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胜任力是绩效优异者的潜在特征,胜任力思想及其技术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管理理念之一。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状况对高等学校的教育的发展壮大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以胜任力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建构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胜任力模型,并以此模型为依据,探讨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开发,以期进一步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胜任力维度划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胜任力理论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待进一步深化,需要在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开发和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管理实证研究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选聘工作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稳定.目前,广泛运用于人才测评的目标选择程序,作为人员选聘的一种有效测量手段,可以与胜任力模型结合,尝试将其用于高校辅导员选聘机制的研究和测评程序设计,这为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对高校辅导员选聘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加强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管理和研究,提高辅导员的知识和素质,完善辅导员胜任力,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思想政治工作与辅导员工作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课题。可在深入剖析胜任力的涵义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做出界定,进而构建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胜任力模型,塑造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校园文化,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管理机制,这或许就是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是目前高校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要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要求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自觉不仅必须明了一般教师应拥有的专业自觉,还须充分意识到思政课具有特殊的专业性,即鲜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专业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内在素养不断提高和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长期以来,存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自觉缺失的现象,其专业素养与国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自觉的养成,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加强自我修为,另一方面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学校、同伴等的支持,这样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一个真正自觉的专业发展者。  相似文献   

8.
中央高度重视此次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求必须做好的工作有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课程体系;加强新课程的大纲、教材的编写工作;开展教师培训;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会面临一系列的变化。公司财富更加依赖于其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需要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将来自于员工的胜任力。本文综合了胜任力和胜任力分析的有关研究结果,提出了胜任力研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所带来的思想创新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是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的这项功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现"两个转变"是基本前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六化"是中心内容,"七个结合"凝聚"三种力"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卢湲太 《全国商情》2012,(21):78-7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需要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知识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倍加珍惜参观考察活动的学习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整体结合,形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教师高度重视教学法创新途径的研究,但对于教学法创新途径的研究大多局限在教学媒介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其实教学法创新途径应该以教学的各个层面要素为支点,以实现教学法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审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途径,其现状并不能满足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支点,其实并没有实现教学法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必须突破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的瓶颈,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创新途径;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达到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当前国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从胜任力的内涵入手,对胜任力的定义、分类、胜任力模型、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当代国内外关于管理领域和教育领域中小学教师、大学教师胜任力特征、高职教师胜任力特征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向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和重要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知识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素,以期初步探索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包含着丰富的系统论思想.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透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深刻寓意。文章认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相关理论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整体性地位,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步伐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动态性原则.课程改革实施中环境、对象和渠道的多元性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开放性本质。  相似文献   

16.
将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一种新思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生命教育为切入点,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当今生命教育的缺失,进而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改革创新要求。结合多年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笔者提出通过思政课提高“三个力”,即学生的感恩力、素养力,教师的亲和力,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的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的建设是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团队建设环节中,基于课程设置的教研室教研活动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团队意识的形成,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团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传递马克思主义的桥梁和纽带,青年教师德水平又决定着我国未来的教育水平,因此,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意义重大。本文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了高校思政理论课青年教师科研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了其提高科研能力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全面创新中越来越注重人事管理工作,因此,加强对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培养和工作行为改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普遍存在标准模糊、配置不平衡和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而目前最适合高校职工工作特征的管理制度就是以胜任力为核心的行为绩效管理。本文就从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缺点出发,阐述了基于胜任力的管理的先进性与优越性,并具体介绍了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在高校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