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中国旅游主题被确定为“海洋旅游年”。海洋旅游是当前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海洋旅游不仅被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的海洋经济领域,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地位,而且是增进各国友好交往、人民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更是引导民众了解海洋、亲近海洋、体验海洋、增强海洋意识的重要途径,让人们在休闲旅游的同时强化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环境保护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天津东疆港邮轮港的建成运营,其母港经济效应开始显现。本文结合天津城市发展定位,就邮轮经济发展对天津海洋旅游的激励作用、旅游产品创新等进行了思考,并基于区际比较,分析了天津邮轮母港的优势与局限。  相似文献   

3.
建设山东省海洋旅游经济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雯  盛红 《改革与战略》2009,25(5):129-131
在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海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山东省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如何充分利用其海洋旅游资源,使海洋旅游得到一体化发展,挖掘其经济潜力,已成为发展海洋旅游的新思路。文章提出了建设山东省海洋旅游经济带的概念,通过对山东省沿海城市海洋旅游发展情况、海洋旅游资源特点和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建设海洋旅游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沿海地区调整经济结构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文章采用产值份额测算海洋经济的直接贡献,使用海洋经济的引致增长弹性、引致财政弹性、引致就业弹性和引致技术进步弹性测算其间接带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第一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主要体现于其对地方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方面,海洋第二、三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则表现为较强的间接带动效应.由于地区海洋主导产业部门的不同,各省(市)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强度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从4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作为沿海大国,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新世纪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海洋旅游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旅游收入不断攀升,许多沿海城市都依靠海洋旅游业来作为经济支撑。基于此,我们主要阐述了我国海洋旅游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海洋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6.
阿琴 《东北之窗》2012,(7):92-93
大连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丰富资源,它坐拥黄、渤两海,海岸线长达1906公里,这是推动海滨城市大连旅游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旅游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感到海洋文化的重要,换言之,如果没有海洋文化及其创意的支撑和提升,当一个景点只剩下景点的时候,旅游资源再好,这个景点也不过是苍白的。  相似文献   

7.
苏勇军 《宁波经济》2010,(3):8-10,14
海洋旅游是众多海洋经济产业中的新兴产业。浙江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坚实的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快捷的旅游交通条件以及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巨大的客源市场。在建设海上浙江的大背景下,必须提高认识,把握发展趋势,把发展海洋旅游提升到战略高度,协调各方力量,整合海陆资源,促进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曾有预言说:"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在陆地经济资源日趋枯竭的今天,这个预言正在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以海洋经济为依托的蓝色经济将主宰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态的建设和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临海各国新的发展引擎,已经被列入了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地位。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大国和海洋大国,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史必然趋势。该文对世界主要几个临海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几点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延伸科技兴海战略,深化海洋经济投、融资体制改革,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助力浙江虽是陆域经济资源小省,却是海洋经济资源大省,有无与伦比的海洋资源:全国最长的宜开发海岸线、约占全国40%的海岛、最大渔场、全球最大综合港、约占全国40%的潮汐能和50%的潮流;沿海旅游资源齐全,有多个国家、省级风景区和海洋旅游单体;区位优势明显——位于中国"T"字形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是长三角地区与海峡两岸的联结纽带。海洋资源的富足使浙江早把眼光投向海洋,尤其《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更为发展海洋经  相似文献   

10.
三亚位于海南岛最南端,地处北纬18℃,是具有热带海滨风景特色的旅游城市。三亚海域总面积达5000平方千米,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终年温暖,年平均气温25.4℃,全年日照时间超2500小时,是国内最适宜发展海洋旅游的城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洋旅游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在海洋旅游相关理论的基本上,通过对三亚海洋旅游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论述三亚海洋旅游发展对策,为三亚发展海洋旅游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新时期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天津已经具备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良好基础,但仍存在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从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以优势产业带动海洋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强化大项目带动战略的作用、调整空间布局发挥集聚效应、保护海洋资源环境、改革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等方面提出“把天津建设成海洋经济强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曾志兰 《亚太经济》2013,(6):121-124
从供给的角度梳理福建的海洋旅游产品有:七大沿海旅游城市、海洋旅游节庆活动、精品旅游线路、海岛旅游、主题海岸带旅游和邮轮旅游等。福建海洋旅游产品开发时间短,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数量多、类型少,影响力小、同质化、空间局限性、文化内涵不足和缺乏区域联动等问题。培育和创新福建海洋旅游产品要:多元化发展,海陆联动发展、注重体验性创新性、有文化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3.
朱初照 《北方经济》2012,(20):69-70
产业结构是同经济发展相对应而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变的合理化。本文对舟山市海洋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了舟山市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希冀舟山市通过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最终实现海洋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选取河北省2005—2014年各主要海洋产业的经济数据,采用灰色系统方法对其海洋主导产业进行分析预测,发现以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为首的海洋产业已成为河北省的海洋主导产业。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海洋产业结构在未来会朝向更加均衡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与文化是共生互动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源泉。旅游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推动力,旅游文化的经济效应是旅游文化与旅游主体、客体、介体在融合过程中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增值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快速发展、沿海城市群不断扩张而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下,海洋生态面临挑战、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在对我国海洋生态与经济现状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科技投入、海洋生态现状以及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机遇,针对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依据国家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提出江苏省海洋发展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法,为实现江苏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海洋环境系统和海洋事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作为胶东半岛的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城市,都具备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长期以来以行政区域对海洋旅游资源的划分造成了四个城市各自为政的旅游发展思路。这种思路不能科学合理地对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必然造成了对海洋旅游资源的浪费以及各个城市相雷同的旅游定位。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联动战略的提出旨在解决上述矛盾,对胶东半岛海洋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科学规划,使胶东半岛各城市海洋旅游资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白色风帆(青岛)——金色沙滩(日照)——绿色岛屿(烟台)——蓝色海湾(威海)”的联动格局。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2001-2013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分析进入21世纪后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产业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福建省海洋第三产业对海洋经济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二产业;海洋第一、二产业的增长能够带动海洋经济的增长,海洋经济的增长对海洋第三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中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是最高的,这说明福建省目前的海洋经济增长情况已经能够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但由于第一、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较低,推动海洋经济的动力不足,进而使第三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最终会使得整个海洋经济发展迟缓。福建省应大力发展能推动海洋经济增长的第一、二产业,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进而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增长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大连为例,研究通过提升旅游动力扩大内需的创新思路。在分析国内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大连的海洋优势,研究商贸与旅游产业互促发展的新路径,围绕旅游新需求,从提升旅游业游客吸引能力、促进商旅融合发展、鼓励多业融合发展的角度,提出以消费为支撑,通过打造人民参与、多业协调、智慧创新的大连新旅游,发挥大连宜居、宜业、宜游的海洋城市特点,融合各产业特别是商贸业和轻工业发展。以提升大连市滨海旅游竞争力为方向,以文旅与科技渔业、定制工业、海上体育、城市会展等多产业互促发展为着力点,促进实现海洋优势向动能转变,推动滨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魏琰 《魅力中国》2011,(10):244-244
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的不断推进,连云港的旅游业如何把握这巨大的发展良机,充分发展连云港的海洋旅游,打响连云港海洋旅游的品牌。本文就连云港海洋旅游发展的现状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进行分析,探讨连云港海洋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的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