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IMC到整合营销的分析及发展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忠华 《商业研究》2005,(24):44-47
IMC是20世纪90年代营销界的一个重要内容。从IMC发展到整合营销理论是营销理论发展的合理逻辑。整合营销理论是以4C、5R等为分析的基础,顾客导向和竞争导向的平衡为其发展的战略逻辑。各利害关系人的互惠最大化是整合营销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现代营销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独特销售主张"到"品牌理论"再到"整合营销传播"(IMC).作为中国报业的标杆,广东报业在数据库建设、内外整合、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经验,但与IMC的理论精髓和国外IMC的应用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从"业务整合"上升至"全面整合";从"以...  相似文献   

3.
USP理论是营销传播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与定位理论、BI理论、IMC理论有着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对营销传播理论的发展起着基石的作用。文章讨论了USP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历史局限,尤其探讨当下USP理论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丹 《商业研究》2000,(5):136-137
IMC(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的传播给了我们以很大的启示.对IMC理论许多人已经清楚,笔者所思考的是IMC的门槛成本到底有多大,换句话说我们要克服些什么障碍.  相似文献   

5.
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精要及其发展方向(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刚 《中国广告》2004,(5):175-17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新的营销传播方式,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简称IMC)风靡西方广告界、媒体界、企业界,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IMC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目前,尽管IMC还处于正在不断完善与实践阶段,但它的兴起与进一步发展已打破了营销领域中占重要地位的结构性概念,即4P(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为核心的营销框架,并显示出将替代传统营销理论而成为主流范式的征兆。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来龙去脉整合营销传播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已被公认为新营销时代的主流,被推崇为"带领企业走向21世纪的营销传  相似文献   

6.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被认为是21世纪营销发展的新趋向,是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工具。本文认为在景区之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有必要引入IMC理论。本文首先分析了景区营销现状,并从营销与传播的关系、传播学理论、景区产品特点三方面对景区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1996年9月至1997年10月,卢泰宏教授与合作者先后在《国际广告》杂志发表了"IMC系列"文章共7篇,是国内最早介绍整合营销传播的系统性文章。◆1997年9月,李世丁教授主持"IMC的理论框架与企划模式研究"获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项目资助。◆1998年2月,南开大学陈炳富教授指导的韩国留学生申光龙答辩通过  相似文献   

8.
重新审视整合营销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欢 《中国广告》2002,(1):36-38
时下,"整合营销传播(IMC)"成为广告界与营销界议论的一个焦点,业界各类人士纷纷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大力鼓吹 IMC:与此同时,诸多广告公司或营销顾问公司也纷纷打出"整合营销"牌,每一个都声称已经具备了专业一流的整合营销传播能力。一时间,"整合营销传播"被炒得沸沸扬扬,各方赞美之辞不绝于耳:IMC 被誉为"21世纪全新的营销理念","企业商战制胜的至尊法宝"、"塑造品牌的强大武器"……似有掌握了 IMC 就掌握了营销的金钥匙之势。然而,一种理论的引入,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赞扬、褒奖,以及不遗余力的推崇,更需要的是每一个业界人士对其进行自觉而冷静的思索,去粗存精,去芜存菁,找到其理论的精华所在。然后从实际出发,将之放置于中国这一特定的市场环境中,  相似文献   

9.
整合营销传播(IMC)作为对企业营销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帝国”,是一个从M出发的,由M、I、C三部分内在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其中,M(营销)是中心,C(传播)是手段,I(整合)是策略。因此,MIC可以作为一个分析框架,既是完整理解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基础,又是透彻理解IMC理论与USP理论、品牌形象论、定位论、关系营销论等营销理论之间起承演变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IMC,你被谁抛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鑫 《中国广告》2004,(2):38-39
整合营销传播,(英文缩写IMC),是几年前沸沸扬扬的传播学理论,其理论在中国内地发源于舒尔茨教授的《整合营销传播》一书,由科龙大规模引入企业实践而发展,以舒尔茨教授访华推至顶峰。最近两年,这一理论似乎少了被传播界人士所提及;过去动辄就要给客户  相似文献   

11.
董婧 《广告大观》2009,(6):103-108
全球品牌峰会是由美国整合营销传播协会(IMCA)、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国西北大学IMC中心联合打造的国际顶级品牌研讨交流平台。会议的宗旨是荟萃全球品牌精英,推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品牌发展经验和品牌理论的交流,引领全球品牌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冯斌 《中国广告》2003,(7):28-28
《IMC》中文版封面中央赫然印着"21世纪企业决胜关键"这几个大字,似乎要让人相信,有了这来自美国的营销理论,中国企业的营销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我则认为,IMC仅仅是营销战略的一个分项,过分夸大其作用是有害的。因为,无论从目标还是方法上看,营销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执行。首先,IMC成功的硬件应该是理性的营销体系。我们的老祖宗孙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从五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决胜的条  相似文献   

13.
整合营销传播(IMC)作为对企业营销具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帝国”,是一个从M出发的,由M、J、C三部分内在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其中,M(营销)是中心,C(传播)是手段,I(整合)是策略。因此,MIC可以作为一个分析框架,既是完整理解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基础,又是透彻理解IMC理论与USP理论、品牌形象论、定位论、关系营销论等营销理论之间起承演变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隐喻型IMC要素的整合内敛机制表现于目标内敛、系统内敛两个基本途径,应建立隐喻型IMC内敛机制与运作水平的效价评估机制,促使IMC效应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6,(3)
<正>《整合品牌传播:从IMC到IBC理论建构》讲述中国社会已进入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社会化媒体叠加的网络对代,呈现出革命性颠覆性的发展趋势,并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书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及品牌传播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并用全新角度对品牌传播理论进行了系统建构,以整合营销传播为理论研究起点,提出了从价值关系、价值整合到战略组织传播的三大全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张莹 《财贸研究》2004,15(2):91-94
IMC(整合营销传播)带来了营销方式的变革,是企业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然而,我国企业在导入IMC过程中遇到了诸如对利害关系者重视不够、营销传播管理者水平不高等障碍.因此,必须采取建立消费者数据库、搭建现代客户导向型企业组织结构等策略正确导入IMC,真正发挥其效力.  相似文献   

17.
朱洁 《广告大观》2003,(9):71-73
当前.无论广义还是狭义IMC理论.都只在中观和宏观的层面上探讨营销与传播整合的问题,而没有从宏观原则深发到微观领域。在广告公司从事房地产广告文案和创意的经历使笔者发现,在具体的广告运作中,营销概念和广告表现常常处于分离状态,因而不能很好地实现营销与传播的整合。为了解决营销实践中的房地产广告何时有效的具体问题,本文提出了微观IMC的理论,运用到房地产广告中即是一种二度整合理论。  相似文献   

18.
沈虹 《广告大观》2010,(8):41-42
经典的舒尔茨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和陈刚教授的非常年轻的CCM理论,从中西方思维差异出发研究这两个理论,对我来说有一段渊源。我有幸与舒尔茨和陈刚两位教授均有良师益友之缘,而舒尔茨教授一直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交往越深,越觉得这位耄耋之年的美国老人的思维正越来越东方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整合营销理论的汽车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营销理论(IMC),既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利器,也是企业在管理中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发展的有效手段。其主张把一切企业的营销和传播活动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对某一品牌的一致信息,以增强品牌诉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汽车的营销与整合营销理论的相结合是对一个新型营销模式的探索,本文在对整合营销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车整合营销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20.
冷眼看4CS     
近来,营销界、广告界常常谈到4CS,各界人士纷纷发表文章、著书立说,大力鼓吹4CS、鼓吹 IMC(整合营销传播)。如有人撰文道:"尽快了解和掌握 IMC,对我国广告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