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同销售的税法规定及其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新企业所得税法》和《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施行,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在对视同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把握不准,甚至对税法规定的“视同销售”业务的处理出现偏差.文章通过对“视同销售”概念的明确(视同销售是一个税法术语而不是会计术语),指出其在不同税种中规定的视同销售业务及其会计处理,便于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
会计准则和税法对于视同销售业务有不同的认定,会计;隹则认定视同销售的目的是为了确认会计收入,而税法规范的目的是凡视同销售业务均应依法纳税。会计界对会计准则规范的视同销售应否确认收入争论不多,但对税法规范的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有不少争论。本文以视同销售业务为基础,探讨这类业务的最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外,同时基于视同销售业务的现行会计处理的规定,对视同销售业务的收入确认进行了研究,进而提出对收入确认原则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视同销售是指因会计和税法在确认收入方面的口径不同,会计上一般不作为销售,而税法上作为销售处理的经济事项。实行新会计准则后,有关视同销售业务中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内容及调整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4.
胡洪海 《中外企业家》2009,(24):199-200
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大量的视同销售行为,但税法和会计准则在处理视同销售业务上有较大的差异,这使得税务处理较为复杂,会计操作难度较大,因此许多企业在处理视同销售业务时经常出现混淆,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着重分析会计准则和税法对视同销售业务处理产生差异的原因和应对办法,以此帮助企业财会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作出正确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相似文献   

5.
视同销售行为按照税法规定均应计算并缴纳增值税。但是,这些视同销售行为在会计上是否做销售业务处理,则取决于这些业务是否符合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的全部条件。按照这一标准,可将视同销售业务分为确认为收入的视同销售业务和不确认为收入的视同销售业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的规定,企业自产、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视同销售行为,需要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上述视同销售业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还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笔者拟就上述视同销售业务行为涉及的增值税、消费税的会计处理及其  相似文献   

7.
孔德军 《会计之友》2008,(29):52-53
由于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与视同销售业务较难区分以及会计核算上收入确认的条件与增值税法上的销售规定存在着差异,笔者认为,在处理此类业务时,应根据业务的不同特点及增值税法设计原理规定,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在增值税“视同销售业务”中,并不是所有的“视同销售业务”会计都是按税法规定的那样进行核算的。笔者在对视同销售的八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拟对所得税和增值税两大税收法规在“视同销售业务”方面的规定与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规范进行比较分析,寻求二者的主要异同,以期对那些习惯了“会计跟着税法走”的会计工作者带来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9.
视同销售业务的涉税会计处理的归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思 《会计之友》2009,(12):56-58
视同销售业务在会计处理上涉及到是否缴纳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其本身并不复杂,但由于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中对视同销售含义并不是很明确,同时视同销售种类比较繁杂,又处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和新企业会计准则替代原有的规定之时.在实务操作时难免有混淆之处。本文不与原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只在现行的会计准则和税收规定中对视同销售业务如何处理进行例示,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视同销售业务的涉税会计处理的归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同销售业务在会计处理上涉及到是否缴纳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问题,其本身并不复杂,但由于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中对视同销售含义并不是很明确,同时视同销售种类比较繁杂,又处于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和新企业会计准则替代原有的规定之时,在实务操作时难免有混淆之处。本文不与原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只在现行的会计准则和税收规定中对视同销售业务如何处理进行例示,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再议视同销售业务的收入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同销售业务一直是会计核算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了八种视同销售的情况,而新准则出台后对涉及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核算原则没有明确规定,注会教材中对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也各不相同,令人无所适从。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视同销售业务是否要确认收入;二是如果要确认  相似文献   

12.
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发生特定的提供商品或劳务后,会计上对此一般不作为销售业务核算,不确认会计收入,而税法规定视同销售实现,要计算营业收入并计算应缴税金。笔者认为,对视同销售行为应区分商品发出的用途和对象,分别作不同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谈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四川省财政学校余坤和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自1994年实行新税制以来就意见分歧,焦点集中在企业的在建工程、集体福利、对外投资及无偿捐赠等项业务领用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的计税与会计处理上。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作销...  相似文献   

14.
视同销售业务不同于一般销售业务,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通常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入,但它又实现了销售功能。企业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其处理原则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收入准则)及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中,增值税法和企业所得  相似文献   

15.
企业视同销售业务的财税处理差异及纳税调整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视同销售业务的处理规定存在诸多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视同销售业务,存在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两种会计处理方式,还要区别是否在年终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6.
企业视同销售业务的财税处理差异及纳税调整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强 《财会月刊》2008,(10):52-53
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于视同销售业务的处理规定存在诸多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视同销售业务,存在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两种会计处理方式,还要区别是否在年终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17.
根据增值税法和消费税法的规定.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作为投资.应当视同销售行为计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上述视同销售行为在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还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下面。笔者就上述视同销售业务涉及的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及其所得税纳税调整作一下分析和例解。  相似文献   

18.
关于视同销售业务,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权威性解释,有的将其解释为一种不同于一般销售业务的特殊销售,只是为了计税的需要将其视同销售;有的将其解释为在会计规范上不是销售业务,但在会计实务中需要将其看作销售业务进行会计处理的事项。  相似文献   

19.
齐国琳 《活力》2006,(2):80-80
《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的商品、产品的,均应作为收入处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同销售”。由于会计制度对税法规定的视同消售行为不要求确认收入,因此造成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需要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进行纳税调整。笔者认为,对视同销售业务应当区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分别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0.
视同销售是一种税收术语。它是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简称,是一种特殊的销售行为。一般地讲,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发生特定的提供商品或劳务行为后,会计处理上不作为销售业务核算,不确认会计收入,而税法规定视同销售实现,要求计算销售收入并计算应缴税金的一种涉税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