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前言目前国内大银鱼的移植方法主要有亲鱼移植法、仔幼鱼移植法和受精卵移植法。大银鱼通体无鳞,鱼体娇嫩,出水后极易死亡。尤其是在北方地区,由于采用拖网捕捞,经过长时间的拖曳,大银鱼存活的几率就更小了。仔、幼鱼的生命抵抗力和对外界化学性及机械性影响的忍耐力(耐运输性)较差,所以在北方地区亲鱼和仔、幼鱼都不宜大批量、长距离移运,一般很少作为移植材料。而受精卵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胚胎发育期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并且移植受精卵的方法简单,早期发育阶段可塑性大,又可避免传染病的传播,所以北方地区一般都以受精卵作为移…  相似文献   

2.
<正> 太湖新银鱼是一种小型的经济鱼类,它生命周期短、繁殖力强,移植具有投资少、效益高、周转快和节能等优点。针对千岛湖饵料生物丰富,历来放养鱼类品种单调,投放量不足,运用生态填补理论,借鉴云南省滇池移植太湖新银鱼的成功经验,在浙江省水产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和浙江水产学院师生的密切配合下,从1991年开始,淳安县渔业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赴太湖采集新银鱼受精卵151.3万拉,孵化幼苗60.52万尾,放流千岛湖。  相似文献   

3.
<正> 一、水域条件 凡是水库水位相对稳定,水深在5—15米,水质没有被污染,水域中凶猛鱼类(如马口鱼属、鳃鱼属和红鲌等)较少,浮游动物资源丰富、水质较肥,有丰富的小型野杂鱼、虾类,具有硬泥、泥沙或沙砾底质的大中型水库均可移植。 二、移植技术 移植大银鱼以移植大银鱼的受精卵较  相似文献   

4.
<正>家鱼受精卵的孵化过程是人工繁殖的重要环节之一,现将其孵化注意事项简述如下,以供参考。1、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受精卵在孵化中主要的环境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温。家鱼的胚胎发育与水温有很大的关系。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水  相似文献   

5.
浙江开展银鱼增殖王全武浙江省银鱼移植增殖推广工作是从1990年开始的,首先在新安江水库进行试点,通过三年努力,1993年获得了成功,推广情况如下:一、试点情况:新安江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大型水库,从1990年起连续三年移植太湖新银鱼(小银鱼)受精卵...  相似文献   

6.
自1995年,农业部与水利部加速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况:一是如河南陆浑水库、山东许家崖水库、北京海子水库、内蒙古莫力庙水库等水域,是在移植后2年—3年,取得了生产性效益,收入颇丰,但不能持久稳产。二是有的水域只见生物学效应,有的水域虽然投放大量受精卵,但当年不见龟,这些情况特别对已经大量投资而见不到生产性效益的单位,压力较大。为及时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正确分析各类问题发生的原因。一、大银鱼受精卵成活…  相似文献   

7.
大银鱼是一种适应范围广、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世代交替快、经济价值高的小型名贵经济鱼类,是大水体优良的移植、增殖品种。喜鹊湖于1999年移植大银鱼,2000年获得生物学效果,2001年取得渔业效果,近两三年提供捕捞群体年均产量30吨,以每吨3万元计,经济效益年均90万元,亩产效益240元。喜鹊湖大银鱼移植后,最终能够形成稳定的经得起捕捞的渔业资源,主要在于采取了有效的资源保护与增殖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银鱼移植的水面近160万亩,从近几年生产经营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欠佳的现象,我们通过总结近几年来银鱼生产经营中的经验与教训,从科技角度提出银鱼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参考。一、银鱼移植品种的选择虽然我国银鱼品种较多,但适于引种移植的仅大银鱼和新银鱼两种。大银鱼适于我国北方水域。从我省的情况来看,以选择新银鱼为好。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其一,新银鱼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优于大银鱼。我国北方水域盛产大银鱼,年产量约2000吨,主要销往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相似文献   

9.
<正> 湖北省农业委员会重点资助项目、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水利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大水面银鱼移植与增殖,从1994年11月开始经过四年的试验研究,目前已获得成功。 该项目成功地移植与增殖了近太湖新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三个银鱼种类。其中,近太湖新银鱼在我国、我省移植属空白,大银鱼的移植与增殖在我省尚属空白。所得出的理想放养模式采用同一水库、湖泊中移植与增殖二个银鱼种类,即近  相似文献   

10.
<正>银鱼是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素有"水中软黄金"之称,是我国重要出口创汇型水产品种。发展大水面银鱼移植产业不但能够出口创汇,还能带动当地食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1.
<正>大银鱼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范围广,世代交替快,是水库优良的移植、增殖品种。大银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号称"水中黄金",是我国近年来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大银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地下水、自来水曝气后作为水源,在室内塑料大盆里对150万粒大银鱼卵进行历时55天的人工孵化,取得了40.02%的受精卵孵化率。依据试验数据,对孵化水温、布卵密度、出苗投库时机主要影响孵化效率的三个环节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在试验和论证的基础上,总结出大银鱼人工孵化的一整套技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保护与增殖大银鱼资源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银鱼是我国名贵经济鱼类之一,它具有繁殖力强,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生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来.全国有不少大中型水库移植大银鱼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水库渔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也有的水库移植后没有成功,还有的水库虽已形成捕捞群体,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产量不稳定,甚至出现绝产现象。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笔者认为要保持大银鱼资源稳定持续发展,应采取保护与增殖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1995年农业部和水利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速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的通知》后,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大银鱼移植热潮。十年来,大银鱼的移植增殖事业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内蒙古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无论湖泊、还是水库都取得了较好的移植效果。当移植水域的大银鱼达到了渔业效果,即大银鱼形成高数量、较稳定的种群,归化并形成渔获物的时候,如何捕捞这些大银鱼的问题就摆到了我们的面前。二、船、网的引进与改造1、船、网的引进由于南方捕捞大银鱼有着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所以捕捞初期,北方地区一般是聘请南方捕捞队携船带网来此捕捞的。…  相似文献   

15.
<正> 1997年山西省大银鱼产量2.95吨,其中云竹水库0.9吨,屯降水库2.05吨。12月份这两座水库开始进行人工采卵授精工作,迄今已产大银鱼受精卵近5000万粒,受精率达80%以上。预计两座水库可产受精卵  相似文献   

16.
<正>一、银鱼移植增殖的理论依据要提高湖泊、水库大水面中水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是在于水域中的经济鱼类能够最大限度、充分、有效地利用其天然饵料资源,要选择生物学效益较高的种类作为渔业动物区系的成员。银鱼一生中,以浮游动物  相似文献   

17.
在北方地区开展大银鱼的移植工作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了,此项工作在北方地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仅内蒙古自治区每年大银鱼的产量就达数百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水面一次移植即获成功,而有的水面反复移植却不见成效,即使在同一水系也存在这种问题。所以在进行大银鱼人工移植前,对照其生活习性对移植水域进行科学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试验不同温度(6、8、10、12、14℃)对斑点鳟鲑受精卵孵化速度、孵化率、生长速度与仔鱼死亡尾数的影响,以期对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6℃水温孵化,虽然仔鱼死亡尾数较少,但受精卵孵化率低,孵化速度和仔鱼生长速度慢;14℃水温孵化,受精卵孵化率高、仔鱼生长速度快,但仔鱼畸形率高,仔鱼死亡尾数较多。通过对比斑点鳟鲑的适宜孵化温度为8-12℃,最佳孵化温度为10℃,仔鱼最佳生长温度为12℃。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来,为保护野生资源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在重庆市大宁河流域沿线山区开展了大鲵仿生态人工繁殖研究,对大鲵仿生态人工繁殖中孵化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有效处理,切实提高了大鲵仿生态繁殖中的孵化管理水平。现将受精卵的孵化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仿生态繁殖中受精卵孵化的方式分类大鲵仿生态人工繁殖,就是通过人工建设洞穴、溪流、植被等措施,营造适宜大鲵生长发育的人造环境,再辅以人  相似文献   

20.
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区郊外的兴安湖孵化场开始捕捞透明的大银鱼 ,这在北纬50度的高寒禁区还是首次。大银鱼俗称“水中白金” ,原生活在海淡水之间 ,属一年生的小型温水性鱼类 ,适温广 ,抗病力强 ,增殖速度快。大兴安岭地区水产部门从1997年7月起着手进行大银鱼的驯化工作 ,他们通过对全区宜渔水面的分布及自然状况的调查摸底 ,最后确定了加格达奇区郊外的兴安湖作为移植驯化、试验基地。经过近3年的实践摸索 ,当地的水产技术人员逐步掌握了大银鱼产卵、孵化、生长、捕捞、饵料等主要环节的技术。据地区水产局局长介绍 ,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