覆盖率高和实现内容现代化等优势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各地区城镇差别和各地区农村差别的非均衡性特点,因此,应根据我国小康生活实现的这一特点,继续完成部分地区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鼓励部分地区由小康向富裕过渡进而全面建设优质小康生活,为本世纪中叶实现富裕生活水平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经济理论是辛亥革命以来关于富民强国的经济观点、理论与学说的概括和总和,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新学科。王毅武教授长期潜心于此领域的研究,他运用"论从史出、人从论出、史论结合、精于评论、把握脉络、重在发展"的方法,从学科架构、专题研究与学术评论三个方面客观、准确、公允地阐释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产生、发展、完善以及创新的内在逻辑性,把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4.
政策性金融在资源配置中具有特殊作用,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地位需进一步强化,体系待完善。应从加快建立政策性金融法规和专门的政策性金融监管机构、拓宽政策性银行的筹资渠道、加强现有政策性银行的建设及适时增设新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几个方面出发,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较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我省中小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在即,我省中小企业管理滞后、经验缺乏、信用度差、融资困难、人才流失等使其在入世后受到重大冲击。与此同时,随着政府部门对中小企业扶植力度的加大,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入世所带来的各种机遇,在经营策略上应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积极创新,随机应变,留驻关键人才,使其在入世后更加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包括利润转移理论和外部经济理论两大分支。从外部经济理论视角出发,可以对国外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技术创新、南北技术扩散、合作研发和产业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尽管WTO有关规则限制了传统的基于利润转移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应用范围,但是从外部经济理论出发的基于技术创新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提出R&D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和合作研发政策等产业政策形式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一制约,而且符合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对于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给我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尤其是能够为中欧合作开辟新的平台,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中国能够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的积极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推动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内需,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当然,在学习西方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中国应当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平稳,国内生产总值逼近100万亿元,较2018年增长6.1%,比当年CPI涨幅高3.2个百分点。2019年的整体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基本实现了政府对物价水平的调控目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但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基本逻辑和机理均在发生变化,而这次重大疫情的冲击将会使这种转变加速显性化。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受疫情和猪肉价格上涨翘尾影响,预计2020年我国CPI涨幅将呈“前高后低”态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市场分割是中国经济转型在特定阶段出现的一种市场结构或状态。从组织社会学制度理论的视角看中国市场分割可以发现:中国的市场分割存在着行为权力的分割现象,市场分割不仅源于制度和政策的差异,同时也有制度与政策执行中的差异。市场分割中的地区性行政垄断、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及非整合状态,反映出现阶段的中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实践特征为正确认识生态问题的根源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解决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态问题凸现的原因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应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和当今的国际形势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