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中国建设经济强国的背景出发,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引资战略,着重研究了世纪初中国外资政策的选择与战略定位,以及如何通过培育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使中国成功地走上通往经济强国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2003年中央政府区域政策调整和对香港经济重新定位后,粤港澳“大珠三角”整合成功和优势互补,令珠三角在中国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再次得到确认。但中国最为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依然面临一个“中央政策-地理范围-产业结构-内部体制”四位一体的问题,制约了它重现昔日辉煌的速度。新一届深圳市政府正在采取一套比较务实的办法,利用有利的政策环境,通过“适度重工业化”等策略,以自身的努力来实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7,(168):1-14
基于中国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需要,我国石油企业需要大力推进其国际化战略。政府各部门对于石油企业的国际化,在财政、税收、外汇、金融等各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但也还存在部门间政策不协调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营销联盟是21世纪企业营销发展的新方向,也是西部中小企业顺应市场环境变化、提高市场营销能力的一种新的战略。这种战略的成功运作不仅需要企业在建立营销联盟时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确立共同目标、加强合作意识、创新营销理念,而且也有赖于西部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对冲概念和风险管理理论,作者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该框架涵盖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研究中的传统战略和市场研究途径所没有涉及的一些复杂性。这种分析视能源对冲为一个具有自反性和或然性的战略,它同时包含了合作、竞争、摩擦、潜在的冲突和旨在使风险最小化及应对紧急状况等因素。结合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争论并考察"战略"与"市场"的分析途径,作者认为,中国能源安全研究应超越这些传统研究途径,安全化框架是理解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的有效工具,但在解释中国能源安全政策时也存在局限。对冲概念与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解中国能源安全政策提供一个更加透彻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入对冲概念和风险管理理论,作者建立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该框架涵盖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研究中的传统战略和市场研究途径所没有涉及的一些复杂性。这种分析视能源对冲为一个具有自反性和或然性的战略,它同时包含了合作、竞争、摩擦、潜在的冲突和旨在使风险最小化及应对紧急状况等因素。结合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争论并考察"战略"与"市场"的分析途径,作者认为,中国能源安全研究应超越这些传统研究途径,安全化框架是理解中国能源安全政策的有效工具,但在解释中国能源安全政策时也存在局限。对冲概念与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解中国能源安全政策提供一个更加透彻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高速增长为中国手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手机产品的两重特性和手机产业纵向分工的特点是中国手机产业特别是本土品牌快速发展的基础。政府的政策也有力推动了中国手机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条件下,本土手机企业要制定国际化战略,政府的政策也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8.
刘宁 《辽宁经济》2005,(2):35-35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并将这一政策列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财税政策作为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因这一政策的实施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独特的区位优势,大胆的政策定位,持续的合作实践,良好的区域反响,使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开放开发在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具备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顾博 《中国高新区》2010,(12):106-108
浦江创新论坛是由科技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上海市科委、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是我国创新领域最高层次的国际论坛。论坛致力于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搭建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平台,促进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为探索中国创新之路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香港《大公报》4月19日】“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中国政府必须有效控制石油消费,否则在石油消费迅猛增长趋势下,不但中国经济无法承受,世界经济也无法承受。”针对中国政府将出台新的轿车消费税政策以限制大排量豪华轿车的政策动向,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葛家理向本报指出了中国能源战略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刘锋 《珠江经济》2008,(7):4-10
中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区域政策基本架构日趋清晰,可概括为1334的框架,即贯彻区域协调发展这1个总体要求、完善3个基础环境、推行3类区域政策、健全4类协调机制。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若干新趋势。对新加坡而言,除了过去经常提及的东部沿海三大都市圈以外,新的重点政策区域和其产业重点都将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对当前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及国内学者对有关该问题实质的探讨作了梳理,提出“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实质不仅仅是一个贸易壁垒这样的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单纯是一个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中国和平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大转变的战略问题。其实质是在中国经济崛起、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过程中,发达国家为促使中国经济建立与其相容的竞争规则,进而构建新的世界经济协调机制的战略博弈。最后,本文就中国面临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挑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起至今,日本观光立国战略实施已有5年。在过去的5年中,日本政府在观光立国战略的体系框架下制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日本各界对于观光立国战略的成功实施都寄以厚望,希望观光立国战略能够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从政治、经济双重角度分析和探讨这些政策法规出台的背景、政策法规其本身的内容、实施的状况、取得的实效、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后,我们认为这些政策法规将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旅游业将成为日本针对国内的方方面面进行改革的契机,一方面观光立国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一战略也将为日本努力成为政治大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张唯实 《发展》2006,(11):67-68
西部是一个农业地区,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西部农村人口多,增长快,而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产生了较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是现阶段西部面临的重要人口问题之一。反贫困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而西部农村反贫困又是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中之重。要消除西部农村贫困问题,关键是要找准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源,进而制定科学的反贫困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认为对跨国公司来说,必须考虑中国市场环境的差异性并采用适应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才能取得成功:文化敏感度确认及价值维度分析;建立基于中国文化的独特的竞争机制和领导战略;建立独特的激励政策和领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0月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成都出席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致辞时,告诉来自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的领导和企业家,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1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张永丽  李国政 《改革与战略》2012,28(1):126-128,157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文章在全面评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演变、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和区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效果等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制定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实践中,特别是近10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为带动力量、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政府主导、社会帮扶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普惠性政策与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衔接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我们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横纵向整合战略机理和非市场战略行为的分析,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期,企业的非市场行为对于成功实施整合至关重要,并重点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整合战略中需要非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的特征有哪些、非市场行为如何与市场行为共同作用于整合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