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发展现状 (一)现状特点 我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比较优势突出,重点龙头企业有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有150余家,规模以上30余家。石油装备制造产业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发展规模和速度处于领先地位。止2008年底,全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1.3万人,总资产125亿元,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1亿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7%。其主要特点:一是产业基础雄厚,龙头地位凸显;二是产品结构合理,发展潜力巨大;三是科技含量提升,品牌作用彰显;四是企业快速扩张,辐射带动力强。  相似文献   

2.
“十五”期间,我省利用外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04年底,全省累计利用外资77.2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8.5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到2845户,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扩展到320多个,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发展到2100多个。500强有29家企业在陕西设立了33个外商投资项目,分别落户于西安、宝鸡、铜川等地,项目总投资额达5.85亿美元,合同外资额2.03亿美元,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包括IT产业、化工医药、通信、汽车、机械、电工、金属加工、食品加工、居民服务业以及商业和金融业。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统计方法衡量和分析我国食品工业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运用经济理论寻找影响我国食品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食品行业Panel数据对上述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93-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均存在空间集聚趋势;基期水平、要素投入、行业规模效应、产业关联、空间外溢性、交通运输和地方保护主义对地区食品工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骏  王改芹 《水利经济》2019,37(2):26-30
采用沿海地区11个省市2007—2016年面板数据,从行政化规制和市场化规制角度,检验环境规制对沿海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沿海行政化环境规制比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大,而市场化环境规制推动沿海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比行政化环境规制更显著;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和外商投资的交互项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都产生了阻碍作用,其中行政化环境规制倒逼技术创新效果更佳,市场化环境规制与外商投资交互效果更好。产业规模抑制了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贸易水平和投资规模对沿海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显著。由此,沿海地区应合理配置环境规制工具,更加重视市场化环境规制工具,加大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优化引入外资项目,缩减落后产业规模,继续保持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需求对沿海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民科技培训》2005,(6):41-41
近年来.由于消费需求和养殖结构的变化,我国饲料产品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水产饲料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7%。远高于配合饲料8%的平均增速,水产饲料行业一跃成为我国饲料工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产业。如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在水产饲料加工业中率先走上了集团化道路。水产饲料产量和销量连续7年位居行业第一名,水产饲料市场占有率为5%左右.规模优势十分明显。并在全国首家推出“无公害饲料”。  相似文献   

6.
塑料产品新变化今后几年,塑料产品将发生较大变化。这是随着原料新品种、新性能的不断出现,生产工艺不断发展以及改性塑料的诞生而随之发生的。薄膜类产品:在食品、果蔬保鲜、航空包装、肉类包装、冷冻包装等方面的用量越来越大,并向高档化发展。其材料主要向“降解”...  相似文献   

7.
一、我省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全省利用外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外商投资继续增加,借用国外优惠贷款保持稳定,境外投资取得较大突破。“十一五”前两年,全省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39家,累计吸收外商投资21.2亿美元,借用国外贷款6亿美元。2008年1-10月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6家,同比下降4.23%,合同外资16.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72%,实际吸收外商投资11.2亿美元,同比增长44.56%;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布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目录最近,我国公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其中规定了“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一、农、林、牧、渔业及相关工业:1.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2.我国稀有的珍贵优良品种(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优良基因);3.动植物的...  相似文献   

9.
地区间产业关联与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波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地区间产业关联分析模型评估了东北地区各产业增长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化学工业、金属制造业、非金属矿制品业、机械制造业和运输设备制造业等部门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较大,对自身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是振兴东北的关键产业。而农业、食品工业、商贸运输业和服务业等部门具有较强的国内生产总值波及能力,亦不容忽视。此外,东北地区的产业发展还通过地区间产业联系而有助于北部沿海、中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江苏农业利用外资新批、增资项目同比减少。但项目质量、规模有所提高,协议、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基本持平,仍保持较高规模。1—12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含种养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等)290个,同比减少25.64%;增资项目89个,同比减少21.93%;协议外资27.58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外资13.32亿美元,同比增加1.54%。  相似文献   

11.
上海外商独资制造业规模的扩张及其相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制造业一直是吸引海外资本最突出的领域。截止到2002年底.上海制造业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6875项.合同利用外资3,3.5亿美元.分别占到全市各类外资项目总数和合同外资金额的60.8%和60.5%。  相似文献   

12.
一九十年代初,上海工业需要解决的两个最大的问题,一是改变以轻纺工业劳动集约型为主的产业结构;二是压缩规模过于庞大的第二产业(主要是制造业)。根据上海市统计局的《199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过1990年以来的工业结构调整,上海的第二产业有较大的压缩,重化工业增长显著。19叨年后,上海重化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围绕扶植重点出口产品和重点技术储备产品展开的,1993年起,市国有工业经济的投资主要用于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有关的重点建设项目或技术改造。其结果,一方面重化工业产品产值增长很快,使上海在全国处…  相似文献   

13.
产业政策是政府对经济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需要对产业状况进行分析。分析我国林产工业布局、林产工业产业结构、规模经济的现状表明:我国林产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南方集体林区和无林少林地区的木材和加工产品的供给明显上升,东北国有林区所占比重下降;林产工业企业总体数量变化不大,但各产业部门的企业数量变化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最好的为林机制造及修理业、林产化工业;林产工业总体存在生产能力利用不足、产业集中度不够、企业规模不经济。在分析基础上,从林业税收与扶持、改组改制、技术、原料基地、劳动就业、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等方面提出了产业政策建议。考虑到产业素质,林产化工、木材加工应作为主导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选取数据,分别从上海市吸收FDI规模的变化、外资投资方式的变化、实际利用外资的产业构成,以及外商投资的行业分布等四个方面来呈现近年来外资在上海的具体发展情况,并进而分析外资扩张对上海经济的影响。反思现状,对外资的过度依赖不利于我国产业安全及长期稳定发展。而重点扶持民营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化竞争乃是当前国策。  相似文献   

15.
我省煤、油、气、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发展能源化工是我省在全国具有很大优势的产业。近年来我省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很快,2005年我省规模以上能源化工增加值710.74亿元,占全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1321.67亿的53.78%,随着我省能源化工产业进一步发展,今后在全省经济中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由于能源化工从总体上万元产值能耗比其它产业要高的多,因此给全省降低万元产值能耗,  相似文献   

16.
伴随市场环境不断变化,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已成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展开研究,从产业集群低、自主创新能力差、商业模式单一等方面系统分析制约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加快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策略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及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成本竞争:老问题的新论证译者:侯宝祥成本的变化与市场占有率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在美国制造业的五类规模不同的厂商间进行的.成本的下降期望带来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同时销售价格下降。现在发现事实的确如此,尽管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明显.10%的成本下降,可能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索高技术产业用地行业错配程度,为优化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和提供差别化的产业资源要素配置策略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Cobb-Douglas生产函数。研究结果:(1)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对投入资源要素依赖不同,制造业和服务业不同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性。总体上制造业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的投入,而服务业主要依赖于劳动力要素投入,但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用地配置不充分与不均衡,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用地存在错配问题。(3)不同行业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缺口存在差异。从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之间的用地错配形成的产出缺口较大,服务业比制造业的用地错配缺口更大。从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3种类型的用地错配缺口较大;服务业中信息服务业的用地错配缺口较大。研究结论:纠偏高技术产业用地错配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产业间的用地配置问题。建议调整产业结构和资源要素在行业间配置方向,按照不同行业实施差别化的资源要素配置策略,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对资源要素的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中的外商投资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业中的外商投资及政策建议马宇刘北桦孙宝润农业是我国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行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农业外商投资发展迅速,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必然带来产业用地结构变化和规模扩张问题。为实现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合理的在不同产业之间配置稀缺的土地资源,需要根据不同产业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性来构建差别化的产业用地管理模式。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来评价不同产业用地的综合效益和单项效益并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具有相同土地利用效率类型的产业归为一类并针对具有不同用地效率类型的产业构建差别化的产业用地管理模式。结果表明:(1)湖北省制造业门类下的产业用地综合效益总体水平不高,最高分值仅为0.519。(2)对湖北省产业用地综合效益影响较大的因素为经济因素,其权重为0.597。(3)湖北省产业用地生态效益测算结果明显高于经济和社会效益。湖北省制造业门类下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需根据不同产业用地效率的特点及其差异性构建差别化的产业用地管理模式,以提高产业用地综合效益、助推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