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速发展的网络经济、电子支付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兴渠道的建立,为电子银行发展带来大量的业务需求和价值增长机会,电子银行也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战略性业务和利润增长点,也将是未来商业银行电子商务的有力支持和重要组成部分。有关权威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交易额从2010年到2012年翻了两番,各银行电子银行的替代率普遍超过70%,电子银行已成为金融交易的主渠道,手机银行更是也以300%的速度在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电脑》2003,(5):91-91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各商业银行对银行传统业务的进一步瓜分,任何一家银行在传统业务上的发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手段发展银行电子化建设,是银行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一流商业银行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张常胜 《新金融》2013,(7):40-46
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已经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根据互联网的三大效应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银行面临发展的十字路口。商业银行要改变当前的思维盲区,树立互联网银行新思维——认识到互联网银行的时代特征、商业机会、运作方式,探索互联网银行的商业运营模式。商业银行应当从平台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营运能力建设几个方面探索迈向互联网银行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已经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根据互联网的三大效应分析,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银行面临发展的十字路口.商业银行要改变当前的思维盲区,树立互联网银行新思维——认识到互联网银行的时代特征、商业机会、运作方式,探索互联网银行的商业运营模式.商业银行应当从平台体系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营运能力建设几个方面探索迈向互联网银行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智慧金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题之一,而智慧银行是智慧金融的核心。本文从体验经济学角度入手,认为智慧银行建设应以提升客户体验为中心,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体验存在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改善客户体验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通过把握客户的心理因素和变化趋势,可以促进客户改变心理决策和行为取向,接受银行提供的服务与产品。商业银行只有对影响客户心理的空间感知、时间知觉、情绪反应、获得感、印象管理等诸多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借以提升银行的经营环境和服务手段,才能满足客户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客户在银行等候时间过长的问题近来颇受关注,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我国个人金融需求与银行服务之问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金融需求不断增长,而一些商业银行在服务方面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加剧了客户排队的矛盾。因此,不断完善银行对个人客户的服务是解决排队等候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期一线话题对此问题展开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出现诸多问题,客户导向型银行的建立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必要条件,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需要银行在市场细分,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以及客户经理制度建设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居民金融意识不断增强,投资需求日趋旺盛,零售业务市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银行经营的就是服务客户,客户营销是服务客户的手段,客户满意是服务客户的宗旨,是实现商业银行利润的保证。同时,也是构建商业银行体验服务的核心。在零售业务战略转型下的商业银行体验服务涉及了银行、员工和客户,其体验服务特征是银行服务员工、员工服务客户、客户服务银行,从而为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战略转型的现实意义。(一)加快发展零售业务正面临历史性的机遇。一是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加快,财富分配加速向个人  相似文献   

10.
曾昭才 《中国金融》2003,(20):34-35
随着传统银行主流业务———存贷业务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小,中间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新的制高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后,首先抢占的也是风险低而收益高的中间业务,中间业务又成为银行竞争中新的聚焦点。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比重还很小,这  相似文献   

11.
张坤 《银行家》2013,(1):57-61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转型压力,纷纷加大力度发展占用资本金少的和不占用资本金的业务,开展私人银行业务遂成为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已有18家内资银行先后进入私人银行业务领域,它们在服务模式建设、解决私人银行部门与零售银行部门和分支行之间的协同问题以及私人银行家激励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涉及组织设计的领域和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继续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明娟 《新金融》2004,(9):10-11
银行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而上市是银行改革路径中的重要一环。上市银行将日益成为上市公司中引人瞩目的板块。从本期开始,我刊将邀请刘姝威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对上市银行所公布的季报、中报和年报作出动态及时地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上市银行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状况、思考和探寻商业银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投资者和金融监管部门提供又一个了解商业银行的窗口和渠道。  相似文献   

13.
自助银行是商业银行新兴的银行经营模式,它以白助银行为服务平台,将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相结合,利用现代电子设备和高科技手段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多功能服务,以其准确、快捷的结算和个性化支持的服务特点深受公众青睐。自助银行业务的高普及型、高成长性、高盈利性促使各家商业银行不遗余力地发展该项业务。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自助银行的业务交易笔数、现金出钞量等指标在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持续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我国第一批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建立至今,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已经从飞跃发展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根据CTI论坛预测,到2007年,银行业客户服务中心的座席总数将达到12500个,累计投资额将达到70亿元。国内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缺少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遇到了一些问题,制约了银行客户服务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在对国外银行和建设银行调研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对建设银行客户服务中心进行分析,提出中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大量外资银行的涌入、城市商业银行遍布、互联网金融及银行零售业务的迅速发展,银行间吸引客户的竞争越来越剧烈。本文以个人客户选择银行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段和性别将个人客户分为不同群体,运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向量分析思路和向量的夹角余弦定理方法研究这些不同群体偏向某家银行的差异。最后根据群体选择的差异性给出商业银行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简讯     
银行收费越免越多收费项目7年时间增长10倍按照银监会、央行和国家发改委要求,从7月1日起各大银行34项人民币个人账户服务收费项目将被叫停。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银行收费项目竟增长了10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影子银行近年来如雨后春笋版迅猛增长,一方面影子银行业务拓宽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帮助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升了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影子银行抢占了有限的金融市场,给商业银行造成经营压力,且通过交叉业务将自身风险传递给商业银行,降低商业银行整体盈利能力。本文在剖析影子银行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合影子银行的特点提出针对性建议措施,帮助商业银行更好的利用影子银行业务提升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8.
私人银行业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继英  唐庆春 《中国金融》2001,(7):50-52,55
一、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历史私人银行及私人银行业务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成为与存款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并驾齐驱的主要银行服务体系之一。在国际金融业中为人们所熟悉的私人银行最早产生于瑞士 ,而且在许多方面 ,瑞士银行与私人银行是同义语。瑞士的私人银行家的先驱者包括三种人 :货币兑换者、贸易商人和资本投资人。这些私人银行家的先驱者们一开始就区别于那些进行存贷活动的银行业同行。瑞士 1934年的银行法把私人银行与其他银行分开 ,从而诞生了专业的私人银行 ,他们不必公布资产负债表 ,同时也不必遵守其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传统业务的经营逻辑和增长模式触及天花板,越来越多银行开启数字化转型战略并探求第二发展曲线。开放银行以其服务场景化、业务扁平化、参与多元化、能力综合化等特点,成为数字化时代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是当前商业银行应对内外部经营压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解决方案。本文基于对开放银行内涵的解读,结合开放银行国内外实践、发展动因及SWOT分析,认为国内商业银行需要实施顶层战略、转变经营理念、重塑组织架构,在审慎稳健前提下加快推进开放银行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开放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业务理念,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大趋势。本文介绍开放银行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开放银行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梳理具代表性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开放银行运作实践,提出商业银行推进开放银行建设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