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西省赣州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全国取得了示范性成果。但仍存在投入不足,队伍不齐等问题,应进一步营造新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传统道德文化对农村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按照扬弃、改造的原则,充分发挥传统道德中的"公忠"、"诚信"、"慈孝"、"仁爱"思想在新农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尉强 《北方经济》2011,(23):42-43
2006年笔者就内蒙古改善"三农"问题曾经撰写过《加强我区农村牧区文化建设是建设内蒙古新农村的先导基础》的文章。5年后,内蒙古新农村建设虽取得了很多建树,但也产生了若干新问题与缺欠,本文就这些问题继续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广西忻城县要将"壮乡之城、土司之城、休闲之城、快乐之城、生态之城"等"五城"旅游发展目标做新做活、做强做大,不仅要将当地环境生态、历史文化和特色建筑等景观资源做新做活、做精做细,更要把壮族风情资源、土司文化资源和旅游活动产品做深做透、做通做圆,在把握水街、古城、府衙、风情基本格局、色彩、格调等协调一致的基础上,融合土司、壮族、历史、现实、环境、氛围、风格、情调等多种创意元素,通过"有形文化细节化处理"、"无形文化物态化设计"、"行为文化动态性演绎"等多种手段,实现"五城"旅游发展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赵媛 《魅力中国》2014,(19):60-60
新农村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重新农村文化规划以及文化建设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虽然,目前,我国新农村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缺漏和不足,选对于我国新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十分不利。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文化建设对策,以希望对于新农村文化的发展能够起到相应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卫文 《老区建设》2010,(14):26-27
吉安市依托新农村建设的大形势,将农村旧祠堂打造成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阵地,充分发挥祠堂文化阵地的新功能,丰富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祠堂文化阵地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示范作用,为"十二五"期间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文化是建设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继承、创新和积淀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新农村文化包涵了和谐文化、生态文化、科技文化、民主管理文化、伦理文化、文娱文化等丰富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实施文化战略,改革文化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文化竞争力,以先进文化理念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海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对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文化强省"战略,构建和谐海西,促进祖国统一,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现实意义。文章结合海西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不足,对海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进行探求,以进一步完善海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民间传统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激发农村文化活力和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是建设新农村文化事半功倍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裴俊 《特区经济》2008,228(1):146-147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到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培育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1.
高丽 《理论观察》2013,(3):102-10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文化站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农村两个文明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础平台,有其特定的地位,是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桥梁与枢纽,是唱好新农村文化这台戏的主角,对文化市场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农民。有效的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及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2.
李爱民 《理论观察》2007,(4):164-165
和谐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目前,农村文化正处于“文化矛盾凸显期”和“文化发展战略机遇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矛盾已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最显著的矛盾之一。如何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常效机制的建立,整合农村文化资源,真正实现文化的价值创新与价值贡献,实现农村文化的现代化等,就显得尤为为重要。一、对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认识问题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要建好这一工程,核心要素有三项…  相似文献   

13.
朱珺 《老区建设》2012,(6):19-21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江西的实践来看,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4.
汤晓伶 《特区经济》2013,(9):128-129
农村居民文化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从当前新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新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三难”、“三缺” 当前,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农民生活不断提高。但相比而言,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的农村文化建设却显滞后,在不少地方文化投入明显不足,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出现只见新村不见新风的现象。表现为:一是农村文化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16.
刘俊英 《理论观察》2010,(6):173-174
广场文化,是在广场举行的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文化艺术活动。广场和文化二者应该是互为一体,广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广场的内涵,广场给文化提供了舞台和空间,文化给广场提升了人气和品位。"广场文化"体现着城市显著的特征——"文化、人群与活动"。  相似文献   

17.
民族团结本质上是一个和谐文化的命题。以"和"、"和合"、"和谐"为核心价值的和谐文化,具有尊重差异、倡导包容、多元互补、兼容共存、活而有序为内涵特征。作为一种理想信仰与价值体系,和谐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并超前于社会发展,是引领民族团结的"微型芯片"和践行民族团结的行为标准与行为轴心。而创建与表征和谐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和谐则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必选路径与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8.
汪灿德 《黑河学刊》2010,(12):52-54
反"三俗"是时下文化领域的热门话题。反"三俗"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从文化自觉的层面去解读。反"三俗"是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地位认识上的高度自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规律把握上的高度自觉,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责任担当上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9.
姚礼芳 《魅力中国》2014,(16):17-17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日渐深入,如何构建符合农村需要的,具有先进性的新农村文化.成为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结合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形势,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想取得实效,不但要在思路上进行全面创新,回时还要在措施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为此,我们应结合新农村文化建设实际,重点研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及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手段支持。保证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余宗贤  宋天华 《中国经贸》2010,(16):141-142
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分析民俗体育的特点、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将民俗体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分析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民俗体育文化统一关系.从而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与民俗体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