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2006年以来,一些基金公司以高收益率为卖点,向投资者兜售基金,却并没有向投资者充分说明,2006年的高收益率是难以复制的。海外大量历史数据证明,股票基金属于高风险金融产品,只有坚持3~5年以上的中长期投资,才可以有效抵御股市的周期性下跌风险,分享年均8%~10%的股市长期平均收益。  相似文献   

2.
陈游 《财会通讯》2008,(8):41-42
一、股息收益率指标对股市实践的重大意义 股市投资收益分配机制是指投资者通过投资股市获取收益的过程和方式。投资股票市场其收益来源有两种,一是通过股票市场交易价格的升值获取资本利得;二是通过股票分红获取股息收入。理论上讲,股票的内在价值就是股份公司支付给股东股息的现值之和。在股票价格维持不变的情况下,衡量股票投资收益的指标就是股息收益率,股息收益率=股息/股票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3.
西贝 《企业文化》2001,(1):57-57
要做一个成功的股民必须具备一些客观的条件和较好的自身素质。具体讲要把握七要诀。一是有属于自己的闲置资金所谓“闲置资金”,是指对投资者个人或家庭来讲一个时期内不需要动用、即便亏掉也不致于影响生活的资金。只有这样的资金,才能使投资者以相对宽松的心态投身股市。借钱炒股、做透支交易应该是中小股民的“第一戒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500只融资融券标的股在2010年至2013年的流动性变化,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方法,考察分析两次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调整结果对流动性的影响。对不同的市值大小、收益率波动、是否允许卖空和上市板块分别分析,继而根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利用股市交易数据实证做OLS回归,找到了诸多因素中对我国股市流动性有显著影响的决定性因素:是否允许融资融券、收益率波动、市场交易总金额、是否属于A股以及2013年的流动性比2011年显著恶劣。实证结果表明,能否提升股市流动性并不仅仅取决于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范围扩大与否,能被市场投资者所接受认可的配套政策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王颖  四海 《英才》2005,(3):61-61
因为中国股市—般18个月为一个周期,两个周期可以尽可能减小投资的风险。对投资者做过一个调查:影响他们作出某个投资选择的因素有哪些?“操作方便”成为首选。目前,由工商银行推出的基金定投业务,就使投资者购买基金变得方便快捷。它除了购买方式的改变,在控制风险等方面有哪些改变?它与之前推出的定期定额买基金有哪些区别?  相似文献   

6.
股市不断下跌使准备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存在不少困惑。而基金定投作为一种不考虑市场波动,随时随地购买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方法,逐渐走进了投资者的视野。笔者认为,定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开股市下跌的风险,但任何事物有其利便有其弊,投资者在运用基金定投时,还需要掌握五大灵活措施。  相似文献   

7.
许东海 《价值工程》2013,(14):205-207
本文证实我国股市的投资者们长期存在对股票历史业绩的反应过度现象。我们发现历史上拥有最高收益率的股票在之后业绩都表现不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股市的投资者们在做投资选择时都遵循一条简单的规则:即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拥有最高的历史收益率的股票进行投资。集中投资使拥有最高的历史收益率的股票被过高评价,导致其后来的业绩表现要比那些拥有较低历史收益率的股票差。我们称之为"最大值效应"。通过使用Fama and Macbeth(1973)横断面回归分析方法,我们确认了"最大值效应"要比CAPM理论,Blitz and Pim van Vliet(2007)发现的"波动性效应"等更为有效地解释我国股市横断面股票收益率。  相似文献   

8.
在划分股市牛熊周期的基础上,采用VECM模型和VAR方法对基金股票仓位变动与股票市场走势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股票仓位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性和非稳定性,即基金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走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而在股市的各个不同阶段,基金持仓比例的波动与A股指数收益率二者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正> 在股票市场上,随时都存在着风险,使投资者面临获利或受损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证券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投资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然而,用专门术语解释,风险是指期望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差异程度.如在证券投资过程的某一时期中,投资者投资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为30%,但实际获得的收益率为20%,两者之间的背离程度即为风险.这种背离程度越大,就表明风险也越大;如背离程度越小,则风险相应也越小.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股市的融资功能与增加老百姓财产性收益结合起来,并赋予股市社会主义特性,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过度投机的股市,不仅有损国家经济安全,也会坑害广大股民利益。文章从健全制度的视角,论述以制度扼制股市投机问题。通过构建和谐的股市,让股市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睛雨表”,成为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财会月刊》2013,(12):I0012-I0012
在股市中,操作股票的人有3种类型:庄家、普通股民、成熟投资者。如果将庄家比喻成捕猎的狮子,大多数普通股民就是牛群,而少数成熟投资者就是猎狗.在一旁远远地看着,并时刻观察狮子与牛群的动向。  相似文献   

12.
胡伟凡 《英才》2012,(9):86-87
在如今哀鸿遍野、泥沙俱下的中国股市里,或许那些被大股东增持的股票还能给予投资者些许信心。在挣扎了许久之后,上证指数还是在全体股民的注视下跌破了2132"钻石底"——截至7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最低触及2107.63点,创下了中国股市近三年来的新低,而当天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合计为867.41亿元。两市总成交量不足千亿元,似乎快成了一种习惯。纵然有股民发起"万人签名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上市公司普遍缺乏长期投资价值,政府及监管部门频繁不合理干预,以及广大股民普遍存在的不良投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股市是一个过度投机的市场。成熟的股市是一个在投资和投机行为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适度投机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市场监管,提高投资者的素质,推行“做市商”制度,实现股市本色回归,是实现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君勇 《企业经济》2007,(3):172-174
由于上市公司普遍缺乏长期投资价值,政府及监管部门频繁不合理干预,以及广大股民普遍存在的不良投资理念,长期以来我国股市是一个过度投机的市场。成熟的股市是一个在投资和投机行为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适度投机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市场监管,提高投资者的素质,推行“做市商”制度,实现股市本色回归,是实现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封闭式基金业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入在险价值(VaR)和基金折价率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基金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封闭式基金收益率优于市场收益率,少数几只基金业绩相对突出,实现低风险高收益的目标。但封闭式基金折价幅度较大,基金内部收益水平与外部评价状况背离,反映了市场投资者的投资非理性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王连华  吕学梁  黄蕊 《价值工程》2004,23(10):72-75
本文引入在险价值(VaR)和基金折价率指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基金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封闭式基金收益率优于市场收益率,少数几只基金业绩相对突出,实现低风险高收益的目标.但封闭式基金折价幅度较大,基金内部收益水平与外部评价状况背离,反映了市场投资者的投资非理性现象.  相似文献   

17.
巴曙松 《英才》2007,(6):26-26,28
高市盈率、高换手率,受到追捧的垃圾股,蜂拥入市的新股民……是否就应该像国外的基金经理那样问一句“中国的股市泡沫何时破灭?”  相似文献   

18.
基金投资风格是双刃剑,带来短期超额收益同时也具有巨大漂移风险。目前我国基金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相关监管缺失,加上投资者大多只注重收益而忽视风险,导致基金投资风格漂移现象普遍存在。选取2004年7月前成立的65只偏股型基金为样本,对样本基金在2005—2012年的实际投资风格进行识别,并检验基金业绩与风格漂移的关系,结果显示:基金存在严重的投资风格漂移现象,而且漂移随股市走势变化明显,基金整体上投资风格趋同;在价值/成长风格的漂移方面,大多数基金投资风格倾向于成长型或平衡型,价值型风格缺乏;在大/小盘风格的漂移方面,基金投资风格均匀分布于大盘和小盘,某些年份随股市走势变化,风格漂移明显且趋同;过去业绩越好的基金越容易发生投资风格漂移,且投资风格漂移并不能带来基金业绩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苏超 《财会月刊》2013,(5):I0012-I0012
银行理财产品曾在2011年火热。在2012年趋于理性,到了2013年,银行理财的“挖财”机会又会在哪里呢?选择保本的结构性产品 虽然人民币的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只有3%,但是,不少外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潜在收益率却高达8%以上。其中,结构性产品居多。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用挂钩基金、股票或汇率的结构性产品来博取高收益,势必也要承担相应的高风险。但现在许多外资银行在设计产品时,考虑到客户对亏损的顾忌,会用保本或部分保本的设计来吸引客户。也就是说,最差的情况也就是只有本金,而没有收益,但同时又获得了一个博取高收益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熊途末路     
自从中国股市(A股沪指)2007年10月31日见顶6124点后,历时五年的熊途使得人们早已不敢言牛。因为股民特别是券商每一次对股市底部的预测都会在指数"新低"面前破灭,很多人由此吓破了熊胆。就在股民们对股市失去信心的时候,2012年底的翘尾行情再一次点燃了人们的希望。从12月4日到12月31日,在短短的19个交易日里,沪指从最低的1949点一路攀升至2169点,涨幅达16%,使得人们对2013年充满了期待。2013年确实值得期待。按照大多数机构的预测,今年我国将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改革预期、政策红利也将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