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韩春香  黄婕 《经济经纬》2003,(6):142-144
股票期权激励是最富成效的激励制度之一,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了经理股票期权设计过程中涉及主要内容,以及我国企业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王劲潇  都星汉 《时代经贸》2012,(16):204-205
随着我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互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利益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受到质疑。本文从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伊利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是企业违背了股东权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相互分离,并由此产生委托代理成本.股权激励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建立利益的桥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委托代理问题.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发展.但是,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受到质疑.本文从伊利实施股权激励的案例出发,分析导致伊利股权激励失效的原因是企业违背了股东权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管军  段兴民 《当代财经》2003,(8):122-125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一般程序出发。建立了一套评价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借鉴因素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分析和评价了被审计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效果,从而为改进被审计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股权奖励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海峰 《经济师》2002,(4):117-118
在发达国家中 ,高级经理的激励机制是一整套长期计划 ,其中 ,股票期权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确立 ,不少企业开始建立股票期权制度 ,但这些尝试还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股票期权激励。要建立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长期激励计划不仅需要相应的制度环境 ,还要考虑企业管理实践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出发,肯定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同时对提出了我国现行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股票期权这一薪酬工具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股票期权制度的内在性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特定的制度规范下,股票期权作为一项激励制度的确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发挥了较大的激励效应,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也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股票期权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以及人们相关认识的滞后性,使得其实际运行效果不尽如人意,由此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薪酬制度,为企业改革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带来了生机。它以其独特的激励作用,使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趋向长期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降低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成本,吸引人才,稳定经营队伍。我国企业虽然引入了股票期权制度,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使股票期权的实施受到了限制,削弱了股票期权的激励价值。  相似文献   

9.
股票期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当代经济研究》2002,(5):22-26,61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推动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激励在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一种有效方式,正逐步在我国企业中推广应用,本文探讨了股票期权制度及其对国企改革的意义,并就其在我国的实践和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何以激励高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实行股票期权制度而阻碍公司发展甚至导致破产的,不是因为股票期权制度本身,而是因为其设计和执行时存在着缺陷——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眼下正饱受着社会各界的抨击。就固企高管的薪酬而言,在中国内地股市全流通渐次推进之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与否也成了业界和学界竞相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曾经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推动作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股市的日益活跃以  相似文献   

11.
股票期权激励的效应分析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票期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形式在西方国家普遍盛行,并被认为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近年来,我国企业纷纷引进股票期权制度作为激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工具.本文首先对美国和中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股票期权激励的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企业和管理者自身的特点、外部资本市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本身的设计等.在不同条件下,股票期权激励得出的效果不同,这也使得国内外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得出的结论不同.股票期权激励不只发挥积极作用.在条件不成熟时还可能起负面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股票期权激励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正确应用的条件:成熟的市场环境、完善的法律环境和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议国家和企业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完善条件,以便其发挥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刍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来,股权激励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迅速普及。文章在分析了股票期权的激励原理和股权激励制度实施条件的基础上,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度存在着证券市场有效性不够、公司行权条件门槛过低后和公司内部监管不力的问题,进而对改善中国股权激励制度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旨在协调统一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目标、鼓励经营者关注公司长期发展的激励计划,已成为上市公司长期激励工具。我国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定激励方案和界定激励对象及确定行权价格等方面主要是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还不够明确,都有待进一步细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会计规范,使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准则和应用指南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效利用股权激励促进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与持续发展,鼓励经营者关注公司价值,规避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实行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之处,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或修正。  相似文献   

14.
股票期权是一项长期激励制度,我国国企改革中引入股票期权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期权激励的成功实践有待于我国国内相关制度和政策法律的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15.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反向激励问题的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分析了导致反向激励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适当的路径依赖型股票期权,弱化反向激励;结合指数和行业特征,重新定义期权价值,淡化反向激励;动态化股票期权授予数量,消除反向激励等模型化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反向激励问题,完善和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伴随美国股票市场的异常活跃,股权激励制度逐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形成一股世界性浪潮。近几年,由于美国股市低迷以及会计弊案等原因,股票期权激励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当前,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应综合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股票期权的优势以及局限性,审慎地选择某些上市公司,有限度地推进股票期权的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完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7.
张静华 《时代经贸》2013,(2):125-125
股权激励主要着眼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建立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在我国,股权激励尚处于起步阶段,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本文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对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明晰了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其存在的问题之上,分析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必然性,并得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有效途径这个结论,由此认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仍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近年来饱受民众热议的"天价"年薪为视角,进一步探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高管薪酬管理中分别存在的问题,如选聘制度、激励方式单一、短期激励不足等.并针对性地提出选聘制度市场化、激励方式多元化以及授予股票期权等对策,以期更好地解决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高管薪酬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提高激励股权数量的意愿可能诱发股权激励实施前严重的盈余管理;股权激励模式会对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实行业绩股票模式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比实行非业绩股票模式时的盈余管理更加严重;行权时长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性质也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和保障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学技术与市场紧密结合,提高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也是保证科技资源有效配置,信息有效利用,推动技术研发的一项合理制度;因此,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保护知识产权的各项制度,并将其当作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重要制度在技术、人事、财务、投资、营销等重要部门和岗位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知识资产的管理办法,以保证对知识产权予以更充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